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前文提要


D3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昨天走得疲累,睡得昏沉,晚上幾乎都沒有做夢,一覺睡到天亮。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窗外晨光乍現,漫天的陰雲變得稀薄,天邊朝霞燦爛,看來今天將會是個好天氣。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可惜並沒有遊覽景區的安排,而是要一路奔馳500公里,從位於黔西南州的興義出發,橫跨整個貴州南部,抵達黔南州的荔波縣

全天需要行駛7個半小時,中間還穿插了遊覽晴隆二十四道拐以及品嚐花溪牛肉粉的計劃,時間非常緊迫。所以我們早早地洗漱收拾完畢,驅車出發。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本想在萬峰林景區附近看看有沒有什麼特色早餐,沒想到周圍的餐館個個門庭緊閉,鴉雀無聲。於是心一橫,改變計劃,直接前往興義市區,去品嚐它最地道的小吃。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進入市區已是快到9點,一頭撞上興義的早高峰。我跟著導航在擁擠的車流中穿梭,然後到達了在大眾點評上找到的鄒記雞肉湯圓店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之所以選擇這裡,一是因為這裡是老店,二是因為這裡小吃種類齊全,免去了奔波找尋之苦。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首先登場的,便是作為招牌的雞肉湯圓。與著名的甜鹹之爭一樣,湯圓該放什麼餡兒也是食客爭論不休的話題,許多人將肉湯圓列為異端,碰也不碰。我倒沒有那麼多禁忌,對於甜湯圓和肉湯圓同樣喜愛,只是四川的肉湯圓多以純鮮肉或是芽菜肉紹為餡,雞肉餡的湯圓倒是頭次品嚐。

雞肉湯圓給人最大的感受便是鹹鮮,雞湯鮮,雞肉鮮,一口咬下,牙齒陷入軟糯的表皮,肉汁在嘴裡滿溢,實在是肉食愛好者的不二之選。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三合湯可能是興義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早點了,不僅許多推薦文章上會提到它,大多數來店裡吃早飯的當地人也會選擇它。

它雖然叫湯,卻應算是飯的一種,在雞湯中浸泡上糯米飯,輔以雞絲、白豆、芸豆,最後撒上蔥花增香,辣椒提味,便是一碗熱乎乎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都很充足的營養早餐。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興義的特色麵點,刷把頭。模樣很像燒麥,味道卻大相徑庭。它是以鮮肉混以雞蛋、筍乾、冬菇作為餡料,手工捏製再以大火蒸透而成。蘸上特製的辣椒蘸水,一口下去,胡椒味極其濃厚,回味有奇香,香辣可口。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由此可見,興義小吃的精髓全在這一鍋滾沸香醇的雞湯。不論是湯圓、三合湯,還是其他各種米粉,都少不了雞湯與雞肉的滋潤,頗具特色,只可惜雞湯對膽囊不利,我只能淺嘗輒止。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一行人飽餐一頓,也不過30多塊錢,吃罷美食,啟程出發,此時太陽已經完全升起,將天空中的陰雲盡數驅散,我們心情也隨之大好,哼著歌兒駛上高速,向著晴隆和貴陽的方向駛去。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上了高速沒多久,便能遠遠望見橫跨於馬嶺河峽谷上的馬嶺河大橋,大橋高329米,在世界橋樑高度排行榜中排名第16。在今天的行程中,我們一共會經過三座世界級的特大橋,再加上第一天那座排在第12位的抵母河大橋,可以充分領略中國開掛一般的基建能力。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自從進入貴州起,滿眼都是這樣的大山,村落大多依山而建,人們伴山而生,偶有一塊平地,便是天賜的禮物。曾經提起貴州,腦子裡就浮現出窮山惡水,崎嶇難行這樣的詞語。如今,我們已可以沿著高速走遍貴州全境,實在是感慨萬千。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一路馳騁,在沙子鎮下了高速,沿著國道320向著晴隆駛去。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抵達晴隆二十四道拐,這裡也是今天唯一的一個景點。為了不會遺忘,我們偶爾也需要到此一遊式的留念。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然後我帶著她們沿著老路,一路數著拐數,向山上的晴隆縣城駛去。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回想起上次來這裡時,天寒地凍,雨雪紛飛,如今卻是藍天白雲,陽光普照。遠處山頭,碉堡模樣的觀景臺已經建好,需要乘坐觀光車才能抵達,我們時間有限,便沒有花費時間去那裡拍攝二十四道拐全景。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沒有停留,直接沿著大路穿過晴隆縣城,返回滬昆高速,繼續向貴陽方向駛去。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今天經過的第二座大橋,瀘昆高速北盤江大橋,高度318米,世界排名第18位。作為西江支流的北盤江在貴州西南部的喀斯特地區切出了眾多幽深的大裂谷,這些過去難以逾越的天塹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建設者表演的舞臺,在世界高度排名前20的橋樑中,就有三座橫跨在北盤江上,成為中國超級工程的代表作品。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今天經過的最後一座特大橋——

