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內心誠懇會表現在個人的外表,植根於心田的品質會在人的畫色上有所表現。自古以來,有所成就的有道之士,他們淡雅、溫和、豐潤的內心世界,沒有不在面貌上有所表現的。

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如果說個人的氣色是一朵開在半空中花,虛無縹緲,那麼個人的心靈即是保證這朵花形散神聚的根。而心靈這塊土地的質量則決定了花的色澤和香氣。正因如此,“根心生色”,有道之士的“淡雅和潤”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他們不是先有了好的氣色,才有淡雅和潤的內質,而是先有了淡雅和潤的內質,才使自己的氣色看起來平和。

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既然如此,想擁有好的面色,即需在內在修行上努力,先保證在精神和內在品格上有一個提升,才能確保外在的氣色沒有病態。有很多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個內外兼修的過程。其中,讀書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有人曾說知識於女人是最有效、最健康的化妝品,於男人是最溫柔也最有力的武器,而書籍無疑是知識 的主要渠道。在讀書的過程中,品一杯溫暖的飲品,或坐浴於陽臺的暖光中,或置身於溫柔的音樂中,書頁輕輕翻動間,文字會如甘霖般,淋灑在人們的心間。讓人在閱讀中浸潤心靈,放鬆精神,酣暢淋漓地享受知識的沐浴。

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這是一個緩慢、放鬆的過程,而閱讀者在這個慢節奏的過程中,習得知識的同時,也會慢慢練就不疾不徐、沉著內斂的處事風格,提升智商的同時,提升情商,有研究表明,有晚間讀書習慣的人,情緒要比沒有讀書習慣的人高出的很多。

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除了讀書,練習瑜伽也是一個很好修煉活動。吐氣納氣之間,身體的各部分肌肉一張一弛,再加上練習過程中,心無雜念,周圍的世界彷彿在我們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靜止了,時間也彷彿化作流水,浸潤我們,卻不再將年華帶走。

誠中形外,根心生色

在世間行走的過程中,訓練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是一種貼近地氣的修煉方式。這種內秀和知識無關,和身體素質無關,只和我們的心相關。如果我們打心裡願意去做,我們就會實實在在地去做。為擁有淡雅的氣質,讀書、思考;為了擁有溫潤的性格,制怒、懲憤;為了擁有簡單的生活,認真地工作、享受自己的所得,不忮不求……表面上看我們除了做好了真實的自己,其他的什麼也沒有參與,但實際上我們在無形間創作了另一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