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灌陽爲71個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充電「長智慧」

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產業扶貧是落實精準扶貧和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關鍵措施。但要真正實現產業增效,又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因此,抓好農業科技培訓,為貧困戶充電“長智慧”,才能發揮農業產業的最大經濟效益,是實現產業增收的有效手段。

廣西灌陽為71個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充電“長智慧”

灌陽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技術推廣站站長文志明為貧困戶授課

5月10日,灌陽縣在觀音閣鄉文明村舉辦了2018年產業扶貧實用技術培訓班,全村87名貧困戶接受充電“長智慧”,提升了貧困戶的種養水平,為增加產業收入,助推脫貧致富,加快扶貧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廣西灌陽為71個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充電“長智慧”

灌陽縣農業局經作站站長謝彥超為貧困戶授課

培訓班上,灌陽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技術推廣站站長文志明從育雛管理,家禽免疫程序,搞好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對病死家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家禽疫病診斷和防控等方面詳細講述了肉雞養殖技術;縣農業局經作站站長謝彥超從無公害蔬菜的概念及特徵、影響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因素、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蔬菜主要病蟲害防治四個方面向貧困戶傳授了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兩位老師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從實際出發,深入淺出的講課獲得了參訓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廣西灌陽為71個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充電“長智慧”

培訓現場

灌陽縣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培訓工作,縣農業、林業和畜牧部門今年3月份對全縣67個貧困村的貧困戶進行了一輪專題培訓。自5月7日起,又有計劃地對全縣71個非貧困村2015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包含2016年和2017年脫貧戶)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本輪培訓採取集中室內培訓為主,實地指導為輔,培訓內容為全縣“5+2”特色產業、各村的特色優勢產業,整輪培訓至6月21日結束。 (譚善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