壩陵河大橋,它位於安順市關嶺縣,橋樑全長2237米,高度370米,世界排名第10,是貴州有史以來修建的技術含量最高的橋樑。因為每年舉辦低空跳傘挑戰賽,並登上了央視紀錄片《五年規劃》而舉世聞名。

其實行駛在這些橋上並沒有給人太大的震撼感覺,唯有在橋下仰拍或是使用無人機進行航拍才能展現這些超級工程的雄偉魅力。也許以後我會專門走老路來拍攝這些橋樑,並將它做成一期遊記。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過了關嶺,便來到了著名的黃果樹瀑布景區。由於奶奶腿腳不便,而且此時並不是看瀑布的季節,所以就沒有安排在此一遊,繼續往貴陽方向前行。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過了龍宮服務區,沒有再走擁擠的滬昆高速,我拐上了連接安順與花溪的S89花安高速,直奔花溪而去。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為了趕路,貴陽周邊的許多景區都只能匆匆略過。若是再多一天時間,在貴陽附近稍作休整,遊覽古鎮,第二天前往荔波,才是最好的方案。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抵達花溪時已是下午兩點,一路往市區行進,花溪公園旁人頭攢動,擁堵不堪,再加上烈日炎炎,飢腸轆轆,讓我心生煩躁。在耽誤了半個小時,好不容易找到停車位之後,我們最終抵達了位於花闊路步行街上的花溪飛碗牛肉粉店。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在這裡,王記飛碗兩家牛肉米粉店門對門地開著,針鋒相對,頗有武俠小說裡兩位高手相向而立的感覺。在大眾點評上兩家店的評價是差不多的,於是我就隨便選了一家。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粉統一是11元一碗,可以加牛肉,加蹄筋,加牛雜,加粉加蛋。經過一上午的趕路,早上吃的興義小吃早已消化殆盡,腹裡空空,我們便各自選加了一種肉,大快朵頤。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牛筋綿糯彈牙,牛雜充滿嚼勁,而牛肉相比之下則沒有什麼特別的。至於整體味道,只能說是一般,湯裡的牛肉味道不夠濃郁。也許是我們期望值太高,也許是真正好吃的牛肉粉還隱藏在其他街巷裡,至少眼前的這碗粉沒能展現出與它的名氣相符的震撼滋味,令人惋惜。

帶著些許的不滿足,我們離開花溪,繼續向東前行。從這以後的貴陽以東地區對於我來說就是完全陌生的世界,等待著我們的是完全未知的旅途。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一路的風景平淡無奇,廈蓉高速上車流眾多,隧道連綿,開得非常乏味。再加上天氣炎熱,車上的人先後進入了夢鄉,車裡只剩下引擎轟鳴。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過了都勻,轉向獨山、荔波方向,地形再次變得崎嶇起伏,高速公路在眾多的饅頭山裡輾轉騰挪,拐成S型延伸向遠方。

昨天羅平的油菜花已謝,而貴州這邊的油菜花卻剛剛正好,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展現出一片春意盎然。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經過獨山縣,再轉向專為小七孔景區修建的麻(尾)駕(歐)高速

。兩邊的景色變得更為奇異,各種造型奇特的喀斯特山巒犬牙交錯,此起彼伏。此時已是夕陽西下,倦鳥歸巢之時,我們今天的旅途也即將迎來終點。

車上的人紛紛醒來,開始聊天拍照。我覺得有些對不起她們,讓她們在婦女節這天坐了一整天的車。我很清楚有時候坐車會比開車更枯燥乏味,如果我再細心一些,提前做些功課,為她們介紹一下沿途的景色,風土人情,也許會讓她們不那麼無聊。

但我終歸是個話少的人,沒法當一個稱職的導遊,這也是為何我更喜歡獨自旅行。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下午六點半,按照計劃準時抵達小七孔景區西門外的。今天是整個旅途中行車時間最長的一天,之後的兩天將轉變為上午遊覽景區,下午行車的輕鬆模式,不需要那麼辛苦。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駕歐鄉在未來會改名為小七孔鎮,和四姑娘山外的日隆鎮(四姑娘山鎮)一樣,打造成專為遊客提供餐飲住宿旅遊的配套小鎮。此時是淡季,街上行人稀少,一派冷冷清清的景象。

隨便在旅館裡吃完晚飯,外出散步消食。抬頭忽見滿天星辰,想念身在成都的夏,不知她是否也和我一起仰望著同樣的星空。

看來明天也會是個好天氣,我們將迎來旅行中最為重要的一天,希望小七孔的山水能帶給我驚喜。

貴州大環線(四):水映小七孔,燈耀西江寨

待續

貴州大環線(三):一日千里,橫貫黔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