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房有车会众筹,穷人不要羡慕嫉妒恨

我有房有车会众筹,穷人不要羡慕嫉妒恨

(01)

广西有位妈妈,在平台上呼救:

女儿20岁,读大二,忽然间病毒感染,高烧不退,医院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住进ICU,前期治疗费用至少30万。急得爸爸妈妈夜夜失眠。

可怜的妈妈悲声呼吁:让她继续活下去吧,她还那么年轻。

善良网友落泪了,有钱的多帮点,没钱的少打点,很快凑了25万。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女孩儿平安出院,回家静养。

这是事件的第一个阶段——然后反转来了。

(02)

有人爆料:

这个家庭并不缺钱,堪称富足,(投黑马 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拥有米粉店三家,奥迪牌私家车,以及多套房产。

……真的假的?

网友炸了,诘询此事。

不料想,得网友资助而病愈的女孩儿,在网络上与众网友唇枪舌剑,骂成一团。

我家开什么车,关你什么事?你就是嫉妒?我妈能挣钱关你什么事儿?老子家里住的房就算几百万关你什么事?你给了多少钱我还你,我不缺你这个傻缺的钱……可以理解你的羡慕嫉妒恨,能炫的我尽量不会让你失望!

哎……这丫头身体恢复的不错。

这是事件第二个阶段。

(03)

事情的第三个阶段:

女孩儿后悔,希望大家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女孩儿妈妈表示,将变卖家产,退回善款。

——骂人是要花钱的!

然后进入第四个阶段:

(04)

据女孩儿父亲称:他和妻子已离婚5年,前妻的确有车有房,但都是贷款买的。

前妻并非多套房。只有一套商品房,10年前买的,目前贷款仍未还清。而她的米粉店铺面房租,每月就是两万元,现在还欠着房东的房租。

不像网上所言那么夸张。

父亲生意失败,没车没房孤身一人,女儿生病住院时,他和前妻确实拿不出钱来,还是病友建议他们发起网上筹款的。

至于孩子和网友们对骂,这个……都怪父母未教育好,请大家原谅孩子年轻,再给她一次机会吧。

总之会退钱,息止网上议论。

(05)

心疼的不是钱。

——而是错付的善心。

之所以横起争议,是因为此事涉及一个极简单而极深奥的问题:

——善行的本质是什么?

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发扬爱心,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

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避免事件对我们认知的伤害。

(06)

好多年前,报纸上有条海外轶闻。

法国有个高尚社区,居民都是体面尊荣人士。

社区门口,常年有个乞丐蹲点,穿得破破烂烂,晃动着一只哗哗乱响的破茶缸。进进出出的居民,(投黑马 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每天往乞丐的破茶缸里丢枚硬币,感觉自己好善良。

可忽然有天,社区物业加强管理,把乞丐赶走了。

起初居民们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过了段时间,渐渐感觉不对了。

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六神无主,似乎生活中少了些什么。

少了什么呢?

大家去问牧师。

牧师说:你们的内心,少了安宁。

此前,你们每天丢给乞丐一枚铜板,给出的虽少,但内心满足感爆棚,似乎做了天大的善事。你们以为善行是在帮助别人,实际是在帮助自己,帮助你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然感。可一旦你们开始吝啬自己的善行,内心就会陷入不安,良知就悄悄的提醒你们。

原来如此。

居民们恍然大悟。

看来……我们还是要帮助别人。

这就是善行的第一个要义:

善行不只是帮助别人,更多的是帮助我们自己。

(07)

善行的第二个要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有个穷人在哭诉,说妻子孩子病重。路过的慈善家听到,忍不住流下同情的泪,慷慨解囊。

穷人走后,有人告诉慈善家:你上当了,刚才那个人是骗子,他的妻子孩子,根本就没病。

慈善家听了大喜:真的吗?这真是太好了。

……咦,你被人骗了,怎么还高兴成这模样?

