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 Ryan Moreno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1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認識demo姐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時候她對外用的還是她的本名,名字可能聽起來比較普通。她嚴肅地警告我,寫她的故事可以,但是絕對不可以提她的姓名,但我總感覺不說出來不好玩,索性略掉姓就說名字吧,兩個字“美麗”。我能想象到demo姐看到我這篇文章時,追著我打的情景。

demo姐現在的性格開朗多了,她是一家新媒體公司的CEO,團隊已經快20人了,剛進行完A輪融資,估值還蠻高的。已經過三十歲的大女人,天天穿著白襯衫、扎著丸子頭裝嫩,對她團隊裡的每個編輯都特別溫柔,聲音特別的甜。她的員工都一致覺得,這是個從二次元世界裡走出來的“國產小姐姐”。

她跟五年前我們相識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那時候正是傳統報刊萎靡之時,很多報社在改制。那時demo姐28歲,研究生畢業後剛工作兩年,原以為會在報社安安穩穩的工作,下一步可以嫁人生孩子,安下心來做一個幸福小女人。

可不想突如其來的改制,讓她失業了。雖然公司給了她應得的賠償,但對於一個快三十歲的女人來說,一個穩定的國企工作就這麼說丟就丟了,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一下子完了。

花了二十多年讀書,小學到高中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本科能拿獎學金,研究生是直接保送的,沒想到工作後卻讓她一個月拿幾千元工資,找不到任何成就感。工作不到兩年,沒攢到錢不說,因為很喜歡買新衣服和化妝品,偶爾還要接濟自己不成器的男朋友,好幾張信用卡都刷透支了。

可這都不是最慘的,就在這個時候,她男朋友失蹤了,電話打不通,QQ不在線,那時候還沒有微信,丟了工作的她覺得自己在最需要呵護的時候,竟然找不到一個依靠,最愛的男人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消失在這偌大的城市。

那時候demo姐面試了多家企業,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有公司覺得研究生學歷竟然跑到小民營公司找工作,估計能力也不怎麼樣;有公司覺得快三十歲的女人,進公司可能就會懷孕請產假;還有公司問demo姐,你之前工作的國企報社發展很好啊,你怎麼不在了。demo姐每每遇到這種情況,肯定不能說她是被裁掉的,她支支吾吾地也說不出一個特別完美的理由,最後索性冷冷地回道:“我不面了。”

出面試公司的門口還是一種“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狀態,下一秒走到地鐵站就嗷嗷地哭起來,她覺得這世道怎麼這麼欺負她一個弱女子呢。

那時候她約我吃飯,就盯著我問這個問題,我一度覺得她可能快抑鬱了。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2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那陣子我特別擔心demo姐,她是我一個特別好的朋友,以前對我也照顧有加,看到她現在每天面試完灰頭土臉,眼睛通紅的樣子,我特別怕她以這種狀態繼續糟糕下去。於是,有一次我約她一起去玩蹦極。因為我長期寫作和喝咖啡,有輕微的精神紊亂,醫生是不建議我玩這種刺激性運動的,但是為了demo姐,我奉獻了我第一次玩蹦極的體驗,我想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蹦極的地方是一個懸崖,懸崖下面是一個淺湖,我們倆被綁在一起,被工作人員推了下去。她一直“啊啊啊”地叫著,而我淡定地聽著她叫。我不叫不是因為我不害怕,而是害怕得忘了叫。剛掉在最下面時,我們垂著的腦袋離湖面都沒多遠,我看demo姐流下了眼淚,因為是倒著,淚水全流在她額頭和劉海上。我望著她苦大仇深的樣子,突然有一種莫名的喜感。demo姐突然對我說:“我要堅強,這都不是事。”我藉機給她鼓勁,說:“對,我們可以的。”然後兩人相視哈哈大笑,笑聲在懸崖邊都反彈著回聲。

之後demo姐真的路就越來越順了,找到了一家新媒體公司上班,那時候整個社會對新媒體還沒有一個系統的認知,廣義的定義是有別於報刊、廣播、電視之後的一種新型的媒體形態。那時候公認為最火爆的新媒體是新浪微博。但是,當時候新媒體社會的號召力方面很薄弱,媒體行業裡都認為這是一種非主流、非權威的媒體,所以很多時候這個行業是受鄙視的,許多新媒體公司在一段時間裡都是一種不尷不尬的存在,運營成本和營收成本不高,也造成這個行業從業者門檻低、收入微薄的狀況。

所以demo姐能被錄用也就很能說得通。她在大的報刊媒體工作過,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這些都是做新媒體工作中對文字能力要求的標準。雖然demo姐只為了先尋求一份穩定工作安定下來,而接受了一份非常低微的工資,但是成大事者從不看眼前利益,而是看遠方的目標。

demo姐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負責一些微博營銷號的運營,每天策劃一些可以做成熱搜的話題,話題主要來源於社會熱點和明星八卦,再做相應的段子或者需要剪輯視頻的文字腳本。放在新媒體行業已經成熟的今天來看,demo姐的工作可以用“網紅段子手”五個字來概括了。做這些工作的盈利點,無外乎是吸引更多的流量關注,有了流量就可以接一些廣告植入的訂單了。

在這份工作持續了一年之後,她竟然竟外發現自己前男友很久不用的微博更新了,發了幾張在海邊拍的結婚照,配的文字是“如我所願,一生所愛”。而畫面裡的小女孩很可愛,demo姐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她男友的前女友。她前男友曾對demo姐說,這女孩是他大學時的女友,他覺得當時的他們不是很成熟,而前女友天天鬧已經影響他的生活狀態了,他希望找一個真正成熟的女生結婚。

