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士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只是努力想讓別人快樂。因為我覺得這樣我自己可能也會快樂。”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姆斯生前這樣說道。

“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只是努力想讓別人快樂。因為我覺得這樣我自己可能也會快樂。”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姆斯生前這樣說道。

拍攝最後一部作品《博物館奇妙夜3》時,多次獲過影帝提名的他,卻連一句臺詞都記不住。他開始對自己和別人失去了安全感……

更多的痛苦尾隨而至,“就像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得了癌症”。他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他再也沒有了勇氣——他選擇了上吊自殺,時年63歲。

不知不覺,這個“船長”已經離開4年了。而明天,是他的生日。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羅賓·威廉姆斯生前最後一條推特

幾天前,HBO 拍攝的紀錄片《羅賓·威廉姆斯:記憶深處》(Robin Williams: Come Inside My Mind)上映,導演瑪琳娜·澤諾維奇 (Marina Zenovich) 採訪了一眾陪伴羅賓·威廉姆斯走過不同階段的親友,伴隨著他們的講述,帶領觀眾回顧羅賓的一生,看看記憶深處到底有什麼。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紀錄片《羅賓·威廉姆斯:記憶深處》海報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哦,船長,我的船長!”

羅賓最深入人心的形象,要屬電影《死亡詩社》中的基廷老師。

這是一位教育理念與眾不同的老師,他熱愛自由、敢於打破規則,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被親切地喚作“船長”。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死亡詩社》劇照

“船長”之外,他更重要的身份是美國著名喜劇演員,被譽為“喜劇銀河中最閃亮的一顆星”

13次獲得美國喜劇獎提名,10次獲獎。

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說:“他像一個外星人來到我們的生活,但是觸及人性的每個元素。他惹我們哭,又逗我們笑……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他也是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第6901顆星,3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1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大力水手》(1980)、《早安越南》(1987)、《窈窕奶爸》(1993)、《心靈捕手》(1997)......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熒幕上的羅賓留下了一系列不可取代的經典形象,他演得了嚴肅電影,也當得了段子手。

他嘴皮快、表情誇張、形象多變,時而放聲大笑,時而低頭沉思。

不僅即興表演、肢體喜劇、諷刺喜劇等手到擒來,他還擅長模仿別人說話,每次在頒獎典禮上模仿觀眾的一舉一動,都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幽默只是冰山一角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為喜劇而生的人,在自己的真實人生中,卻並不快樂。

他從小就活在缺乏存在感的環境中,爸爸是一位正經嚴肅的企業經理,幾乎沒有時間陪伴他的成長。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孩提時代的羅賓總是獨自玩耍,他喜歡用玩具士兵構築自己的遊戲天地,或是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安靜地看動畫片。

被拋棄的恐懼時時縈繞在心頭。他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自己童年時的經歷,“這種最原始的恐懼,教會我如何應對生活。”

長大後,他發展出用幽默征服觀眾的技能。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舞臺上,他妙語精句頻出,拋出的笑料每每令人捧腹,他用這樣的方式向世人展現自我,引起大家或快樂或悲傷的共鳴。

而一旦走下舞臺,他滑稽的表情會立刻變得嚴肅而陰沉,給人一種羞澀、孤立、不願與人交流的感覺。

他並不合群,也不太喜歡親近他人,有時候陰沉著臉,只想獨處。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他時常光顧的一家玩具店老闆曾這樣形容羅賓:“我見到他時,他反應快且總想逗人笑,但摘下這個面具,你會發現聚光燈下的他可能並不自在。我會把他比作冰山,他風趣的一面只佔10%,剩下的90%都是自疑和憂慮。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曾與羅賓交往過的喜劇演員 Elayne Boosler 也說:“他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安靜,有時你甚至不知道是否跟他說過話......他有一處公寓我從沒去過,連地址都不知道。”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Elayne Boosler 在 Facebook 上po出的照片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痛苦無法解除,但仍需體面

這種源自童年的抑鬱,讓羅賓有過一段時間毫無節制的生活。那時,他白天在工作室錄製《莫克和明迪》(Mork & Mindy) ,晚上則靠酒精和毒品帶來的短暫快感度日。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一直持續到1983年,組建家庭後新生命的誕生讓羅賓下了戒酒和戒毒的決心。

