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

這是古人的大智慧,

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

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它是古人根據太陽出沒的規律,

天色的變化及日常活動,

歸納總結而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

早在西周就開始使用,

一個時辰剛好是今天的兩個小時。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古人還為十二時辰取了別緻的名字,

夜半、雞鳴、平旦、日出,

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讀來便口齒生香……

十二時辰的名字,

描繪了起居作息的道理,

古人用他們的智慧

指引我們要過好每一個當下。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夜半(子時)

23: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是今明兩天的臨界點,意為孕育。

它是天黑至天亮的中間時段,

也是一天中離太陽最遠的時刻。

夜半之時,老鼠最活躍,

人體氣血最虛,所以最忌熬夜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夜半”常用於詩詞,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雞鳴(丑時)

1:00-3:00

雞鳴而食,唯命是聽。

從字面上來看,

“雞鳴”是“雞叫”的意思。

但它在十二時辰中卻

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時段,

此時人正在熟睡中,

唯有肝臟在為身體排毒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雞被古人褒稱作“知時畜也”。

《韓詩外傳》中讚頌雞雲:

“守夜不失時,信也。”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雞鳴洛城裡,禁門平旦開。

平旦(寅時)

3:00-5:00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

天剛矇矇亮的一段時間稱“平旦”,

它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老虎在此時最猛,

但人體血壓卻處於一天的最低值。

因此要小心謹慎,好好休息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日出(卯時)

5: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

指太陽剛剛露臉,

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此時,旭日東昇,光耀大地,

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所以按照古人的作息

此時就該起床了。

這也是清腸胃、排毒素的最佳時間。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食時(辰時)

7:00-9:00

食時,當然就是吃早飯的時間,

也是神話中群龍行雨時。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好好吃早餐

開啟一天身體的能源。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隅中(巳時)

9:00-11:00

隅中,是臨近中午的時候。

這是我們一天中精神飽滿的時候,

工作學習效率最高

也適宜運動鍛鍊。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日中(午時)

11:00-13:00

太陽已經運行到中天,

光線最強烈,

就是正午的時辰。

“日中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

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此時陽氣達到頂點,

陰氣慢慢增加,

最宜睡個午覺

不然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連白居易也說:

“不作午時眠,日長安可度?”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日昳(未時)

13:00-15:00

昳,《說文》釋為“日昃也。

”“昃,日在西方時,側也。”

就是太陽開始偏西了。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人在這段時間最舒適,

從困沌中醒來,

又可以開始學習工作了。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晡時(申時)

15:00-17:00

《淮南子·天文訓》篇說

“(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

古人進餐習慣,

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

“晡時”就是“第二次進餐之時”。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此時人的工作效率

到達午後的高峰值,

也是做運動的最好時機。

白居易說,

“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日入(酉時)

17:00-19:00

“日入”就是太陽落山,

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

雞在此時歸巢。

古時,人們又將“日出”和“日入”

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

《元史·日曆志》說,

“日出為晝,日入為夜。”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所以日出、日入,

是古人生產勞動、休養生息的標誌。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黃昏(戌時)

19:00-21:00

《說文》中說,

“黃,地之色也。”“昏,日冥也。”

黃昏,就是太陽落去,

天色慾黑未黑的時候。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此時,萬物朦朧,天地昏黃。

黃昏在詩詞中經常出現。

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晻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人定(亥時)

21:00-23:00

人定,就是人們停止活動,

安歇睡眠的時候。

所以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

讓身體在休息中迎接新的一天。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十二時辰,一個輪迴。

每一刻都是古人智慧,

每一筆都是中國絕色。

善待每一個日子,

在時光中學會自律,

簡簡單單地過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