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雜誌編輯,美麗姑娘的夢?

時尚雜誌編輯,美麗姑娘的夢?

© Stil

在女生們眼中,時尚雜誌編輯是一個無比光鮮亮麗的職業。編輯們都是有著極高品味的女魔頭,每天用昂貴的奢侈品牌打扮自己,有機會被邀請出席各種時裝週和明星趴,還能拿著豐厚的薪水在大城市過著最精緻的生活……

每個女生心中都有一個“名媛”夢。而這個“夢想”,我在大三那年便實現了。

1

這家位於上海的雜誌社在業界很有名氣,有意大利血統,以週刊的形式發行雜誌。前段時間還為《創造101》的幾位小姐姐拍了雜誌封面。

我能進入這家雜誌工作實屬機緣巧合。

在招聘實習生時,我也不知道當時為何會有勇氣投遞簡歷。我不會化妝,選衣服的品味也不夠好。好在我還算有點自知之明,應聘的是生活方式編輯實習生。在我看來,這項工作還不至於過多地暴露自己對時尚不敏感的弱點。

沒想到投了簡歷還不到半個小時,HR就回復了我。

能收到知名時尚雜誌的面試通知,我當然非常興奮,但又覺得有些害怕和不安。我並沒有相關從業經驗,甚至專業都不對口。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學生,因為獵奇而跑去應聘編輯工作,我也是非常敢想敢做了。

為了準備面試,我第一次買了彩妝,學著畫了個很簡單的妝容。雜誌社的兩位HR安排我進行了面試,問題也不算複雜,不過是問了些對本雜誌的風格瞭解多少,能過來兼職的時間多不多等最基本的問題。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面試,自然答得很惶恐,加上對時尚行業真不怎麼了解(不過在高中時多看了幾本時尚雜誌而已),回答問題時甚至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但我直到後來才知道,雜誌社不過是想招一個賣苦力的實習生而已,面試其實就是走個過場。

沒進雜誌社以前,還以為時尚雜誌社都應該和《小時代》電影裡的雜誌社一樣,更何況這可是國內最知名的時尚雜誌社之一。

但事實證明,現實中的時尚雜誌社還真沒電影中那麼“高大上”。公司佔據了南京西路某座大廈的一整層樓,但實際面積並不算大。加上“人多、衣服多、資料多”這“三多”,整個雜誌社看上去非常擁擠。

正式員工有自己單獨的工位,實習生都是到處打游擊,哪個角落有空座就坐哪兒。只有主編和副主編有獨立的辦公室。

編輯們會比較喜歡跟風買一些當下很火的單品,比如藤條包,比如三宅一生的格子包。有的小姐姐確實又高又美,讓人移不開眼,但大部分編輯長相普通,打扮得也沒有想象中那麼時尚。

雖然要指導別人如何變仙女,但指導者自己可能並不是仙女。

2

我入職後才知道自己被安排進了時裝組。

和《上海女子圖鑑》裡的情況很相似,大家都以英文名稱呼自己的同事,對於別人的中文名反倒是不大清楚的。

帶我的編輯叫Belle,帶著一副圓框金屬眼鏡,話不是很多。第一次見面時簡單介紹了一下工作情況後,便安排我進行稿件的翻譯。

Belle反覆強調,在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活潑性。讀者以年輕女性居多,寫得越簡單越易讀,就越受歡迎。最好寫出來的文章可以讓她們不過腦子就能get到點。

我剛開始翻譯的時候,特別認真,活生生把自己搞成了一個考據黨。要知道,有些時尚類單詞,直接用翻譯軟件查,是查不到的;有的單詞甚至在中文網站上根本就查不到,還得翻外網,根據google裡的圖片和英文描述,來思考套用什麼中文名稱會比較好。

以這樣精益求精的態度翻譯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少說也得用上3個小時。

我兢兢業業地翻譯著文章。每當看到自己翻譯的文章被推送到雜誌社的微信公眾號,都興奮得不得了,每五分鐘就要點開文章看看閱讀量又漲了多少,儘管文章的署名是Belle。

3

每天都有兩篇文章等著我去翻譯,通常是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短文,再加上一篇三四千字的長文。內容不僅僅涉及服裝搭配,還有如何做沙拉,如何裝修,牛仔褲是怎麼做出來的,色調與心理學的聯繫……