慈善人士回答:我宁愿再损失点钱,也不希望听到一位母亲和孩子,正处于饥寒之中。

(08)

善行的第三个要义:门槛宜低不宜高。

时常有人抱怨,说网络筹款门槛太低,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希望能够严格把关,筛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燃鹅,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恰恰面临着信息贫困的窘状。

所谓贫困,首先是信息贫困,根本不知道求救的途径。如果刻意提高善行门槛,就会适得其反,把他们推入更无望的深渊。

对善良最大的戕害,莫过于刻薄主义者,他们设置高到怕人的门槛,层层把关,道道设卡,花费巨资经年累月审核你的需求,等到他们认为你蛮符合求助标准时,只怕求助者的骨头都烂了。

救急如救火,宜速不宜迟。真正的善行,必然面对一个混乱的现实。

(09)

善行的第四个要义:相比于钱,困境中人更需要是关爱与自尊。

有个朋友去小卖铺,见一流浪汉,正在街头翻掏垃圾桶,寻找食物果腹。

他正想给流浪汉掏点钱,忽见小卖铺的老板娘,悄悄躲在流浪汉身后,将十元钱扔在地下,转身迅速走开。

流浪汉突然见到地上的钱,顿时满脸幸运符,抓起钱冲向小卖铺。

目睹此事的朋友大受震憾,才明白什么叫善行无迹,什么叫顾及对方的自尊。从此他成为这家小卖铺的忠实顾客。

(10)

善行的第五个要义:做圣母,别做圣母婊。

……呃,什么叫圣母?什么又叫圣母婊?

一个老人上了公交车,摸摸兜,发现老年卡忘带了。就对司机说:我公交卡没带,让我上车好咯?

司机:抱歉,按规定,您不出示老年卡,就必须投币。

几名乘客听到,顿时怒了:喂,你这人怎么这么不通情理?人家都说了忘带老年卡了,你怎么还刁难人家?

司机:公交公司的规定,又不是我制定的。我不能违背,只能执行。你们既然这么好心肠,要不然替这位老人家把车钱付了吧。

正义乘客急忙后退:……凭什么让我们替他付钱?

司机冷笑,自己掏出钱来,替老人投币。然后说道:

圣母,就是身体力行,帮助别人的人。

圣母婊,就是口惠而实不至,慷他人之慨、对他人有无限道德要求的人。

(11)

善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善行?

总结前文,不过五点:

一是善行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二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三是门槛不要太高,让信息贫困者也能获得帮助。

四是相比于钱,困境中人更需要的是关爱与尊严。

五是做善念的践行者,不做慷他人之慨的口头派。

——在这五点的基础之上,再来看广西那位求助妈妈,或许你会有新的想法。

我们讨厌诈捐,但更害怕我们的心,因此变得冷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真诚希望每一位遭遇困境的人,都能在这个资讯发达时代,获得他们最急需的信息与救助。

真心希望,善行门槛再低些。不要让困境中的人,非要在变卖一切家产、丧失在这世界上的存活依据,陷入到信息死地之时,才有资格获得救助。

(12)

善良是人类的天性。

善行义举,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心尚未冰冷,仍然会被这个世界所打动,仍会在悲剧面前落泪。让我们知道,自己良知未泯,善念长存。

只有一颗温暖、良善的心,才能让我们时刻关注苍生,关注欢乐与苦难。才会让我们的心打开,接纳这个世界,更容易的融入这个世界。

失去善良,我们就会变得尖酸、刻薄,自私而麻木,失去人类的正常情感。就会让我们与世界格格不入,就会把自己囚于心狱,形同放逐。

一善之念,万山回响。

阳明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什么叫良知?不是言及善,就是善。所谓的善,若不能让困境者获得尊严,让后来者更容易得到帮助,这种善就很可疑。善与恶之间的转寰,相差毫厘,谬之千里。世间多少伤心事,(投黑马 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不是打着善行的旗号?所以阳明先生又说,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穷究事物内在的规律道理,而不可情绪化,不可感情用事。不可固执,不可主观,不可虚妄,不可太自我。永远要牢记善行的基本法则: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对方平安、快乐。让更多的人,汇入到善的洪流之中,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这个世界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充满希望与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