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中美在此交锋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中美在此交锋

(原文较长,近一万五千字,本文为作者精简的双方观点近四千字)

2018年7月26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在日内瓦举行年内第三次会议;美国常驻世贸组织大使谢伊根据美方会前提交的文件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指责;中国常驻世贸组织大使张向晨予以驳斥;这是中美大使继5月8日后在总理事会上再次交锋;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中美在此交锋

谢伊大使发言:

谢谢主席先生;在发表我事先准备的评论之前,让我先介绍一下;有些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议题放在今天的议程上?答案很简单:这个问题早就应该讨论了;与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相比,很少有什么问题对世贸组织未来的生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世贸组织全体成员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国未能完全遵守开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该政策是世贸组织建立的基础;尽管中国一再将自己描述为自由贸易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坚定捍卫者,但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经济体;与成员的期待相反,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并没有朝向全面执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事实恰恰相反,国家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在我们向本次会议提交的文件中,我们关注中国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已被证明特别具有贸易破坏性;

一、中国宪法授权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授权也在中国更广泛的法律框架中得以体现;为此,政府和共产党通过政府所有制、控制关键经济实体以及政府指令等方式,继续对资源分配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控制;结果,生产资料并未根据市场原则进行有效分配或定价;相反,政府和共产党继续控制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关键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和资本;

二、中国的体制还把法律作为国家工具,用以促进政府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并确保取得突出的经济成果;此外,法院等关键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也是为了响应党的指导而设计的;这种体制使得企业很难全面、持续地独立于产业政策行事;

三、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反复强调其正推进经济改革;不幸的是,中国所用的“改革”一词与奉行市场导向原则国家所推行的改革不同;对中国来说,经济改革意味着完善政府和共产党的经济管理,加强国有部门特别是国有企业;只要中国继续走这条路,其对世贸组织的影响一定是负面的;

主席先生,对中国贸易破坏性经济模式的批评,中国的基本回应是宣称其严格履行了世贸组织义务;这是最近其白皮书《中国与世贸组织》所宣称的,中国也在今天的会上散发了这份白皮书;中国把自己描绘成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应效仿的“模范”,强调其“坚定地遵守并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和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当然,正如我们许多人都知道的,中国对自己的描述并不准确;中国的白皮书有22页,对中国推行的实际政策和实践几乎没有提供细节,也没有讨论其他成员提出的很多问题;

例如,美国发布了一份148页的报告,非常详细地列举了中国推行的许多存在问题的贸易投资政策和实践;美国在今天的会上也提交了这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国会递交的《2017年度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情况报告》;如果成员想要真正理解中国对世贸组织体制带来的独特问题,我建议阅读这份报告和我们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文件;很显然,对中国贸易和投资体制的严重关切非常多;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严重关切出现的原因是中国政府或中国政府官员已经干预了市场;很遗憾,只要一个世贸组织成员采取一种国家主导、重商主义的贸易和投资方式,这一切都是可预料的;

中国经常把自己的方式描述为“双赢”;事实上,在22页的《中国与世贸组织》白皮书中,“双赢”这个词就出现了8次,但这一描述并不准确;中国奉行的产业政策远远超出用以指导和支持国内产业的传统方法;正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报告所指出的,中国通常采取措施和行动来阻碍、削弱并损害来自外国的竞争,以此支持国内产业;换句话说,中国的做法似乎更多地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而不是自由、公平和互惠互利的;

主席先生,我们将上述情况提请总理事会注意的目的有两点;

首先,我们希望确保成员真正了解,如果世贸组织还要继续适应国际贸易体系,那么,变革是必要的;

其次,我们想要明确的是,从世贸组织的角度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应由中国最终采取主动,像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样,全面有效地实施开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正如我们最近在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中阐述的那样,目前世贸组织本身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变革所需的工具;如果要进行必要的变革,那就应取决于中国;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中美在此交锋

张向晨大使发言:

主席先生,刚才,美国谢伊大使的发言,一下子让总理事会变得火药味十足;我们应该感谢他,是他提醒我们现在处于多边贸易体制的空前危机当中,大家不能再悠闲地坐在湖畔享受夏日微风了;我特别要感谢他,7月13日就把美国拟提交的《中国贸易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文件发给我,使我能够提前消化它;但遗憾的是,这并非是什么佳肴美馔,而是味同嚼蜡;

我完全可以重申中方在审议中的立场:中国的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收缩,中国没有强制性技术转让的法律规定,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指导性的,中国严格履行了入世承诺,中国执行了所有争端解决的裁决,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依然任重道远,等等,然后打烊收工;但是这样做好像有些对不住那些起草文件的美国同事,他们毕竟花了不少功夫;来而不往非礼也;美国文件长达十几页,做出回应大约需要30分钟;我一向不愿意作冗长发言,但今天恳请大家谅解;

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当作别人的立场甚至多边规则;