我不知道翻譯出來的這些文章都被用在何處了,我只知道Belle每天都會準時佈置新的翻譯任務給我,而且三個小時之後必定會催我上交翻譯稿。

對一篇長達三四千字的純英文文章進行翻譯,對於非英語專業的人來說,真的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

當然,如果到後來實在沒耐心了,我也會偷工減料,少翻譯幾段內容。

翻譯任務太重,會導致一整天都有頭痛欲裂的感覺。很多時候,我都要翻譯到凌晨一兩點才能完成任務,每次把文章發給Belle時,她都會馬上就回復我。

做媒體工作的人,都很能熬夜,Belle經常要趕稿子到凌晨兩三點才入睡。雜誌社的其他編輯也都差不多是這樣的作息時間。因此雜誌社每天要到早上10點半才開門,而編輯們大多要到12點後才陸陸續續地來公司坐班。

4

在雜誌社工作時,我確實看到了不少好東西。

昨天翻譯的稿件中寫到的幾萬塊錢一雙的涼鞋,可能第二天就擺在了你的旁邊,這個視覺衝擊力非常強。

時尚雜誌社經常需要向品牌方借一些服裝。借來後,像香奈兒、迪奧這類奢侈品牌的衣服就直接被扔在地上,由實習生們根據品牌方提供的外借單,一件一件地進行核對。

我是一個來自西南四線小城的姑娘,家裡條件並不算優越。在實習過程中認識了很多之前聽都沒聽過的外國牌子。中國的時尚界一直都有崇洋媚外的毛病,那段時間我也被影響,只看得起外國貨,覺得Zara、H&M、Mango就是要比歌莉婭、水雲間、太平鳥洋氣。

在知名時尚雜誌社實習,自然會被班裡很多女同學羨慕。尤其是當我透露雜誌社下一期會去採訪哪位小鮮肉時,女同學們的尖叫聲會讓我覺得在這種地方工作很有面子,雖然我本人從來沒有機會見到這些明星。

那段時間我看著光怪陸離的南京路,總幻想著自己二十年後也會成為知名時尚雜誌社的主編,品牌方們會爭先恐後地給自己送衣服、包包、化妝品,明星們也為了爭得上封面的機會,會想盡辦法和我套近乎。

可見,時尚界確實是助長人滋生慾望的溫床,八字還沒一撇,心就先大了。

5

我在翻譯稿件時學會了很多搭配法則,比如我作為小個子的微胖女生,穿膝蓋以上的短裙,能讓腿顯得長一些;有一種搭配方法叫all in one color,全身上下都可以用同一種顏色的不同色調來搭配;運動褲搭配高跟鞋也可以很fashion……

可問題是,雖然我知道這麼多搭配竅門,但我靠實習工資卻根本買不起這些衣服。

我初進社會,戰戰兢兢,像個悶嘴的葫蘆,很多事情都不敢問。轉正後的時尚編輯一個月能拿多少薪水?我並沒有膽量去問Belle。我只知道現階段作為實習生,我一個月的工資是1000元,稅後則是960元。

960元,這可是在上海!

如果不是還在讀書,不用擔心租房的問題,這麼點工資實在讓人很尷尬。

拿著如此微薄的實習工資能幹什麼呢?大概只能保證每天中午還能在南京西路的麵館裡吃一碗麵條。

不少品牌的確會給時尚界的從業者們送些小福利,但普通編輯平常能收到多少品牌福利我就不清楚了。我在那兒幹了三個月,只在兒童節的時候,收到過兩張來自某購物網站的150元無門檻優惠券。我送了一張給我閨蜜,用另一張則用來給自己買了一個bra。

