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恭城樂灣村走出去的大清官,他的名字叫陳玉祥

陳玉祥,號吉臣,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生於樂灣村。自幼雙親早逝,由伯父陳尚光撫養成人。陳玉祥幼入經館,勤讀經史,苦練武功,眾人讚賞有加。

咸豐七年(1857),一個叫黃金亮的匪首,糾集嘍眾遊勇圍攻平樂府城3個多月,城內糧盡援絕。陳玉祥聞訊,冒險組織3只船、2萬多斤大米,經過偽裝,避開匪徒監控,由茶江上游順流而下,解了平樂縣城斷糧之危,城內軍民與駐龍虎關援軍裡外平攻,激戰半個多月後推薦以解圍。

從恭城樂灣村走出去的大清官,他的名字叫陳玉祥

樂灣村全貌。

長達4個多月的平樂府城被圍,轟動一時,陳玉祥被擬委任都尉武職,但他堅辭不就。後朝廷委任改調湖南永州府,並特授予朝靴朝劍、賞戴翎花之殊榮。清同治年間,加同知銜特授湖南桂東縣知縣升知州、副貳司馬大夫。

陳玉祥連署湖南桂東、祁陽、桃源、宜章等4縣,勤儉清廉,剛正不阿,體民情,恤民生,能清斷,除惡霸,深得百姓推崇愛戴,被譽稱為陳青天。

有一年,湖南發生大旱災,千里赤地,顆粒無收,災荒遍野,饑民無數,府縣開倉濟民,但遠遠不足。陳玉樣火速差人回樂灣村,挑六擔銀園(約13000元)賑災。

從恭城樂灣村走出去的大清官,他的名字叫陳玉祥

從樂灣村遠眺恭城縣城。

有一次,一人賣百餘斤油得銅錢若干,全部放進油簍內,但住旅店時不翼而飛,衙役們查無頭緒,陳玉祥靈機一動,稱要在圍場鎖樹公審。場口放清水一盆,凡入場聽審者都要投銅錢一枚進水盆。公案設於大樹下,陳玉祥正襟端坐開堂審理,煞有其事的鞭訊大樹。不一會,有一人投錢時水盆裡浮起了油花。陳玉樣下令將此人拿下,稱不從實招來,就大刑伺候。那人嚇得癱軟跌坐地上,面色鐵青,一五一十招供了盜錢經過,場內外一時轟動。

當地有一寡婦家財豪富,她的獨子恃財霸道,橫行一方,肆意姦殺搶佔,無惡不作,百姓懼之如虎,怨聲載道。陳玉祥到任後,明察暗訪,收集了大量確鑿證據,不畏邪惡,執法如山,毅然判處極刑,百姓拍手稱快。

由於操勞成疾,清光緒二十年(1894),陳玉祥逝於宣章任所,享年69歲。為表達對陳玉祥的愛戴之情,當地百姓繡贈萬民衣1件、萬民傘1把。

從恭城樂灣村走出去的大清官,他的名字叫陳玉祥

樂灣村附近群山環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