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貧困學子在工地接到了北大通知書

郵遞員送來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今年12月才滿18歲的雲南曲靖小夥崔慶濤正在老家會澤縣一處建築工地同父母一起打工,幹著“拌砂漿”的活兒。“父母都特別高興,差不多是衝下了樓。”7月25日,崔慶濤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回憶起三天前的那一刻。

勵志:貧困學子在工地接到了北大通知書

這幾天,此事被當地媒體報道,崔慶濤上了熱搜。崔慶濤告訴澎湃新聞,考上北京大學只能算是“天時地利人和”,“這種情況的學生應該還有很多,只是恰恰我被報道了而已”。但這對其父母而言,意味著“幹活的時候心裡也高興一點,有希望、有盼頭”。

學習迷茫、痛苦時,崔慶濤愛看路遙名著《平凡的世界》。“這會讓我心裡豁然開朗。”崔慶濤說。

據此前媒體報道,崔慶濤今年高考669分,排名全省第56名,通過國家專項計劃考取了北大。會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朝祥告訴澎湃新聞,當地計劃在8月4日策劃一個公益晚會,捐贈的善款全部用來資助貧困大學生,包括崔慶濤在內。

勵志:貧困學子在工地接到了北大通知書

暑假打工每天工作11個小時,沒休息日

崔慶濤是長子,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高考結束後,他便跟著父母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到處打工。崔慶濤說,7月22日這天,自己正彎身拌砂漿,郵遞員打來電話,說通知書還有半個小時就到。“等真的到了,父母都特別高興,差不多是衝下了樓來到工地上。”崔慶濤告訴澎湃新聞。

當地電視臺拍攝的視頻顯示,拿到通知書後,一家人圍攏在一起,父親崔茂榮不識字,叫妻子許樹蘭念通知書內容。許樹蘭就一字一頓念起來:“崔慶濤同學,我校決定錄取你入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學習,請你準時於2018年8月30日憑本通知書到校報到,校長林建華。”這時候,崔慶濤穿著沾滿灰塵的工作服,站在一旁笑。頭上有些許白髮,他不怎麼在意,說是“少年白,從小就有”。

同父母打工期間,崔慶濤每天早上6點起床,半個小時後到達工地。“一般是幫父母打下手,搬砂漿,再拎一下,還有遞一下磚。”崔慶濤告訴澎湃新聞,每天工作11個小時,“不存在雙休日”,身體上“會有點累”,但心裡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反而充實。

對崔慶濤而言,父母雖是農民,但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現在的自己“有一半來自父母的塑造”。“最重要的讓我更加堅強,每次學習上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他們都會鼓勵我,不會責備,正是這樣自己才一直堅持下來。”崔慶濤說,以前自己和弟弟留在老家會澤上學,父母在外務工,沒有時間陪自己。“自己平時也會想念爸爸媽媽,每個星期都會打電話給父母。”

其實“打工”對崔慶濤來說並不陌生。據《曲靖日報》6月30日報道,此前崔慶濤父母在外務工時,他和弟弟都會在假期跟著一起幹活,“經常在夜裡3點鐘就起來,在大棚裡撒肥料、撒雞糞”。

崔茂榮彼時接受當地記者採訪時稱,“現在就怕下雨,因為會耽擱幹活,影響籌集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家裡蓋房子政府補助了4萬元,現在還差著點債,但是不要幾年就能還清了。”崔茂榮稱“自己苦點沒啥,娃娃就是最大的希望”。

勵志:貧困學子在工地接到了北大通知書

愛看《平凡的世界》,接受激勵

崔慶濤上了熱搜。北大校友俞敏洪微博轉發了崔慶濤的新聞,感慨“一個農村孩子進入北大,變成一個自信的北大人,要經歷那麼多的曲折和考驗,從自卑走向自信,從狹隘走向開闊,從農村走向世界,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進入北大才剛剛開始”。

崔慶濤打小就很嚮往北大,第一志願填的是法學。“大家都說學法律很苦,我想如果是‘吃苦’的話,那我還受得了——加上自己也挺想做個律師。”說完這句,他自己也笑了。最後分數差了一點,錄取到新聞與傳播專業。他對這個專業瞭解不多,覺得“應是更加註重實踐”。“我的性格氣質比較適合研究類型的學科。”崔慶濤稱,對於未來是否嘗試轉專業,還未曾考慮過,“進了大學先學學”。

崔慶濤此前就讀的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實力頗強,據該校官網數據,2018年前7屆畢業生中已有73人被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北京大學錄取,2人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儘管如此,該校一名老師告訴澎湃新聞,崔慶濤能夠考上北大仍然“很不容易”,付出頗多艱辛。

崔慶濤平時喜歡讀書,對他感觸最大的一本是路遙名著《平凡的世界》,對他而言,這本書“真實、易懂”,道理都在樸實無華的語言中。“學習時有些時候真的會很迷茫,很痛苦,但是閱讀會讓我心裡豁然開朗。”

最近不少媒體邀約採訪,而自己手裡需要處理的事情又較多,崔慶濤覺得有些“應付不過來”。“自己還是挺內向,對於第一次見到的人,說話基本上吞吞吐吐。”崔慶濤坦言,自己在學校裡也比較內向,儘管朋友不少,但平常就是“一個人做習題之類”。

學費問題已獲解決,加入北大新生群

崔慶濤去過最遠的城市是昆明,對於北大、北京以及更遙遠的未來,崔慶濤稱,自己會更加地努力,去實現自己夢想。

有網友認為“寒門”出一個“貴子”頗難,崔慶濤認為更多需要依靠自己,“心裡要有目標,然後實踐”,家庭出身、經濟條件等其他客觀因素,每個人都可以主動予以改變。而在他看來,考上北大並不意味著改變命運。“高考只是給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真正改變命運的仍是以後在生活裡的付出。”崔慶濤認為自己應該“積累更多的社會和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自力更生”。

“不會很擔心即將獨自踏上的求學之路,自己一個人在外面也能夠很好地生活。”崔慶濤說,父母也有捨不得自己,但“離別是為了以後更好地相聚”。“家鄉位於偏僻的大山深處,但這片土地養育了自己,從來不會覺得嫌棄。真的感覺每一次回家都很親切,很快樂。” 對於未來,考慮到家庭因素,崔慶濤希望自己能夠早一點去工作,幫家裡減輕負擔。

“大量貧困家庭的學生通過教育和高考,改變了個人的命運,貧困家庭通過教育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對於崔慶濤一事,會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朝祥此前接受人民網採訪時稱。7月25日,周朝祥告訴澎湃新聞,當地組建了大學生志願宣講團,“基本都是貧困大學生”,崔慶濤也受邀參加。“我們計劃在8月4日策劃一個公益晚會,捐贈的善款全部用來資助貧困大學生。”周朝祥說。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阿憶(周憶軍)在微博上透露,學院副書記已聯繫上崔慶濤,向他詳細介紹了北大的資助政策。“目前,他已進入新生班級群,但開學前他還得和父母一起幹活。 ”

這得到崔慶濤證實。“學費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崔慶濤告訴澎湃新聞,接下來的一個月假期,他會繼續陪同父母打工,也會抽出時間輔導弟弟妹妹功課,希望他們也能腳踏實地地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