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緊,二線茫,三線慌

六月末,為了讓30個“熊孩子”牢記“房子不是用來炒的,是用來住的。”七部委聯合出手宣佈要整治房地產亂象,表明要嚴厲打擊“黑中介”和“炒房客”。

一線緊,二線茫,三線慌

30個“熊孩子”裡,不僅有二線,連房價橫盤的一線也包括在內;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長沙、重慶、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寧波、宜昌、哈爾濱、長春、蘭州、貴陽。

繼西安、長沙和杭州後,限制企業買住房擴大到一線城市,上海的打法更為精準:

一、企業設立年限已滿5年;

二、用納稅額度作為劃分,累計繳稅達100萬人民幣、職工人數10名及以上及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滿5年(已繳納稅款滿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除外);

三、企業購買的商品房再次上市交易年限,從“滿3年”提高到“5年”。

一來,設立年限需要5年,這就為了避免有人臨時註冊公司來買房

二來,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樓市調控,企業高位帶槓桿買樓,如果房價大幅下跌,是要補充抵押物的

一二線樓市調控升級,那麼火爆的三四線呢?

近日,各大官媒也輪流發聲攻擊房價,人民日報旗下自媒體俠客島在《誰推高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一文中稱: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支持農民工在城鎮購房,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房地產去庫存取得積極成效。三句話的順序和邏輯結構均有看頭,倒推解讀,去庫存目標已實現,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手段自然沒有保留的必要,接下來亟待處理的是房價高企帶來的風險。

一線緊,二線茫,三線慌

湖南日報炮轟長沙房價,用詞破天荒的嚴厲,文章把長沙房價炒作問題比作新中國成立之初,不法資本家囤積居奇,挑戰人民政府的反革命事件: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些不法資本家試圖通過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挑戰新生的人民政權,人民政府通過調集米棉等重要民生物資,集中供應市場,一舉打掉了他們的幻想。

一線緊,二線茫,三線慌

據房地產業內人士解釋,支撐三四線房價的唯一因素,無疑是貨幣化安置,抵押補充貸款(PSL)

而這個PSL,在圈子裡有另外一個說法叫“胖(P)死(S)了(L)”。這個詞非常形象,正因為胖死了,所以現在關於“國開行調整棚改貸款政策”的輿論是滿天飛。

大規模棚改剎車有待定論,但收緊貨幣是必然,那麼三四線房價會怎麼走就不言而喻了。用言簡意賅的語言表達,如今的樓市狀況就是:一線“緊”,二線“茫”,三線“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