1992 年,当中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我记得清清楚楚,就在旁边的 Room W 会议厅,当被问及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代表回答,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市场经济;26 年过去了,我们从未改变过自己的观点;至于有些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改旗易帜,那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世界上市场经济不只有一种模式,中国在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道路,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如果说“非市场经济”这个议题还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它再次提醒我们,还有成员,包括美国,不顾世贸规则和自身承诺,根据国内法的所谓“市场经济”标准,在反倾销调查中对其他成员使用“替代国”做法;我愿借此机会再次敦促这些成员,“有约必守”,请履行你们17年前的承诺;

第二,评价政策性质和影响的标准缺乏一致性;

发达国家是产业政策和补贴的发明者和主要使用者;正是 18 世纪末美国汉密尔顿的《制造业报告》开启了制定产业政策的先河;今天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AM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等不就是美国的产业政策吗? 根据美国补贴监控组织“好工作优先”统计,2000-2015 年 这 15年间,美国联邦政府以拨款或者税收抵免形式至少向企业补贴了 680 亿美元; 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制订了一些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美国这份文件里,中国的规划和产业政策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器,这显然是夸大其词;如果真是那样,各国就只要竞相制定产业政策文件就好了,根本不用花气力提高生产能力;我做过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参与过一些规划的制订;不久前一位过去的同事来看我,他既有些疑惑又有些惊喜地对我说,“以前常为自己参与的规划实际影响有限感到沮丧,现在有人说这些规划改变了中国、震动了世界,真没想到自己有那么的厉害;”我对他说,“醒醒吧,人家拿你说事呢;”

第三,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美方文件第二部分第2.9段的论点是中国的计划经济越来越多,使用的证据是有多达几千家的机构参与了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在我看来,这个论据只能说明中国产业政策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的,是公开透明的;文件第四部分“中国从其经济模式中受益”有几处使用了正确的事实,比如“中国抓住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还有,中国制造业成本低廉的原因是“规模效应和更先进的供应链”;但从这些事实,一下跳到了质疑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并指责中国“拒绝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做贡献”的结论,中间没有任何因果分析,也让人根本看不出美国似乎想说明的中国是如何“利用发展中国家身份”获益的;所有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都是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这也是《世贸组织协定》序言中确定的宗旨;中国之所以能够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恰恰因为一方面致力于自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

第四,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缺乏严谨的态度;

我不仅读了美方文件的正文部分,也看了它的 88 个脚注,有些脚注里的内容现在还没找到;我的同事说也许因为我是巨蟹座的,所以特别关注细节;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魔鬼在细节里;一份文件如果脚注有问题,论据就靠不住, 论点就值得怀疑;请让我分享几个发现:文件第一部分第 1.3 段称中国限制市场力量发挥作用,其依据是脚注2 的中国《物权法》,而《物权法》明明规定“支 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发展;为什么在美国同事的眼里,“支持、鼓励、引导”却等同于打压、限制和干扰呢?文件第三部分“非互惠和封闭的市场”这一节和其他部分有个不同之处,三段文字竟然没有一个脚注;我想可能是不太好找吧,与此结论相反的脚注却很容易找,我忍不住想帮忙提供几个: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刚刚向总理事会提交的《中国与世贸组织白皮书》(WT/GC/W/749)中随处可见;还有,谢伊大使担任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副主席时联合签署的委员会2013年度报告指出,“中国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农产品等行业的需求增长支撑了美国出口”;如果中国是一个非互惠和封闭的市场,美国产品是怎进去的呢?对文件3.5段产能过剩这部分,我也愿意贡献一个脚注;圣加伦大学教授伊文尼特(SimonEvenett)5月3日发表了一篇文章《不要对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恼羞成怒》,里面提到中国对G20成员出口产品的86%都不是来自所谓的产能过剩行业;他所参与的全球贸易预警(GlobalTradeAlert)项目对16家中国和31家其他国家的上市钢铁公司财务报告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公司获得的补贴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不到 0.4%,而很多其他国家公司获得的补贴比这高得多;

主席先生,我想我应该结束对美方文件的评论了;对美方提交的另一份文件《2017年中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报告》,我想我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评论了;对于我刚刚评论的这份文件,我为参加起草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同事感到难过,我对他们很尊重,我指出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是为了澄清事实,改进批评的质量;我当然知道这和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努力程度没有关系;谁都明白,先入为主,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有失水准;

谢谢主席先生;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上中美在此交锋

谢伊大使发言:

在总结之前,我想表达最后一个观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市场经济;有一个看待中国经济体制的有用方法:的确,中国政府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一旦市场作用的结果与中国产业政策所设想的结果发生冲突,中国政府就开始干预市场,以确保中国产业政策设想的结果得以实现;我们向今天的会议提交了文件,正如文件中详细阐述的,这种体制是高度扭曲市场的;最后我要感谢同事们,感谢你们倾听我们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