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只楚街道的那女士為了給母親辦理殘疾證,前前後後跑了七八天,評殘表還是沒有拿到。一方面是居委會黨支部書記說不需要開批條,另一方面工作人員表示一定要見到批條,並拒絕自行跟領導溝通,事情陷入僵局。(齊魯網7月28日)
與“常規”的辦事難相比,這起案例更具戲劇衝突性,相關工作人員不憚於“加戲”。除了常見的推三阻四、百般刁難,還嘲弄那女士“你本事挺大的”“你這尋常老百姓夠厲害了”……經過一番折騰,那女士心裡很不是滋味,“感覺太委屈了,真的太委屈了,辦個評殘表怎麼就這麼費勁呢?”此番經歷,恐怕不少人也有切身體會。
在中央三令五申特別是山東省力推“一次辦好”改革(即“一次辦結、群眾滿意”)的背景下,一些部門依然故我,甚至變本加厲,這就讓人愕然了。
這些工作人員,底氣何來?報道中的一個細節,或是答案。那女士多次辦不成事,便用手機拍下了工作人員索要批條的視頻,並上傳到了微博進行舉報。這一下子惹惱了工作人員,連宮家島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也認為,那女士應該道歉,並稱“我們哪裡錯了?就是某些同志態度不好而已”。
且不說那女士發微博維權屬於公民的合法權利,單就她反映的問題而言,句句屬實,而身為負責人的宮家島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不僅不反躬自省,管好下屬,反而要求那女士道歉,且認為相關工作人員只是“態度不好而已”,何嘗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
稍微分析可知,“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背後,與一些工作人員長期自我感覺良好有關,與不懂得權從何處來有關,也與監督機制不健全有關,或許也與職業倦怠感有關。除此之外,顯然也與相關領導有意無意的庇護有關。刁難百姓,只要不被舉報,簡直零成本。即便被舉報,如果不是鬧出大動靜,工作人員也常只被“罰酒三杯”,對之縱容的負責人有時毫髮未損。如此一來,相關人員會受到觸動嗎?
值得肯定的是,在輿論監督下,煙臺市芝罘區相關部門迅速給出處理結果,除了承認那女士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還責成宮家島居委會對辦理該項業務的蘇某某、張某某予以辭退;由區紀委對宮家島居民區黨委書記孫某某予以立案審查,對其他相關人員啟動問責程序,待進一步調查後予以追責。應該說,這一處理較為嚴厲,大快人心。對百姓辦事難的問題,如果都像這樣處理,不僅工作人員不敢亂來,連相關負責人恐怕也不敢包庇了。
6月20日,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佈的《關於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政府要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實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這一提法,深得人心,
老百姓究竟能否享受到“店小二”“保姆式”服務,還需監督到位。好在該方案還提出,對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抓住典型,嚴肅問責,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細落地。不出意外,煙臺市芝罘區這起案例一定會成為負面典型,但願其他人員能真正汲取教訓,引以為鑑。
“讓企業和群眾評判改革成效,不能自說自話、自娛自樂。”山東省出臺的方案中還有這麼一條。效果好不好,當然由老百姓說了算。讓“一次辦好”實至名歸,讓百姓都說好,讓群眾成為改革的監督者、推動者、受益者,恐怕離不了暢通的監督渠道,離不了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也離不了健康積極的輿論環境。
閱讀更多 中青評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