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教育」——富爸爸窮爸爸 連載二

連接上文

「財商教育」——富爸爸窮爸爸 連載二

我常常在想,新千年到來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當數百萬人需要經濟和醫療援助時該怎麼辦?當然,他們可以得到家人的支持和政府的救助。可是,當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都用完時又該怎麼辦?如果我們繼續把教孩子理財的重任交給那些瀕於貧困邊緣或已陷入貧困境地的父母,我們的國家又該怎麼發展下去?

由於我有兩位極具影響力的爸爸,所以我從他們兩人身上都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不得不思考每個爸爸的建議,在我把這些建議付諸實際的同時,我認識到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一個人的觀念對他的一生影響巨大。例如,我的一個爸爸總是習慣說“我可付不起”,而另一個爸爸則禁止我們說這樣的話,他堅持讓我這樣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這兩句話,一句陳述句,另一句是疑問句。一句讓你放棄,而另一句則促使你去想辦法。我那個在不久之後就富起來的爸爸解釋,當你下意識地說出“我付不起”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停止思考,而如果你自問“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則會讓你的大腦動起來。當然,他的意思並不是讓你把每件想要的東西都買到手,這裡只是強調要不停地鍛鍊你的大腦——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富爸爸說:“我的大腦越用越活,大腦越活,我掙得錢就越多。”他認為,下意識地說“我可付不起”意味著精神上的懶惰。

雖然兩個爸爸工作都很努力,但我注意到,在遇到錢的問題時,一個爸爸習慣於逃避,另一個爸爸則總是想辦法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其結果就是,一個爸爸的理財能力越來越弱,而另一個爸爸的理財能力則越來越強。這種結果類似於一個經常去健身房鍛鍊的人與一個總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在體質上的不同變化。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加獲得健康的機會,同樣,適當的腦力訓練可以增加獲得財富的機會。懶惰必定會讓你的體質變弱,財富減少。

兩個爸爸的觀念完全不同。一個爸爸認為,富人應該多繳稅去照顧那些相對不幸的人;另一個爸爸則說:“稅是罰勤獎懶。”

一個爸爸勸我:“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而另一個爸爸則說:“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發現一家好公司並收購它。”

一個爸爸說:“我不富有,因為我有孩子。”而另一個爸爸則說:“我必須富有,因為我有孩子。”

一個爸爸提倡在餐桌上討論錢和生意,而另一個爸爸則禁止在吃飯時談論這些話題。

一個爸爸說:“當涉及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而另一個爸爸則說:“要學會管理風險。”

一個爸爸認為“房子是最大的投資和資產”,而另一個爸爸則相信“房子是負債,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資,你就有麻煩了。”

兩個爸爸都會準時付賬,但不同的是:一個預先支付賬單,而另一個到限期才支付賬單。

一個爸爸相信政府和公司會關心和滿足人們的需求。他總是很關心加薪、退休政策、醫療補貼、病假、假期以及津貼這類事情。他有兩個參軍的叔叔,在服役20年後獲得了退休金和終身保障,這讓他深受影響。他很喜歡軍隊向退役人員發放醫療補貼和開辦福利社的做法,也很喜歡大學裡的終身聘任制。對他而言,職業保障和職位補貼有時甚至比職業本身呢更重要。他經常說:“我辛辛苦苦為政府工作,我有權享受這些待遇。”

另一個爸爸則信奉完全的經濟自立,他反對這種“理所應當”的心理,認為正是這種心理造成了人們的軟弱、貧窮。他特別重視理財的能力。

一個爸爸努力存錢,另一個爸爸則不斷投資。

一個爸爸教我怎樣去寫一份讓人印象深刻的簡歷,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另一個爸爸則教我寫下雄心勃勃的事業規劃和財務計劃,進而創造創業的機會。

作為兩個意志堅定的爸爸的“傑作”,我有幸瞭解單哦奧不同的觀念怎樣帶來不同的人生。我發現人們的思想確實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活。

例如,我的窮爸爸總是說:“我永遠也不會成為富人。”於是這句話就成為了事實。而我的富爸爸恰恰相反,他總是把自己說成是一個富人。他會這樣說:“我是一個富人,富人不會這麼做。”甚至當一次嚴重的經濟挫折是他一文不名後,他仍然把自己當做富人。他會這樣安慰自己:“貧窮和破產的區別是:破產是暫時的,而貧窮是永久的。”

我的窮爸爸也會說“我對錢不感興趣”或“錢對我來說並不重要”,而我的富爸爸則說“金錢就是力量”。

儘管思想的力量無法測量或評估,但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時,我就已經明確自己內心的想法,也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我注意到窮爸爸之所以窮不在於他掙錢的多少(儘管這也很重要),而在於他的想法和行為。因為擁有兩個爸爸,我敏銳地覺察到要小心地選擇和利用其中一種觀念。我到底應該聽誰的:是富爸爸還是窮爸爸?

儘管兩個爸爸都高度重視教育和學習,但兩人對於什麼才是最應該學習的看法卻不同。一個爸爸希望我努力學習,獲得學位,找個工資高的好工作。他希望我能成為一名專業人士,例如:律師,會計師,或者去商學院讀MBA。另一個爸爸則鼓勵我學習成為富人,瞭解錢的運動規律並讓錢為我工作。”我不為錢工作,“這句話他說了一遍又一遍,”我要讓錢為我工作。“

在我9歲那年,我最終決定聽從富爸爸的話並向他學習有關錢的知識。同時,我決定不聽窮爸爸,即使他擁有那麼多大學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