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執行質效 打贏決勝之戰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切實解決執行難, 最高人民法院做出莊嚴承諾:“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為實現這一目標,我院在“五個強化、五個確保”工作理念指引下,多措並舉,強力突破,執行質效穩步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強化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我院積極主動向黨委、人大彙報執行工作情況,在各方努力下已形成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解決執行難工作格局。同時,把解決執行難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堅持“一把手”親自披掛上陣,衝鋒在前,重要舉措親自部署,重大案件親自辦理,重點方案親自過問,敢於拍板,勇於膽當,使執行工作強力、有序地向前推進。

強化執行信息化建設,確保實現執行領域的深刻變革。“查人找物”是困擾執行工作的瓶頸,我院充分利用最高人民法院開通的“總對總”查控平臺和自身建立的“點對點”網絡查控系統,成立專門的網絡查控小組,對被執行人所有領域的財產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控,爭取將被執行人名下財產“一網打盡”。聯合44家聯動單位進行信用懲戒,構建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罰網絡,最大限度擠壓失信被執行人生存空間。

強化對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打擊力度,確保最大程度震懾失信被執行人。我院啟用執行“天眼”系統,對故意躲避執行人員的活動軌跡進行定位;與檢察院、公安局聯合出臺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的工作意見;綜合運用公訴、自訴兩種方式打擊拒執犯罪,做到快審快結。2018年以來,我院對抓獲的規避執行的120名被執行人予以司法拘留;以涉嫌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提起公訴8起,提起刑事自訴案件57起,形成了打擊規避、抗拒執行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

強化資源配置提升執行能力,確保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公正廉潔的高素質執行隊伍。我院傾全院之力從人、財、物各方面給予執行工作全方位支持。從各部門抽調16名精兵強將充實到執行一線,為執行工作注入新的動力;將執法車輛、通訊系統等裝備優先配置執行部門;大力開展執行紀律作風建設和廉潔教育,建立幹警廉政臺賬,堅決杜絕選擇性執行、消極性執行,落實辦案責任,嚴格工作紀律,確保司法廉潔。

強化輿論攻勢,確保形成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強威懾的執行宣傳氛圍。我院通過轄區電視臺、門戶網、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今日頭條號等媒體同步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採取執行懸賞、為失信被執行人定做手機彩鈴等措施,營造全社會共同圍剿失信被執行人的輿論氛圍,形成強大聲勢,擴大社會影響。今年以來,有50多起案件的失信被執行人在被媒體曝光後主動履行了義務。

舟至中流催帆競,擊楫勇進斬浪行。在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攻堅決勝階段,我們決心以“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執行換新天”的豪情壯志,向基本解決執行難發起總攻,打通解決執行難的“最後一公里”,堅決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決勝仗,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