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上有多少真正意義上單核帶隊證明自己的人?

無悔的輝


如今的NBA,動不動就是“三巨頭”、“四巨頭”,甚至是“五巨頭”。巨星扎堆抱團已經成了常態,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贏下總冠軍。難怪那些已經退役的名宿紛紛吐槽:現在這些球員越來越沒有血性了。

不過在歷史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血性的球員,比如尤因、斯托克頓和米勒這些球員,寧願一生無冠也不願意與其他球星抱團。有人更是單核帶隊奪得總冠軍,讓球迷們印象深刻。

諾維茨基:2011年

2011年季後賽,小牛首輪淘汰開拓者,第二輪橫掃衛冕冠軍湖人,西部決賽面對年輕的杜蘭特和威少,也以4比1的大比分淘汰對方闖入總決賽。小牛上一次進入總決賽是2006年面對熱火,2比0被對手連扳4局的陰影還籠罩著達拉斯人。不過諾維茨基沒有重蹈覆轍,面對詹姆斯、韋德和波什領銜的全新熱火,小牛以總比分4比2戰勝對手復仇成功,諾維茨基以場均26分9.7籃板當選總決賽MVP,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外籍球員。

那一年小牛的陣容由基德、佩賈、巴特勒、錢德勒和諾維茨基組成,特里帶領替補陣容。巴特勒早早就賽季報銷,錢德勒更是大傷初愈,基德38歲,佩賈34歲,特里34歲。總決賽的6場比賽,除了諾維茨基的場均26分,隊內最高的球員只有場均12分,諾維茨基如同天神下凡一般,憑藉一己之力投死了“三巨頭”,說他單核奪冠一點也沒懸念。

鄧肯:2003年

2003年那個冠軍是鄧肯的第二個總冠軍。那一年,鄧肯常規賽以23.3分12.9個籃板3.9次助攻和2.93次搶斷入選最佳陣容一陣和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並且蟬聯了常規賽MVP。總決賽再次面對基德領銜的籃網,馬刺以總比分4比2擊敗對手奪冠,鄧肯場均砍下24.2分17個籃板5.33次封蓋5.3次助攻加冕總決賽MVP,四項數據都是全隊最高,第6場更是砍下21分20個籃板10次助攻8次蓋帽的準死雙數據,險些成為總決賽拿到四雙壯舉的歷史第一人。

那一年,大衛-羅賓遜38歲,季後賽的場均數據也只有8.9分7.9個籃板,奪冠之後便宣佈退役。託尼-帕克只是一個二年級的菜鳥,整個季後賽場均只有14.7分3.5次助攻。吉諾比利更是剛剛登陸NBA,季後賽場均9.4分3.8個籃板和2.9次助攻,鄧肯一個人統治了總決賽,加上那次史無前例的準四雙表演,鄧肯單核奪冠當之無愧。

奧拉朱旺:1994年

這位算得上是單核奪冠的鼻祖,鄧肯和諾維茨基的前輩。1994年,喬丹退役後的第一年,總決賽由奧拉朱旺領銜的火箭對陣尤因領銜的尼克斯,這兩位NCAA賽場上的老對手將兩人的恩怨帶到了NBA總決賽的舞臺上。兩人在攻防兩端互爆,大戰了7場,最終火箭以4-3戰勝對手,奧拉朱旺收穫了生涯第一個總冠軍,26.9分9.1個籃板3.6次助攻和3.9蓋帽的數據均為全隊最高。奧拉朱旺成為歷史第一位單賽季包攬常規賽MVP、總決賽MVP和最佳防守球員獎項的球員。

除了奧拉朱旺之外,那一年火箭隊中的第二得分手場均只能貢獻13.4分,一年的新秀卡塞爾以9.4分4.2次助攻也成為火箭奪冠的重要工功臣。而德雷克斯勒到了第二年才加盟火箭。奧拉朱旺在總決賽奉獻了統治級別的表現,第7場關鍵時刻助攻對手投中三分,封蓋對手的三分,確保火箭贏下了比賽。奧拉朱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單核奪冠第一人。



2010-2011賽季的小牛隊。

諾維斯單核帶隊,那一年,德克諾維斯基已經33歲,而奪冠陣容裡的主力也基本上是30+的老將。傑森特里34,肖恩-馬里昂34,傑森-基德38,泰森-錢德勒29,佩賈-斯托亞科維奇34,布蘭登-海伍德32,卡隆-巴特勒31。

下面看看陣容裡各成員季後賽的場均數據:

諾維斯基:27.7分8.2籃板,PER值26

首發得分後衛斯蒂文森:場均得分4.5分,籃板不足一個。

38歲高齡的基德:9.3分7.3助攻4.5籃板

馬里昂:11.9分6.3籃板2.1助攻

錢德勒:8分9.2籃板

佩賈:場均7.1分

巴里亞:8.9分3.4助攻

特里:17.5分,3.2助攻,1.9籃板

海伍德:3.3分4籃板

整個主力裡只有特里的場均得分上兩位數,那個賽季34歲的特里的確發揮出色,不過應該沒有人會認為,特里是核心之一,這頂多就是個冷箭手。

更重要的是,當年小牛在總決賽上擊敗的是剛剛組成三巨頭的熱火隊。小牛的這次冠軍,在含金量上可以排進歷史前五。諾維斯基一人帶隊大殺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