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乾隆皇帝的元后富察氏在帝后巡幸的回銮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富察皇后后来谥号为孝贤皇后。有关孝贤皇后之死,朱言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皇后崩逝是帝国大事,朝廷内外官员也没有错过如此一个向皇帝表达忠心的机会,各地督抚大臣、提督、总兵、织造、盐政等官员,闻知皇后“崩逝”之后,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博取皇帝的恩宠,纷纷呈递奏章,要求“跪请圣安”,并请“叩谒大行皇后梓宫”。

《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延禧攻略》中秦岚版的富察皇后

江宁织造吉葆说什么,“惶骇迫切,手足无措,叩哀泣血,五中如裂”,并请求“前赴供奉大行皇后梓宫处所,听候差使”。两广总督策楞更以“自幼侍值禁廷”为由,也奏请准于进京“跪请圣安”,并要求叩谒大行皇后梓宫。山西巡抚准泰以晋省距京路途最近为由,提出进京“请安”和叩谒皇后梓宫的要求。

两淮盐政吉庆在奏折中声言,“惊闻皇后崩逝之信,心胆俱裂,呼抢无地”。河南布政使王兴吾闻讯后,说什么,“哀痛惨裂,伏地呼抢”。贵州巡抚恒文接阅邸抄后,“不禁伏地哀号,五中摧裂”。福建陆路提督则达到了“伏地哀泣,涕泪交流”的程度。

如果大清朝要选戏精,乾隆朝这帮臣子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演员!单单从奏章的表述来看,这帮臣工对皇帝和皇室的“愚诚”、“恋主”之心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乾隆皇帝对于这样的奏折,往往就批复一个“览”字,甚至有的一字不批。

《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帝后CP

对于帝国臣工的表演型人格,乾隆皇帝心知肚明。乾隆甚至还知道很多外省督抚说什么进京叩谒梓宫,也不过是说说说而已的嘴炮,所以也直截了当地撕:“此不过随众陈请,并非出于中心之诚,实可不必。”

如果说这种向皇帝深表慰问同时又表忠心的垃圾奏折完全没用也不对,皇帝虽然说什么“实可不必”,但是作臣子的如果不表忠心那就是忠诚不足够了。所以,皇帝又要求汉人大臣“以君臣义重”,“应于闻信之日,即行具折请旨,方足以表其诚悃。若以原可不必之事,复迟之又久,.见众人皆为是请,始以一折塞责,明系观望,并无诚心”。

《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富察皇后

对于旗人官员,乾隆皇帝的要求更高,他在上谕中说:

盖旗员地分亲近,沐恩尤为深重。一遇皇后大事,义当号痛奔赴,以尽其哀慕难已之忱。即或以外廷不敢预宫闱之事,而思及朕躬当此事故,亦应奏请来京请安,庶君臣之谊,不致漠不相关也。

这话说的,就是说旗人是自己人,更应该对皇后驾崩表达哀痛之情,更应该奏请来京请安。皇帝让不让你来京请安,自有他的考虑,但是如果你不奏请来京请安,就是你的忠诚不纯粹了!

《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皇帝怒了

所以,各省满洲都抚、提督、将军、都统、总兵官等,于得悉皇后“大事”之后,凡未行奏请来京者,则谕令各降二级留任或调用,有的则销去军功纪录,以示惩处。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皇后崩逝,臣子不在第一时间表示哀痛,那头上的顶戴还想要吗?

湖广总督塞楞额、浙江巡抚顾琮、江西巡抚开泰、河南巡抚硕色、安徽巡抚纳敏等三十四名满洲大员,由于未行奏请赴京而被降二级留任。两江总督尹继善、闽浙总督喀尔吉善、遭运总督蕴著等十九人分别被销去加级、军功纪录和寻常纪录。结果共有五十三名满洲文武大员受到不同的处分。在全国十一名总督、十七名巡抚中就有四名总督、四名巡抚受到惩处。

《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皇帝深爱皇后

看来乾隆皇帝是真爱这位皇后,为了办她的葬礼,更是不惜耗费钱财,大兴土木。在丧礼筹办过程中,乾隆又以“失职”为由,惩处了部分官员。首先问罪的是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阿克敦。孝贤皇后的册文中,内有“皇妣”字样,但满文却翻译为先太后。

对此,乾隆帝十分气愤,在四月二十日的谕旨中说:“从来翻译有是理乎?此非无心之过,文意不通可比”。结果阿克敦被革职,其实这不过是下面笔帖式的错误,阿克敦一个副国级大员就这样丢了顶戴花翎,真是有点冤枉。

四月二十二日在静安庄祭祀时,应到而未到官员达半数以上。乾隆更是大为恼火,“试思镇车驾亲临,而诸臣若罔闻知,偃息在床,有是理乎?”“抚心自问于汝安乎?”“小节尚尔,更安望其如古所云:鞠躬尽瘁,临难致身?”

《延禧攻略》中乾隆对皇后有多爱?看看他对大臣的态度,就明白了

富察皇后

皇后祭祀仪式,官员竟敢缺席,这也足见当时的大清帝国官场已经是溃而不崩了!应到未到的人太多,皇帝也不能真正严惩,否则政府就会瘫痪,所以只能“薄示惩谴”。吏部侍郎德通、翰林院侍读学士塞尔登办理孝贤皇后册文。乾隆认为德、塞二人草率从事,均应革职,结果被从宽免职留任。

由于在孝贤皇后丧礼中办理事项未合乾隆之意,被革职问罪的共达十六人。加上闻信皇后“大事”未行奏请进京请安和叩谒梓宫而受到各种处分的各省满洲大员,共有六十九人之多。

不过,事情还是没有完,更离谱的事情和更严厉的惩罚在后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