所以demo姐相信了,世事真是弄人,曾經的前女友變成了現夫人,曾經的現女友已成為沒有必要聯絡的前任。demo姐倒也沒有多傷心,在失去她男友的這一年裡,多少個深夜她把眼睛哭得紅腫連化妝都遮擋不住,她用盡所有辦法找這個男人未果,包括還回了一趟這男人的老家,不過並沒有找到他的家人。

這個男人讓demo姐感覺到無盡的噁心,而不是失戀和遺憾,這是demo姐在這件事發生的第二天,約我在酒吧喝酒時說的話。demo姐也在最後望著電腦裡她前男友的微博哭了幾聲,然後取消了關注,算是對他們這段感情最大的尊重和最優雅的告別。

我原以為demo姐會跟我發洩情緒,但是竟然不是,她跟我聊起那一年微信上剛火起來的公眾號,她說看到公眾號裡許多都是感情類的文章,她發現有一些挺能引起共鳴的,自己都控制不住想分享到朋友圈。後來又用自己做新媒體這份工作的職業思維思考了一下,其實這是一個內容營銷陷阱,許多文章都特別“標題黨”,許多內容是站在當下一類社會群體的角度發聲的,這種內容特別適合分享到朋友圈。

這種內容在新媒體圈的專業術語叫“PGC”,翻譯成中文是“專業生產內容”。demo姐說:“如果我做專業生產內容,這種符合大眾情緒需求的內容會不會有價值?”我其實當時也不懂新媒體行業,就以我當時的一些工作經驗回答,說:“肯定有啊,按需創作精神食糧。”demo姐一拍腦門,瞬間忘記了自己愛的男人已經是別人老公的事了,興奮地說:“我突然想到一個為自己做點事的點子了。”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3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再見到demo姐是三個月之後,她又約我到酒吧,揹著一臺蘋果筆記本,看到我就趕忙打開電腦,登錄微信公眾號的後臺,顯示有一萬多粉絲。她讓我用手機關注了這個公眾號,公眾號上的許多文章從美食切入,教單身女性怎樣活得更幸福。我充滿敬佩地打量著她,她笑著說:“三個月閉關的成果,牛吧。”我連連點頭說,“牛,確實牛。”

再之後就很少見到demo姐,她好像除了白天上班,晚上就趕忙回去運營她的公眾號,每天晚上都能準時收到她公眾號的推送。從最早的圖文結合,到主題越來越明確,編寫的內容也越來越有深度,越來越有明確的受眾,沒錯,她的目標讀者群就是大齡單身文藝女青年。再見到她是半年以後,她已經辭職,全職在家做公眾號了,公眾號粉絲彼時已經有十多萬了。因為是個人號,也是最早的一批開了流量主、打賞功能的微信公眾號。

我說:“靠廣告和打賞,一天一篇文章能賺多少?”demo姐說:“三四百吧。”我說:“那一個月天天發,一萬左右,反正也夠你活。”她說:“是啊,反正比在那個小的新媒體公司上班靠譜。”我說:“那長遠呢,總不能靠一個公眾號養家餬口,感覺不是很靠譜吧。”

其實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深刻反思我當時固化的傳統思維和眼界了,我沒想到我說這話的三年之後,公眾號統一了新媒體行業,一個公眾號可以有上千萬粉絲、融資估值上億,正如小米總裁雷軍的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是的,demo姐就是我認識的新媒體行業一隻飛起來的豬,她真的飛起來了。她當時跟我說她要研究公眾號的推廣和發展,她拜訪了一些業內前輩,請教一些專業知識,比如怎樣專業地做垂直內容、做用戶畫像、做大號互推、做粉絲數據、做品牌調研、做公號矩陣。

她說的這些專業知識我都聽不懂,她就在我沒有深入瞭解的一年半之後,公眾號擁有了幾百萬粉絲,她竟成了新媒體行業一個名氣不小的風雲人物,聽說那一年,公眾號一個粉絲值一元錢。

她也註冊了公司,把做公眾號變成了主業。除了當初給我看的公眾號,又做了個矩陣子號,招了兩個編輯,在那年年底,她拿到人生第一筆天使投資,大概一百萬。所以她再也不用為公眾號常規的盈利,短期擴大團隊著急了。

有了錢之後,她又招了幾個編輯,公眾號從最初的一天一篇文章到幾篇,所以自然推送出去被分享的轉換率也變得更高,她也開始去接更多的廣告品牌合作。由於她做的是一個美食情感公眾號,被大量餐飲品牌盯上,經常會接到訂製餐飲品牌的軟文廣告,她為了不傷用戶,每次都寫得特別軟,讓用戶覺得不是廣告,而是理所應當看完這篇文章,就應該去吃她推薦的某家餐飲店。

在事業越來越好後,她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好了,變得喜歡沒事哈哈大笑,變得喜歡二次元文化和賣萌,變得可以接受一個比自己小的男友,卻一點也不害怕被再次劈腿。彼時的demo姐已經是一個活得明白的大女人,女人活明白的確要付出太多太多,但這並不一定是一件不對的事。

demo這個名字是她創業做公司之後,自己給自己取的。demo是樣本的意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大家喜歡講這個詞。任何產品做出一個樣本來,只有樣本效果好這個產品才有真正的生命週期。

反觀優雅的女人也是如此,只有經歷過所有的辛痠疼痛,才能破繭成蝶,成為別人眼裡的樣本。這個樣本就是自己一段經歷的覆盤,於他人是一種榜樣的力量。demo姐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快三十歲的單身女性明白,只要心存暖陽,一定會照亮一切。

-END-

(本篇題圖 © Bradley Wentzel)

-相關閱讀-

《每個人都是一個星系》

失業失戀,30歲的她開創了自己的新媒體王國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