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李培根院士曾在接受《大學》(學術版)記者關於“研究型大學如何培養人才”的專題採訪時(後被收錄到該刊2011年第5期)談到大學教育,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本科教育,且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在面對“假如有兩位老師來應聘,一位科研能力特別強,但在教學中的表現弱一點,另外一位科研成果不多但是教學水平很高,如果讓您選擇一個,您會選哪位?”這一提問時,李培根更是如此答道:

我們學校有那麼幾個老師,他們真的是從內心深處對學生有一種大愛,他們為學生做了很多事而不計任何報酬。例如,我們外語系有位年輕的老師,特別受學生喜愛,她為學生做的很多事都是不計工作量的,比如,她經常到英語角幫學生練習口語,這完全是義務的。她的學生包括已經畢業的和還在校的學生,都特別喜愛她。

我想,假如你說的那位應聘者像這位老師一樣,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態度好,講課效果好,不僅是有講課技巧,而且還具有一種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熱愛,能夠得到學生的尊重,那我真的寧願選這個教學能力強的教師。

讀到這裡,或許你很想知道這位在李院士口中出現的“外語系的”“經常到英語角”“對學生髮自內心熱愛”的老師是誰。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她就是曾在華科任教十餘年、曾榮獲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華科大十佳青年教工”稱號、所執教課程連年被學生評為“最滿意課堂”、有華科大“英語角女王”之稱、備受學生喜愛的劉暢!

一次交談,因為“你應該把這些珍貴的故事寫下來”這句話,劉暢受李校長殷殷囑託,捧著一顆真心,將自己從教多年來的點點滴滴一一書於紙上,首次披露了那些值得珍藏一輩子的郵件、信件、賀卡和珍貴合影,並將其結集成書——《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一封封珍貴往來信件

100餘張凝聚濃濃情意的賀卡與照片

這是屬於老師與學生間的“獨家記憶”!

以下,節選李培根院士為本書所作的序言。一起來看看這位劉暢老師是怎樣與學生相處如此融洽的。


Cathy與你

劉暢 (Cathy) 原來是華中科技大學 ( 以下簡稱華科大 ) 的一名普通英語教師。這本書記錄的主要是她在大學做英語教師的經歷和感悟。

如今談教育的著述多如牛毛,理論也很多。我自己做過教育管理工作,談過很多對教育的看法,也寫過一些關於教育的文章。但看了劉暢女士的這本書後,我感到自己所言蒼白,感到“理論”的無力。

的確,這本書裡沒什麼“理論”,有的只是感情和實踐。

劉暢的感情,化為一個字,就是“愛”。這不太普通了嗎?愛學生,似乎是教育者們談濫了的話題,似乎愛學生的教師也很多,劉暢之愛又有何新穎之處?愛,其實不在於新,甚至不在於世俗意義的真。

如果說愛不在於世俗意義的真,人們大概都會說,此言謬矣。記得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有一本書叫《我與你》,其中談到人與人的關係,他把關係分兩種:“我與你”與“我與它”。

當“我”帶著預期和目的去和一個對象建立關係時,這個關係即“我與它”的關係。不管那預期或目的看起來多麼美好,“它”在“我”面前淪為了“我”實現預期和目的的工具。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這種關係是布伯所不提倡的。媽媽對孩子的愛肯定是真的,但很多母親對孩子的真實存在其實根本不感興趣,這時,她們與孩子的關係就是“我與它”的關係,孩子成了她表達愛的對象和工具。

同樣,有些教師不可謂不愛學生,但沒有儘量去懂得學生的真實存在。布伯所提倡的關係是“我與你”,即放下“我”的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建立關係,不摻雜任何預期和目的,也就是要看到並尊重對方的真實存在、神性存在。

劉暢不一定讀過布伯的《我與你》,但她與學生的關係,看上去就好像她是真正讀懂了學生神性的“你”。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在她心目中,“一個不真的把學生當作朋友、當作平等個體的老師很難讓學生感覺放鬆和親近,所以我要求自己一定全心投入,一定激情飛揚,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跟學生溝通、交朋友,絕不能有居高臨下的心態,而是站在他們的立場和視角,跟他們的心相通。”

“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切實感受到一名外語教師對他們的注視和愛護,朋友般的注視和愛護。”“教育是一件極其神聖的事情,那就是呵護人心。”她扮演的角色除了英語老師,還是一個知心大姐姐,一個心理諮詢師。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有一名 2007 級的學生,給她發短信說:“Cathy,我覺得自己心理有些問題,而你總是那麼快樂和樂觀,我想跟你講講。”她馬上約時間跟他聊。她認為自己畢竟不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但是至少可以在學生求助的時候守候在那裡,告訴他還有人關心他的感受,還有人願意傾聽。

通過一次一次的對話和溝通,直到有一天,那位學生說:“Cathy,我覺得我好了。謝謝你!”看劉暢與學生的關係,多麼像布伯談到的真正的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把學生視為夥伴而與之相遇,根據對方的一切因素來體會這種關係。

