深汕特別合作區:探索高質量發展未來之城

7月27至28日,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海洋局)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共同組織召開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2017—2035)綱要》專家諮詢會。這是繼6月15日深汕特別合作區500萬“大獎”全球徵集中心區設計方案後,這個深圳市“10+1”模式的新城加快建設的又一次實際行動。

諮詢會期間,來自國內9位規劃相關領域知名專家一道行走新城、全面把脈深汕特別區總體規劃綱要初步成果,以在新一輪城市總規調整的過程中按“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指導思想,統籌468.3平方公里的珍貴“山水林田海”全域要素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打造更加代表未來的美麗濱海新城。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松明,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產耀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丁強出席活動。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深圳市發改委、市交通委、市人居委、市經信委、市水務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產耀東表示,接下來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全會、市委全會精神,以國際化視野擘畫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高水平建設的未來,努力推動該區域成為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首創者、飛地城市化實踐首創者。

▶▷新機遇

爭當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

《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綱要》專家諮詢會,是高標準高水平做好特別新城總體規劃的重要環節,專家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城鄉規劃、生態環境、海洋、交通、建築等各領域,相當一部分人參與了雄安新區規劃工作。

7月27日,專家組實地察看了新城聚焦發展的先行區——鵝埠片區產城並進的建設發展情況,並沿著山、河、海生態走廊,探索這座新城新一輪規劃綱要制定的科學方向。

近年來,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迎來新機遇:從最初的產業轉移工業園到2017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確認深汕特別合作區納入深圳市“10+1”區管理體系,這座新城邁入深圳全面負責建設管理的新時期,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對新城給予高度重視,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剛剛結束的深圳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提出,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落地,推動深汕高鐵、深汕第二高速等規劃建設,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區、產業新城。深汕特別合作區正集全部之力加快高質量發展,讓這裡成為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首創者、飛地城市化實踐首創者。

▶▷新路徑

以全域全要素高質量發展引領未來

與會專家、學者聽取了規劃編制單位——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方案彙報,隨後對照國際國內前沿案例,就深汕特別合作區規劃方案中的發展定位、規模和目標,交通發展戰略及主要對外交通設施佈局,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發展目標,基於全域全要素未來大格局下高質量發展和單元開發模式等展開熱議。

大家一致認為,深汕特別合作區自然環境山海兼備,要素多元,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背景下潛力巨大,有條件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山水田園生態城市。這座新城的規劃建設目標要放在整個深圳的大戰略下去思考和統籌,作為更加代表未來的城市,要將智慧城市建設理念融入新城綱領性文件。同時要聚集先進產業,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定“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幸福家園”,充分預留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系列公共空間,明確資源上限和生態底線,守護綠水青山。

此次諮詢會專家組組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高級規劃師李曉江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生事物和深圳全面建設管理飛地,無論城市規劃還是後續發展都十分具有典型性。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深汕特別合作區新一輪規劃發展需要更多冷靜深度思考,不僅要考慮宏觀規劃理念,更要考慮中微觀細節。新城規劃發展不能僅追求速度,更要實現高質量、高品質發展,應該集中力量建設好一兩個片區,為後續建設發展預留彈性空間。“真心期待這座深圳創新發展的新城能夠創造更多精彩,為全國提供一個全新的質量樣板。”

徐松明指出,要堅持目標導向,體現新發展理念的要求,要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大手筆、大氣魄、大視野規劃建設,打造新的深圳標準和深圳品牌。

撰文 陶清清 鄒呈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