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創客聯盟」將遊戲概念引入電工培訓 打造500平方米實訓區

一個500平米的實訓場,內有14個佈滿機關的密室,“闖關者”需要靈活運用電力知識和技能,發散思維、團結協作、精確無誤,才能順利完成密室穿越,從而獲得合格電工培訓證書。很難想象,這個獨具匠心的實訓場,竟然出自一幫85後年輕人之手,是膠州供電公司“創客聯盟”團隊歷經一年時間反覆設計、自己動手的成果。

膠州“創客聯盟”將遊戲概念引入電工培訓 打造500平方米實訓區

遊戲概念引入電工培訓

石霄鵬,正是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也是這個項目的最初發起者。作為山東省電力公司膠州技能鑑定所青年培訓師,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那種老師在講臺上授課,受訓者在臺下聽課記筆記,然後考試通過的培訓方式,效果並不理想。他在探尋一種理念上更為先進的培訓模式,直到有一天,他帶著7歲的女兒去玩“密室逃脫”,突然一個創意的火花在腦海中閃過。可不可以把電力培訓以一種闖關的形式展現,以此來鑑定培訓質量和效果呢?

在2016年初公司創新項目提報中,石霄鵬把這個來源於“密室逃脫”的創意命名為“極速穿越”,寫了一個7頁紙的策劃書,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認可。說幹就幹,石霄鵬召集了公司20多個青年員工,組建了創客聯盟團隊,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剛入職一兩年的新人。

為了讓這些年輕人儘快成長,公司領導提出了“磨鍊團隊,自力更生,獨立研發”的指導意見和期望,於是,“至少為公司節省120萬設計經費,建成國網首例創新型實訓項目”的軍令狀重重的落在了石宵鵬和他的創客團隊稚嫩的肩膀上。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白日做夢”的種種質疑評論中,石霄鵬和他的創客團隊一起心無旁騖進入了的戰鬥狀態。

膠州“創客聯盟”將遊戲概念引入電工培訓 打造500平方米實訓區

大幹300天連續“闖關”

從2016年2月26日起,大家開始著手搭建項目的原始架構,數萬字調研資料,數百張參考照片,數十份創意提案,無數天挑燈夜戰,無數次虛心求教,無數場激烈研討,3月21日,一份凝聚了他們無數心血的實施方案破繭而出。石霄鵬深知,有了設計圖還不夠,接下來就是更加艱苦的動工階段。他根據每個人的專業特長,將團隊分為幾個小組,剛入職的新人們有的設計電路、有的設計程序,有的負責項目影音模塊、有的負責3D打印,而在運檢、營銷等部室浸淫多年的專工,則把平時工作中涉及的各項業務組合排列,給出了專業意見。大家既分頭行動,又密切配合。

最開始,大家都被這一個項目的創意所震撼,但是具體到實施任務,因為經驗欠缺資歷尚淺,難免心裡沒底。石霄鵬堅持鼓勵士氣,讓他們把壓力變為動力,經過反覆論證、修改,多次試驗、修正,硬是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將近300天的時間裡,石霄鵬和他的創客團隊白手起家,買不到成品,就自己設計電路,開發程序;裝修電工不會接線,就自己披掛工具,登梯鑽洞……從滴水成冰的冬天,凍得哆哆嗦嗦伸不出手,到炎炎夏日,光著膀子上陣。白天,這些年輕人都有各自的本職工作,晚上、週末、節假日時間,他們全用在了開發進度上。數千小時的協作;3千餘米線纜、2千行代碼、1百多個電子裝置見證了夜以繼日、拼命攻關的執著。

膠州“創客聯盟”將遊戲概念引入電工培訓 打造500平方米實訓區

打造500平方米實訓區

這一年裡,作為項目領頭人,石霄鵬沒有一個自然醒的飽覺,沒有一天溫馨的家庭團聚,因為幾乎每一天有條不紊的施工,都需要他在前一個晚上通盤思索和規劃;每一個技術攻關,都需要他預先探索和論證研發方案。在妻兒眼裡,他整個人“失蹤”了,唯一的痕跡只是清晨一桌他親手烹製的早餐、床頭一摞未看完的書籍和朦朧深夜裡額頭上的深情一吻。

功夫不負有心人,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石霄鵬和大夥執著付出,最終設計、搭建、完成了這個500平米的體驗式實訓區裡14個佈滿機關的密室,並分為生產、營銷、綜合3個主題,每個主題都被賦予了極具挑戰性的故事情節。他們將“10kV終端杆備料、低壓排故、電機正反轉”等39個實訓點融入故事情節中,受訓人員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才能完成各實訓場的穿越任務,穿越用時將作為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依據。2017年9月22日,《基於物聯網技術與“密室逃脫”形式的仿真體驗實訓體系構建》作為山東省電力公司唯一的一家來自縣公司的項目,以獨特的創新意識,獲得了國網公司第三屆“青創賽”銅獎的好成績。

既是電工,還是工匠,石霄鵬和他的創客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不甘平凡、不怕困難,敢於點燃夢想,勇於追夢圓夢,創客的力量不一般,奮鬥的人生不留憾。文/圖 長風君 陳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