6

暑假期間,我沒有回家,而是住在學校,繼續在雜誌社實習。

我雖然是Belle的實習生,但我很少能見到她。她經常在外跑各種活動,會去國外的各大時裝週進行實時報道,在國內,採訪到胡歌、陳偉霆等當紅明星則是家常便飯。

Belle實在很忙,除了每天按時把翻譯任務發給我外,就再沒有時間管我。後來她便把我交給新媒體組的Elaine,讓相對較閒的她來指導我工作。

Elaine跟我簡單交待了一下規矩,帶著我做了兩三天後,就放手讓我一個人去負責雜誌社官網上的整個時裝版面。

可千萬別認為是由於我能力太優秀而被委以重任的。這項工作,我與其說是管理者,倒不如說是信息的搬運工。

Elaine會讓我到集團旗下的英國版官網上找文章,簡單翻譯一下就能發在我們中國版的網站上。當然有時候也得去《VOGUE》《ELLE》的美國版、加拿大版官網上找文章,改動一下,就可以直接往我們的官網上搬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品牌的通稿要發在網站上。

官網作為雜誌社的門面,更新肯定是不能少的,但大家一般都只關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網站成了關注死角,導致了官網的管理變得十分粗放,典型的重量不重質。

但我最討厭的工作任務,其實是每天的兩條微博文案。

一條微博雖然看上去就幾十個字,但內容很不好選取。我每天要寫的那兩條微博是與歐美明星的八卦有關。

“傑克船長和嬌妻離婚撕逼爭奪婚後財產”“黴黴又交了新男友”這類大八卦都還好,碰上沒有八卦發生的時候,真得硬憋出兩條微博內容。我就曾將“貝克漢姆家的小七終於下地了”這類新聞寫出來湊數。

是的,寫八卦其實才最費腦子。

7

暑假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從早上8點一直幹到晚上11點,才能把當天的工作做完。每天都處於筋疲力盡的狀態。

某天正在雜誌社坐班,Elaine通知我去找她。我跑過去後,看見她正在微信上和Belle聊天,她也許沒想到我來得這麼快,所以毫無警惕,聊天框正掛在桌面上。

我看見Belle發來一條信息說:“她又土又醜,你不要每次都讓她過來找你,其他同事看見了還說我們怎麼招了個這麼土的人,你去找她就行了。”

我不敢想象自己當時的臉色。

我在實習的時候,因為和HR坐在一起,所以經常能聽到她們談論來應聘的人長得怎麼樣,妝畫得怎麼樣,她們談論一個應聘者打的鼻影都能談論好久。

我想,當初我來應聘的時候,妝容如此拙劣,塗的不過是六十來塊的口紅,而那個顏色也根本不適合我,不知道她們當時會如何嘲笑我的打扮。

在我看來,每個女孩都多多少少有缺陷,大家努力做好自己並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以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這就已經做得很棒了。

在職場上,女孩的確需要學會打扮,這是必修課,更何況是在時尚行業,這是初入職場的我沒有做好的地方。但Belle和Elaine只一味嘲笑別人的不完美,實在是很不禮貌的做法。

8

我提出了辭職,倒不是因為Belle和Elaine的閒話而受到刺激了,只是經過了這幾個月的接觸,我發現其實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行業。

我向往光鮮亮麗的人生,但終究還算務實,等最初的新鮮勁兒一過,我便開始害怕它不夠踏實的那一面。

我想要回到地面。

但我真的感謝那段日子,因為不管怎麼說,我實現了我在時尚雜誌工作的夢想。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人生經歷。

我跟Belle提出離職時,她氣急敗壞地罵了我一頓,說那麼多人都想進時尚行業,我有這麼好的機會卻不珍惜。要知道,有的人拿著960元的工資在雜誌社實習了兩年多,就是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時尚夢。

我只是笑笑,畢竟在我看來,這個夢太遙遠了。

之前聽HR說過,時尚編輯根本存不住錢,每個月的工資全砸在衣服上裝點門面了。很多編輯幹了幾年後都轉行了。

光鮮的人生對於普通人來講,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能獲得的。

Elaine得知我要離職後,為了感謝我這幾個月的幫助,很大方地送了我一套only的化妝品。我拿回宿舍後才發現,這些化妝品其實早都已經過期了。

隨著化妝品一同進垃圾桶的,是我的時尚夢。

-END-

Amber Shen,自由撰稿人。愛書愛玩愛折騰,每天都在努力將人生活出與眾不同。

(本篇題圖 © Kris Atomic)

請關注懶人聽書“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或點擊菜單欄“故事FM”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系列好書-

時尚雜誌編輯,美麗姑娘的夢?

時尚雜誌編輯,美麗姑娘的夢?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官方故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