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北路戲開設戲曲班 「非遺」傳承再添新血液

壽寧北路戲開設戲曲班 “非遺”傳承再添新血液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繆清奇等老師的指導下正在進行基本功訓練。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壽寧北路戲開設戲曲班 “非遺”傳承再添新血液

老師指導學員們進行基本功訓練。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東南網寧德7月20日訊(本網記者 葉伏國) “要更好地弘揚、推廣北路戲,就一定要找好接班人,需要有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這是壽寧北路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繆清奇的切身體會。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在壽寧縣新開設的北路戲戲曲表演班已正式開班。

19日,在壽寧縣新修繕的北路戲保護傳承中心,20多名學員組成的北路戲戲曲表演班,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繆清奇等老師的指導下正在進行基本功訓練。

“你這個手要再抬高點,腰壓點,讓重心居於兩腿之間......”在訓練現場,稍有動作做不到位,繆清奇就會親自給孩子們演示,力求精益求精。

壽寧北路戲俗稱福建亂彈、橫哨戲,是清代中葉傳入福建的亂彈與當地民間戲曲融合形成的一種漢族地方戲曲聲腔劇種之一,曾流行於閩北、閩中及閩東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代表清代亂彈聲腔的珍稀劇種。

作為福建有影響的珍稀劇種之一,北路戲有著極深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歷史價值。2006年6月,壽寧北路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閩東第一個國寶級文化遺產。

然而,多年來,北路戲傳承一直受困於人才匱乏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今年以來,壽寧縣計劃採取“3+2”的五年中等職業教育方式,招收20名定向生,委託山東省菏澤藝術學校開設北路戲戲曲班,畢業後這些學生將被安排到北路戲保護傳承中心工作。

就讀於壽寧大同小學的吳言昊就是這批剛招來的戲曲表演班中的一員,他已經在這裡培訓了8天,“雖然訓練很辛苦,但是我還是覺得比較值得。”吳言昊小朋友說,北路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很寶貴的,有機會學到這門本領覺得很光榮。

“能夠在舞臺上通過北路戲逗樂臺下觀眾,應該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11歲的葉鑫磊是這批戲曲班中最小的一員,他告訴記者,一次奶奶帶他看了一場北路戲巡演後,他一下子被北路戲的魅力深深吸引,如今能夠來到這裡學習,他很珍惜,對於未來他也充滿著期待。

為傳承復興北路戲,近年來,壽寧縣對北路戲的傳承與保護日益重視,積極探索民辦公助、合力挖掘提升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專門成立了壽寧縣北路戲傳承保護中心,對留住年輕的演員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孩子們學的很認真,進步也很快,我感到很欣慰。”繆清奇坦言,有了政府的重視以及這批新鮮血液的注入,一定能夠讓北路戲這個國寶級藝術珍遺重亮光芒,迴歸到百姓生活中。

壽寧北路戲開設戲曲班 “非遺”傳承再添新血液

正在聆聽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繆清奇講述北路戲的光輝史。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壽寧北路戲開設戲曲班 “非遺”傳承再添新血液

在老師的指導下正在進行基本功訓練。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壽寧北路戲開設戲曲班 “非遺”傳承再添新血液

在老師的指導下正在進行基本功訓練。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