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問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縣調研實踐紀實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2018年7月15日至7月19日,由來自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七名同學組成的實踐支隊來到江西永修,就新型城鎮化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在為期五天的調研中,他們走訪了永修的三鎮(艾城鎮、梅棠鎮、柘林鎮)一園(城南工業園),與當地工作人員進行座談並實地走訪了代表性企業。

新型城鎮化 · 永修在行動

永修縣,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昌九工業走廊中段,南鄰南昌市,東接鄱陽湖,西倚雲居山,北與共青城市、廬山市、德安縣、武寧縣接壤。

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永修縣艾城鎮作為江西省唯一鄉鎮級試點名列其中;2016年6月,國務院同意設立贛江新區,永修縣以組團形式成為新區重要構成部分,艾城鎮整鎮被納入新區區劃範圍。在國務院關於新型城鎮化的論述中,提到其抓手在於提升城市群建設質量、城鄉融合發展、產城融合,其目的在於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這些關鍵詞將如何在基層生根發芽,以成長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和發展的新動能?永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永修縣發展佈局

行走永修 · 丈量發展

01

艾城鎮

7月15日,支隊來到艾城鎮調研。作為大型工業城鎮,艾城鎮域內坐落著國家火炬計劃有機硅材料產業基地——星火工業園,其有機硅材料產業為亞洲最大。近兩年來,艾城鎮充分利用新型城鎮化試點的政策優勢,始終堅持“產城融合、綠色生態、宜業宜居、和諧幸福”工作思路,著力突破瓶頸制約,招商引資,打造安居樂業的特色城鎮。菁元山莊就是該鎮近年來引入的典型項目。

在座談會上,菁元山莊項目負責人向支隊成員們詳細介紹了小鎮的發展現狀和規劃思路。該小鎮集艾草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科普教育、文化展示、養生、養老等多功能為一體,全力打造以旅遊、農業、健康三大產業為主題的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區、中國艾草產業集散地。隊員們還就艾草的中醫藥功效、小鎮的主要功能、土地來源、投融資舉措等問題詳細詢問了項目負責人。隨後,在項目負責人的帶領下,隊員們實地查看了艾草飲食及醫藥產品、小鎮建設現狀等,並表示期待菁元山莊未來可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嚮往。

菁元山莊項目是艾城鎮在新型城鎮化實踐中的一次有益嘗試,以發展促進生態保護,以生態帶動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指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工業大鎮艾城鎮的新型城鎮化思路為這句話提供了一個恰當的註腳。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實踐隊員在菁元山莊進行座談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實踐隊員在艾城鎮政府門前合影

02

梅棠鎮

7月18日上午,支隊來到梅棠鎮調研,參觀了梅棠鎮楊嶺村山泉壠組和新莊雷家畲族村。楊嶺村山泉壠組是永修縣2017年打造全面小康示範區和美麗鄉村示範區的一個縮影,是全縣規劃建設的20個“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示範村莊之一。該組充分利用交通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田地資源,大力發展包括柑桔、臍橙、百香果等在內的特色農產品,並推動以休閒採摘為特色的農旅結合產業項目。在發展產業經濟的同時,該組按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要求,大力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配備了專職保潔員和環衛設施,制定了衛生保潔制度,引導村民養成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通過新農村建設,該村已成為永修遠近聞名的生態村、富裕村。

隨後,支隊來到清代建築大師雷發達的故里雷家畲族村。該村是省內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通過挖掘自身文化資源,以參觀“樣式雷”祖屋,賞畲族文化為主題,打造了具有歷史文化背景和少數民族風情的民俗文化村。雷氏家族自清康熙至光緒逾260年曆史,共有八代人先後任樣式房掌案,主導了大量皇家建築的設計和建造,因而得名“樣式雷”。1987年到2008年間中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物和遺址中,有五分之一是由“樣式雷”建築世家設計承建的,包括紫禁城、天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在參觀時,隊員們還認真研究了“樣式雷家訓”,其中提到的踏實嚴謹、仁愛寬厚等準則令隊員們感慨萬千:雷氏家族不僅擁有精湛的技藝,更有高尚的精神追求,這種崇高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與傳承發揚。

