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銅幣價值魅力所在是因爲它稀少!

面對銅元氾濫之災愈演愈烈,清政府決心徹底改革幣制,從根本上解決銅元鑄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廢除舊銅元,再造新銅元。1910年(宣統二年)4月16日,清政府頒佈了《幣制則例》,實行銀本位制,即以銀元為主幣,銅元為輔幣,一種新型輔幣制度明文確立。新銅元以分為單位,有二分、一分、五釐、一釐四種。然而,這套新銅元的幣值又與制錢比價相背離,只鑄式樣,並未流通。故1911年(宣統三年)又推出一套新銅元,仍稱“大清銅幣”,計有二十文、十文、五文和二文、一文五種,五文以上鑄有制錢和銀元互換值,以補第一套新銅元之不足。同時還規定新、舊銅元暫時同用,在三年之內逐步收回舊銅元,期滿停止使用。但這一幣制改革方案,還未來得及全面實施(只有十文和一文銅元進入流通領域),便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滅亡。

大清銅幣價值魅力所在是因為它稀少!

諮詢13691932464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 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 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

大清銅幣又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時間始於1900年(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 “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中央戶部、直、吉、奉、汴、鄂、湘、川、雲、滇、川滇、贛、閩、粵、浙、蘇、皖、東、寧共19中。清代當十銅圓鑄造之初,清政府並沒有對銅圓的紋飾圖案,作嚴格的規定。因此,各省局所鑄銅圓儘管其幣背皆採用龍型圖案,但龍型各異,種類繁多。

大清銅幣價值魅力所在是因為它稀少!

大清銅幣戶部“鄂”字版錢幣

 “大清銅幣”,背面是一條栩栩如生的神龍。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凶。

中國又是最早鑄造和使用錢幣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古錢幣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革,見證了幾千年的風雨變幻,其濃厚的文化思想底蘊使得古錢幣的美學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字、形、色、質、聲五個層面逐漸成為中國古錢幣美學鑑賞的重要方式。

大清銅幣價值魅力所在是因為它稀少!

大清銅幣戶部川字錢幣---大清銅幣度支部川字版錢幣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光緒年造”大清銅幣的面值主要有當制錢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四種,據銅幣中陰文或陽文漢字可知粵、閩、淮、吉、皖、鄂、湘、奉、直、浙、贛、川、滇、雲等地均有鑄造。然而,清政府這次的幣制改革收效有限,銅幣氾濫之災愈演愈烈。1910年,清政府頒佈《幣制則例》,實行銀本位制,銅元為輔幣。1911年推出了“宣統年造”大清銅幣,面額有“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等數種。隨著辛亥革命爆發,清代銅元的鑄造也就戛然而止,因此存世量甚少,收藏價值較高。

大清銅幣價值魅力所在是因為它稀少!

大清銅幣戶部“鄂”字版稀有錢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