劉暢的教育觀 ( 沒有基於艱深的理論,而是出於樸素的、神性的愛 )值得我國的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反思。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總是按照某種預期和目的去培養學生,不是從學生那個“你”出發,而是從“我”出發,實際上這是一種工具主義的教育觀。

不管“我”的預期和目的多麼高尚,其效果總是有問題的。劉暢從學生視角的那個“你”出發,這就是教育者真正的善,是大善。這種善會浸透學生的靈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成為他們自己。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該書最可貴之處,恰恰在於其教育實踐,書中諸多案例則是更生動的說明。

她不斷地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激勵學生的興趣。“不要讓學生覺得每一次課都是一樣的,毫無變化,毫無生趣,何況不同類型的文章本來就應該用不同的適合其文體特色的方法來演繹,比如翻譯法、交際法、戲劇表演法、學生自主學習授課法、競賽法等。”

大學中的英語教師常常只關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於是要求學生寫很多命題豆腐塊作文,做一些整理錯誤類型並進行講解、評講範文之類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是以減損學生對於英語表達本身的興趣為代價的。”劉暢還一直鼓勵學生們寫“自由作文”。

也就是說,無論你有什麼想法,只要願意用英語表達出來,就盡情書寫,而她則會用心去讀每一個字。

我不能說太多,還是讓讀者自己去讀。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這本書值得教師們認真一讀。

我也知道大多數教師 ( 包括我自己 )達不到劉暢的境界,如像她那樣完全不計個人利益,把大量的業餘時間花在學生身上,“學生永遠享有我時間的優先權”,雖然這樣的道德高度的確是一般教師難以攀登的,但至少我們可以儘量去讀懂學生,理解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去嘗試各種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同時,我們也可以像劉暢那樣去試圖領悟,某種意義上教書其實是在學生面前教自己(teach yourself to your students)。像前述的在教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建立朋友、夥伴關係 (“我與你”),實際上於教師而言也是一種不斷成長、昇華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應該貫穿從教職業生涯的始終。能悟教書於此境界,也一定是教師自身成長和發展的新高度。

這本書值得學生們讀讀。

當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碰到像 Cathy 這樣的教師,但是你細讀這本書後,不也是與 Cathy 在一起了嗎?不也是能從中獲得很多啟迪嗎?讓 Cathy 伴隨你一起成長!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這本書更值得教育的管理者們讀讀。

你的學校中也可能有劉暢這樣的教師,劉暢在華科大雖然也獲得了不少榮譽,但其實並未引起學校高層管理者們 ( 如當時的我自己 ) 的多少關注 ( 儘管她本人完全不在意 )。現實中,有些本應該是楷模的教師在學校的評價體系中甚至有些邊緣化。大學的管理者們有責任去發現真正的楷模的存在,並使其發揮相應的效應。

讀讀這本書,我們的大學管理者們或許會明白,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其實是很難打動學生的。教育若不建立在理解學生神性存在的基礎上,即使教師花了很多工夫,在課堂中洋洋自得、眉飛色舞,那也只能是“自我陶醉式”的。讀了這本書,大學的管理者們當明白,教育不能只以管理者為中心。政府的教育管理者們也該讀讀這本書,他們或許會明白,教育不能陶醉在自己設定的預期和目的中,切莫把學生當成了實現美好目標的對象和工具。

只是,劉暢這樣的人應該留在大學啊! Cathy 不在學校工作,太可惜了!

但願有了這本書,Cathy 與你在一起!

李培根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

2017 年 2 月 5 日


《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設計獨特、飽含真情的“師生情書”,也是屬於作者劉暢對個人教學記憶的溫馨回顧。她穿過漫漫時光,懷著欣慰與滿足之情,一字一句寫下每一位學生與她之間的故事,並分享那些散落在記憶裡的來往信件、賀卡、珍貴合影,以及自己多年來的教學感悟、從教心路歷程和真實圖景,以點帶面,用最真實的一手素材,展現教師職業的個人素養和初心, 並用師生間積極而美好的互動闡釋自己對教師身份的理解和認同。

正如Why I Teach這本英文小冊子所說,“我之所以教書,是因為與剛開始呼吸的學生相處,有時候我會發現,我與他們,非常神奇地,緊密關聯,息息相通”。作者對此也深有感觸——那些學生也是她緣何執教的真正原因,她享受與學生“共同呼吸”的過程,並視其為一生珍寶。

閱讀本書,希望你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年輕生命奮發向上的力量、學子的赤子之心、為人師者的誨人不倦以及世間最珍貴的濃濃師生情。

劉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曾任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2000年獲“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2010年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十佳青年教工”,所執教課程連年被學生評為“最滿意課堂”;曾執教於武漢新東方學校,多次被評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教師”;現任中國工程院辦公廳知識中心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的管理工作。

作為一名教師,她切實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過往所教學生許多成為其一生摯友,留下珍貴回憶無數。

“根叔”告訴你,什麼才是師生關係的典範

長按即可進入噹噹購買頁面

-END-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