而這一自我節制,就是二十年。此後,他在事業上如日中天。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直到2003年拍攝《真相大白》的外景時,他達到了極限。

這一次,他無法向任何人訴說自己的感覺有多糟糕,整日神情恍惚,完全把自己封閉起來,只能重新求助於酒精。

喝酒時,他時常閃過“生活真是太糟了”的念頭,等稍微清醒一點時,他又會反問自己:“真的有那麼糟糕嗎?你現在過得很好……”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這種糟透了的感覺源於身體狀態的每況愈下,他接連被診斷出重度抑鬱、帕金森和躁狂症……

不僅日漸老邁的軀體使他感到陌生,就連過去引以為傲的幽默能力也在慢慢喪失,羅賓的身份認同變得模糊起來。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即使如此,診斷出帕金森後的羅賓依然沒有放棄演藝事業。他沒有公開病情,而是一邊工作一邊在私下裡對抗疾病。

看醫生、做檢查,他接受著所有的心理輔導,還一度跟著健身教練鍛鍊,但痛苦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有時,他發現自己會突然僵住,無法動彈,回過神來之後便倍感沮喪。

後來,他的視覺和空間感也開始出現問題,無法判斷距離和深度,基本推理能力的喪失讓他頭腦的糊塗更加嚴重。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粉絲們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因為即使在去世前九個月,羅賓還堅持參加脫口秀節目,並和他們打成一片,而那時,他已被確認為帕金森。

在拍攝生前最後一部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時,他幾近崩潰,據化妝師 Cheri Minns 回憶,“每天收工時,他都會在我懷抱裡啜泣……有一次,他情緒崩潰地對著我說‘我做不到,Cheri,我再也不知道如何搞笑了。’”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這一將他折磨到崩潰的病症,直到他過世後三個月,才被查明。

路易小體痴呆症 (Lewy Body Disease),羅賓的遺孀Susan Schneider Williams 在《我丈夫腦內的恐怖分子》一文中寫道,“他大概喪失了40%的多巴胺神經元,整個腦髓和腦幹中,幾乎所有的神經元都被路易小體感染了……”

但即使生前得到確診,羅賓最多也只有三年的時間。“這病沒法治,即使藥物治療能緩解病情,他腦中的恐怖分子最終還是會殺了他。羅賓陡然而迅速的凋落是註定的。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大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他最終選擇平靜地離開。

自殺前,他將自己收藏多年的名貴腕錶全部裝進襪子裡,並於當晚驅車去朋友家,讓他幫忙看管好這些寶貝。

另一位好友比利·克里斯托則在語音信箱中收到他的留言: “This is Robin, I love you, bye.”

《死亡詩社》中,基廷船長曾引述過梭羅的一句話:“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這可能不僅是這位63歲的喜劇大師自己的寫照。

前不久,臺灣資深主播傅達仁因飽受胰腺癌折磨,不堪重負,在妻子的陪同下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他在2016年時就因膽管問題開刀六次,十多次進出醫院。在給總統蔡英文去信建議“立法院”通過安樂死法案無果後,遂申請瑞士的安樂死資格。

執行前兩天,有親友千里迢迢地趕去瑞士嘗試勸說他回到醫院延長生命,可傅達仁的回覆只有14個字:

“如果你心裡有我,死亡就不是離別。”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有時候,病痛所帶來的痛苦並不會因為關係的親近而變得感同身受,正如羅賓的遺孀所寫:“我的丈夫被困在他的神經元搭建的扭曲建築中無法逃身,而不論我怎樣努力,也沒法把他拉出來。”

“他,或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挽救,多少智慧和愛都無濟於事。”

而 Susan 希望的只是,羅賓能知道自己苦苦掙扎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內心、靈魂或性格的軟弱。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羅賓·威廉姆斯

REF:

Robin Williams: Come Inside My Mind

Susan Schneider Williams: The Terrorist Inside my Husband's Brain

David Itzkoff, Robin

紀錄片《羅賓·威廉姆斯之死》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體、重逢島視頻、沙龍等業務,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