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張楊於夫羅(下)“洛陽守護者”張楊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提出了袁紹“置酒高會,不圖進取”的背後,是有一定客觀上原因的,其中圖謀韓馥是一方面,另外被於夫羅和張楊奔襲鄴城也是另一方面。只是於夫羅和張楊的實力較弱,並很快被袁紹部將麴義擊敗,雖然之後他們佔據了黎陽,卻並未造成影響時局的改變。這也是這件事在歷史上一貫被人們忽略的原因之一。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遊戲中的張楊

假如我上一篇所列出的論據還是不能說服你,那麼還有一條或許可以作為旁證的史料,就是《三國志張楊傳》中“卓以楊為建義將軍、河內太守”的記載,這條記載正好出現在於夫羅脅持張楊來到黎陽,並擊敗駐守在這裡的度遼將軍耿祉的軍隊之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張楊完成任務以後,董卓兌現承諾所給出的封賞。所以他們之間應該是有一種被屬的關係存在的。

張楊接到封賞以後,就趁袁紹平定冀州的空擋返回河內郡,正趕上河內太守王匡在曹操和胡母班親屬的聯合攻擊之下離世,張楊遂趁機佔據河內。從此而後河內郡就成為了張楊賴以稱雄的基業。

而於夫羅則沒有那麼幸運,董卓並沒有能力助其歸國即位,這件事只能再次被擱置了下來。他為此而付出的努力再一次落空,在未來的數年間於夫羅與黑山軍成了搭檔淪為盜賊,直到投降曹操,最終在兗州去世。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張楊在歷史上有兩件事最為著名,一件是兩次接納呂布,另一件是迎漢獻帝入洛陽。

迎漢獻帝入洛陽這件事,在之前的幾個篇章中都有過系統的闡述,今天我們就簡單的再說一下。

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大交兵導致長安朝廷癱瘓,也直接促成了漢獻帝東歸事件的發生。公元196年,漢獻帝在楊奉董承以及白波軍餘帥韓暹李樂胡才等人的護持之下來到安邑,改元建安,大赦天下。這個時候的漢獻帝朝廷缺衣少食,無所適從。張楊派遣數千士卒揹負糧米貢獻給天子。張楊也由此被拜為安國將軍,晉陽侯。

當時,張楊想要將漢獻帝迎入洛陽,可是漢獻帝身邊掌權的幾個軍閥為了各自的利益產生分歧,無法達成共識,張楊只好暫時作罷。不過沒過多久,董承就在與韓暹的爭權中被打敗,投奔野王的張楊。張楊先讓董承去洛陽修繕宮殿,而他自己則親自將兵到安邑去迎接漢獻帝。說白了其實就是向天子身邊的幾個軍閥施加軍事壓力,主要是向韓暹李樂胡才三人。當時的楊奉還是比較支持漢獻帝入洛陽的。最終韓暹在張楊的壓力下妥協,決定護送漢獻帝進入洛陽,而李樂胡才兩人則留在河東郡發展。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當漢獻帝的車駕行駛入箕關下軹道的時候,張楊“以食迎道路”擺下酒席為天子接風洗塵,漢獻帝遂拜張楊為大司馬。

由於洛陽宮殿尚未修繕完工,漢獻帝暫時居住在城西故中常侍趙忠的宅邸中,至八月才入主修繕完成的楊安殿。據《後漢書》記載,楊安殿的名字正是張楊所起,因為他認為迎漢獻帝入洛陽自己的功勞最大,而且宮殿是在自己的主持之下修繕完畢的,所以以此為名。從這一條記載可以感覺到張楊當時的狀態可謂是志得意滿,雖然難免有一些專政跋扈的嫌疑,但是一個人假如到達了自認為人生事業高峰的時候,有一點膨脹也是在所難免。

不過張楊卻並不是一個貪戀虛榮的人,沒過多久他就意識到自己並不適應朝廷內部的這種爭權奪利,於是他選擇了出屯外鎮,以護衛京師。他在朝會之上對眾人說道“天子當與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楊當出捍外難,何事京師?”於是他就率領自己的部下返回河內野王屯駐。

個人感覺,張楊的這種做法可能是想要起到一個表率作用,他希望在朝廷中明爭暗鬥的這幾個軍閥們能夠效仿他的做法,也都將自己的部隊撤出洛陽,以免洛陽重蹈長安李傕郭汜交兵之亂的覆轍。他的做法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楊奉就在張楊之後選擇出屯梁縣。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可是張楊和楊奉的這種表率,想法是好的,卻並沒有起到太多的作用。韓暹就根本不管這一套,他非但沒有離開洛陽反而恣意放縱幹亂朝政。這當然會引起已經是皇帝大舅哥的董承的不滿,於是董承暗中結連兗州牧曹操,最終引來曹操入京,開始了曹操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

曹操“挾天子”以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否定張楊和韓暹這兩個護送漢獻帝東歸功臣的政治地位。他買通大臣們上奏張楊和韓暹的罪名,史書中並沒有記錄他們所上奏張楊和韓暹的罪名具體是什麼,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是曹操藉故誣陷做文章的跡象。好在漢獻帝並不糊塗,他以張楊和韓暹有護翼車駕之功為由,下詔免除了兩個人所有的罪名。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曹操

不過,曹操的目的已經達到,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人能夠是他的對手,這也為遷都許縣做好了鋪墊。

張楊在歷史上另一件著名的事,就是兩次接納呂布這件事。這件事雖然並沒有出現在《三國志張楊傳》中,卻是張楊在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誅殺董卓

