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當中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高的是哪些?

民國元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軍政府之令,更換前清龍紋銅元舊模,雕版民國銅元新款。正式開鑄“軍政府造四川銅幣”。開鑄之初僅發行十文、二十文兩種錢幣。同年5月,又添鑄當五十文一種,當年計鑄十文銅元6055萬餘枚,二十文銅元1247萬餘枚,五十文銅元935萬餘枚。民國2年,除繼續鑄造十文、二十文、五十文銅元之外,又增鑄重五錢八分的一百文銅元。

古錢幣當中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高的是哪些?

諮詢13691932464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在頒佈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這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銅元的由來。

毋庸置疑,這種銅元的幣名很明確,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根據錢幣收藏界的一般共識,對一種錢幣,應該把可以明確幣名或顯示錢幣最主要特徵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相對的另一面稱為“背”,據此我們應該把此幣最能區別於前朝銅元,並具有鮮明的劃時代革命和進步意義的有“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以下簡稱開國紀念幣)字樣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對應記值的另一面稱為背。

古錢幣當中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高的是哪些?

袁大頭普通幣上面(正面)為袁世凱左側五分像,上鑄“中華民國X年”或“中華民國X年造”中文繁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寓意“民主、共和、憲政及君主立憲“之思想希冀。

下面(背面)為嘉禾之圖案, 古稱生長奇異的禾,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徵兆。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典出《書·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之意;

古錢幣當中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高的是哪些?

花錢源於漢代,花錢在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漢族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這種錢幣由於不是流通錢,因此它的材質大都比較粗糙,漢族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花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漢族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民俗錢又稱“花錢”“厭勝錢”或“壓勝錢”。外形常與當時的古錢相仿,但卻不能流通。花錢所展示的內容豐富,是不同時期民俗的縮影,並有如:祈福、鎮庫、饋贈、祝福、玩賞、配飾等眾多類別,映射出百姓對幸福安康、前程錦繡的美好期許。近年來其價格才會成加速上升。由於花錢不屬於正式貨幣,它是以民間為發行主體的紀念用品,不論何種花錢,只要是精美的、有藝術性的、有創造性的、尤其是有故事情節的其價值就相對要高一些,如宋代的馬錢是就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收藏花錢一要圖文精美、品相好;二要大氣順眼。就相同品種花錢而言,年代越久遠,其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就越高。花錢還有官鑄、私鑄之別,一般而言,官鑄民俗花錢因存世數量稀少而更有收藏價值。

古錢幣當中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高的是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