梅棠以旅遊帶動居民收入,狠抓落實保障鄉村生態新貌,弘揚雷氏家風促黨風帶政風改民風,打造了富裕新梅棠、文明新梅棠、生態新梅棠、和諧新梅棠。城鄉融合過程中鄉村應該如何建設和振興,梅棠給出了一個值得借鑑的樣本。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實踐隊員調研楊嶺村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樣式雷舊居

03

柘林鎮

7月18日下午,支隊來到柘林鎮易家河村。2016年該村黨支部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是江西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支隊與當地領軍人物、村支部書記李智等舉行座談。李書記介紹了易家河村黨支部認真落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措施,走出一條“黨建強村、產業富村、服務興村、民主治村”之路的奮鬥過程以及取得成就,並坦誠分享了自己在基層的工作體會以及當初轉業從城市回到農村的心路歷程。隊員們都被李書記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勤奮堅韌與工作熱情所深深感動。最後,李書記帶支隊參觀了易家河村村貌和果園種植地情況。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易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李智同志能夠把基層的發展和治理工作當作自己人生的事業來做,易家河的村民們便享受到了發展和改革的紅利。推而廣之,基層的幹部以基層為家,把基層工作當作人生的事業,黨和國家所制定的方針路線在基層才有紮實穩定的根基。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實踐隊員走訪易家河村

04

城南工業園

7月19日上午,支隊來到城南工業園,調研了中車華中智能交通裝備產業園和贛江新區思科產學研孵化中心。在中車華中智能交通裝備產業園,負責人進行了介紹,該產業園是中國中車華中區域總部基地,由中車城市交通有限公司牽頭投資建設,規劃面積3000畝,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產業園主要包括中車LRT(電動物流車輛和終端配送機器人)研究所和生產基地、ART(地面智軌)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中車中振電梯(升降設備)和海外併購項目(氫燃料電池)國產化基地組成。

在思科產學研孵化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該中心於2017年7月在贛江新區永修組團簽約成立,2018年1月建成並投入運營,主要致力於推動贛江新區在產業智能升級、雙創企業成長、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目前規劃未來五年直接孵化企業營收5億元,重點孵化一到兩家上市企業,間接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新經濟收入過百億。

城南工業園通過對接新型產業,推進產業升級,促進成果轉化,在贛江新區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也通過吸引人才、創造就業的循環,帶動了產業和城市的深度融合。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調研中車華中智能交通裝備產業園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參觀思科產學研孵化中心

05

十九大報告主題教育宣講

7月16日上午,為了向青年一代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清華大學江西永修實踐支隊在永修縣第一中學為即將升入高三的準畢業班同學做了題為“打好全面紮實的知識基礎,書寫無愧於青春的時代篇章”的主題宣講會。

宣講會上,首先由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呂東紅同學為大家做報告。呂東紅首先簡單地介紹了清華大學的基本情況,之後從實際備考的角度出發,為大家的學習生活提供了較多中肯建議。呂東紅特別指出,除了多背好文外,更要重視拓展文章的深度,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多關注社會時事,並由此提倡大家多多學習十九大報告。最後,他以十九大中的文字做結尾,“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表達對同學們的真摯祝福和殷切期望。

宣講會第二部分,由艾城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王茂林為同學們做經驗分享。王鎮長以嚴復提出的翻譯三難——“信、達、雅”為綱,向大家介紹了文科複習方法,同時鼓勵同學們要踏實求學、以平靜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他風趣幽默的分享贏得大家的陣陣喝彩和掌聲。宣講會第三部分,應現場同學的要求,實踐隊的成員們為畢業班同學就目前面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最後,中共永修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明遠為宣講會做總結。他表示師兄師姐們給同學的建議都很中肯,鼓勵大家抓緊時間提高複習效率,並給大家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志存高遠,目標明確;二是方法科學,每天進步;三是終生學習,造福社會。李明遠表示同學們在複習時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好規劃,多看書讀報、關注國計民生,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陶冶崇高情操。最後,李明遠還以王國維先生提出的治學立業“三種境界”為喻,鼓勵畢業班同學“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揮灑汗水,耕耘收穫。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呂東紅同學進行十九大主題宣講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艾城鎮副鎮長王茂林為同學們做高考經驗分享