公元192年,王允和呂布合謀誅殺了董卓,隨後李傕郭汜作亂攻入長安,並殺死王允趕走呂布。

呂布逃出長安之後,自以為殺死董卓替袁氏報了仇有功於袁術,就攜著董卓的頭顱投奔了南陽袁術。可是沒想到袁術覺得呂布這個人反覆無常,再加上呂布可能是縱兵鈔掠了南陽的幾座城池,於是袁術就認為呂布是自己的一個大患。史書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袁術驅逐過呂布,但是想來這種態度是有的。呂布也很知趣,必定自己的實力不如袁術,於是就轉而向北投奔了張楊。

呂布到了張楊那裡以後,可能是因為兩個人是幷州同鄉的原因,張楊待呂布非常之好,兩個人的關係可以用以誠相待來形容。當時掌控長安城的李傕發下重金懸賞呂布,張楊的部下們都有殺呂布以謀取賞金的想法,可是張楊卻一直保持沉默。在這種狀態下呂布肯定會感覺到危機,但是他還是非常誠懇的去找張楊,呂布對張楊說道“與卿州里,今見殺,其功未必多。不如生賣布,可大得傕等爵寵。”據《後漢書》記載,張楊聽了呂布的話“以為然”很是贊同,可是緊接著《後漢書》記載到“有頃,布得走投袁紹”。 這段話的解釋是“過了有一段時間,呂布就投奔了袁紹”。也就是說,張楊雖然贊同呂布的說法,卻並沒有將呂布抓起來送給李傕去請賞,而是依然任其來去自由。這就是張楊第一次接納呂布的前後經過。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呂布

大家可以設身處地的交換位置去想象一下,當時張楊和呂布的那種狀態,至少在我看來張楊是懷著一種仁者的心態來對待呂布的,他是絕對不會將呂布抓起來去請賞。而呂布也不想張楊太過為難,只能選擇默然的離開。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親親之愛,即儒家仁義思想的一個縮影。

呂布投奔袁紹後,為袁紹平定冀州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他的團隊吊打了有“飛燕”之稱的張燕所率領的黑山軍。呂布這個人常常恃勇而驕,他不得志的時候還能夠有一些隱忍,可一旦順勢了就會霸氣外露,這讓袁紹對他產生了戒心,於是就想要除掉呂布。呂布還算聰明使了個金蟬脫殼的計策,輾轉過陳留郡北上河內,又一次投奔了張楊。而張楊則又一次接納了呂布。這就是張楊第二次接納呂布。不過這一次呂布並沒有在張楊這裡待太久,因為他在陳留郡得到了張邈和陳宮的允諾與支持,很快就入主兗州與曹操展開爭奪兗州的戰爭。雖然他最終失敗,卻在投奔徐州劉備後,反客為主當上了為徐州牧。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袁紹

公元198年,即建安三年,呂布與袁術復相卒合派兵攻取劉備,劉備敗投曹操。至九月,曹操遂親自率兵攻打徐州,十月屠彭城,將呂布圍困在下邳城中。

張楊知道這個消息以後非常焦急,打算率兵去救援呂布,卻苦於路途遙遠,於是他出兵東市,希望能夠起到圍魏救趙的效果。東市這個地方我沒有找到他的具體位置,估計很可能是東郡的誤記。應為東郡與河內郡相連,攻擊東郡也是最快牽制曹操的方法。可是就在張楊攻打東郡的過程中,他的部下楊醜突然反叛,殺死了張楊,打算投奔曹操。只在轉眼之間,張楊的親信部將眭固又將楊醜殺死,統領了張楊的部隊。眭固打算投奔袁紹,卻被曹操派去的追兵在犬城擊殺。這件事在《典略》中還有一個小插曲,說是眭固表字白兔,在依附袁紹後將兵馬屯駐在射犬(另記做犬城)。他的手下有一個懂得巫術風水的人說道“將軍字兔,而此邑名犬,兔見犬,其勢必驚,宜急移去。”可是眭固不聽,仍然要在射犬屯駐,結果在建安四年,被曹操派去攻打河內的史渙和曹仁擊敗斬殺。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張楊,本性仁和,為人也寬厚,治軍也從來不用威刑,他的手下造反被他抓住後,他傷心不已痛哭流涕,卻說什麼也不肯加以懲罰。這在歷史上都是有明確記載的。他協助董卓西遷,可能也是為了朝廷天子的安危。必定在當時的朝廷看來,關東義軍討董聯盟的行為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造反。而張楊後來迎漢獻帝還都洛陽後並不選擇成為董卓那樣的權臣,而是以京師守護者的姿態出屯外鎮,他所想要的可能只是朝廷的穩定,以及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可能。這在當時的各路軍閥中是比較少見的,也是難能可貴的。這些都是他的本性所使然。可惜他的這種美好的願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與接受的,最後還是被曹操鑽了空子,失去翻盤的機會。當然如果以儘快恢復國家正常運轉為目的的話,曹操版的“挾天子”卻是最好的選擇,這或許也是時代選擇的結果吧!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張楊

至於說張楊與呂布的惺惺相惜,只能說是他仁和本性的又一次體現,這種本性成就了他的軍事集團近十年間稱雄河內的基礎,卻也讓他斷送在骨感現實的路上。在《三國志》中,陳壽評價張楊說道“張楊授首於臣下,皆擁據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無可論者也。”假如以成王敗寇的理論來看待張楊的一生,曾經擁據州郡逞匹夫之勇的他的確無可取之處。然而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張楊用他的實際行動,捍衛他所堅定的仁者信念,依然有值得我們後世去尊敬學習 的地方。

小A斯蒂芬寫於2018年5月29日。

如過街老鼠一般的的呂布,卻被他奉若上賓,最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