06

新型城鎮化與基層治理座談會

7月17日上午,清華大學江西永修實踐支隊赴永修縣調研座談會在縣政府會議室舉行。中共永修縣委副書記盧治軒,中共永修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明遠,團永修縣委書記鄒菲、副書記李珩等永修縣委縣政府領導幹部與清華大學江西永修實踐支隊全體成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伊始,李明遠常委向前來實踐的各位同學表示了熱烈歡迎,並就永修縣宣傳片《大美永修》向大家簡要介紹了永修縣情。實踐隊長向海濤向永修縣委縣政府表達了感謝,簡要介紹支隊情況與新型城鎮化調研的實踐主題後,與會人員集體觀看了清華大學和深圳研究生院宣傳片。隨後,鄒菲書記從交通區位、生態風光、工業基礎、物產資源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永修縣情,並從持續發展經濟、升級產業結構、改善城鄉面貌、釋放發展活力、提高民生水平五個方面作了題為《永修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專題報告。

下一議程,盧治軒副書記用“四地”——交通要地、工業高地、生態福地、創新創業寶地高度概括了永修的發展優勢,並就新型城鎮化和基層治理髮表了諸多深刻見解。盧治軒強調,

“四化”互動不可或缺,新型城鎮化不可割裂開來。同時,應認真思考“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辯證關係,科學統籌。基層工作方面,盧治軒指出基層工作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複雜性和艱苦性也是基層工作的特點。但與之同時,基層工作對幹部的鍛鍊培養作用十分明顯,希望同學們對基層工作加強重視。最後,其就“進得了門”“說得上話”“做得了事”分享了自己寶貴基層經驗,殷切期望同學們務必避免做“三門”幹部,“家門-學校門-機關門”的模式並不利於個人能力鍛鍊,讓與會同學受益匪淺。

新型城镇,问道永修|深研院赴江西省永修县调研实践纪实

圖為召開基層治理座談會

07

隊員感想

鶴舞鄱湖,永修人生。永修縣是區域交通要地、新型工業高地、生態養生福地和創新創業基地,在贛江新區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艾城鎮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鄉鎮,有利於促進永修縣四化同步發展。此次實踐加深了我對新型城鎮化政策的理解,對基層工作有了深入地認識。

——歐陽小剛

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一次實踐活動。此前並不十分了解農村基層組織與發展情況,本次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訪談等多種形式,幫助我深入瞭解到中部地區的新農村建設現狀。有幸與當地基層組織進行深度接觸,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基層工作者的工作熱情與勤勉精神,以及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激勵我向他們學習。最後,非常榮幸結識了許多深研院優秀的同學,大家齊心協力,互相幫助,圓滿完成了實踐的各項工作,我從大家身上學到很多。

——張文修

通過本次實踐,我對永修縣情有了基本瞭解,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是深深體會與學習到基層治理的智慧。當地領導幹部結合實踐經驗所作的分享,不論是縣領導對城鎮化建設的分析和規劃,對如何“進得了門”“說得上話”“做得了事”等有效開展基層工作的指導建議,對大家避免做“三門幹部”的殷切期望,還是鎮、村幹部現身說法,生動講解如何切實開展基層黨建、村民服務、產業發展等工作,都讓我受益匪淺。這次實踐中還有很多方面的收穫,總的來說,在我腦海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基層治理的概念體系更加豐富完善,我會認真思考總結與學習,充分吸收消化這次實踐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獲。

——田潤東

此次永修社會實踐,通過與當地各位領導和領軍人物的交流以及到各個鄉鎮的參觀調研,學到了很多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對新型城鎮化和基層治理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認識。做好城鎮化,要放在發展的全局中來統籌,要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同步”作為前提。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否則城鎮化就是空城一個。城市市民的引入,一是外來人口的引進,二是本地農民的市民化。農民進城,如何才能把農民留在城市?首先要解決農民就業問題,農民的就業可通過產城融合來解決。同時大量農村和外來人口的進入也會給城鎮化進程中帶來一系列的戶口、保障、教育、醫療、文化方面的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四化同步”來解決,信息化的及時跟進是關鍵。再想到“鄉村振興”戰略。目前農民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城市打工的收入,種地得到的收入份額是非常小的。我體會到鄉村振興應該分為兩部分:一方面,部分農民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推進融入城市,實現生活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避免農村空心化問題,做好閒置土地的規模經營,實現農業的產業升級,使留在農村的這一批人仍然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社會同樣是一個氣象萬千的大課堂,真的需要深入的學習和體驗,讓自己在歷史和社會進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

——劉枝迪

來源◆小在路上

審核◆陳俊璇

統籌◆末及

永修縣共青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