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江湖故事在女作者的筆下總是以單線進行,十四郎不例外。銷魂殿也好,跑跑江湖也好,甚至連載數卷的琉璃美人煞也只有寥寥數語分佈在配角身上。斬春的線索同樣單薄,只是一個大智若愚卻仍天真單純的姑娘,帶著青梅竹馬的師弟,遇上美貌貪財的帥哥的簡單故事。

其實故事的動人處並不是結尾男女主角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也不是女主角充滿個人魅力的獨特人生觀。而是那個書到中途就領了便當的師弟。生得一張壞人臉,用來對比男主角相貌的美麗純善,天分也只是平平,完全比不上女主角的武學悟性,初登場時被描述成是豆芽菜的身材,只憑了拼死努力來學武而已。揹負著的血海深仇,也不符合武俠小說主角的標準,仇家不過是個不太成器的小幫小派,卻已經是他無法昭雪的仇恨。

《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少年只有十五歲,師父說,想要獲得斬春劍,就要殺掉師姐。師姐是溫暖的存在。師姐是復仇的阻礙。楊慎不是男主角,沒有必須樹立長處的任務,反而賦予了他個人形象的真實性。天分平平,本來就是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應有的樣子,勤奮刻苦來求取成功,也沒什麼丟臉;不共戴天的小幫派,對於一般平民來說,也是不可戰勝的高度,並不是人人都能夠一躍而成為大俠,所向披靡;只是15歲的半大孩子,卻因為仇恨的壓力已經有城府有心計,對權力的渴望總是站在對親情愛情的追求的對立面,每一次猶豫動搖,最終還是堂堂正正回到正途,並不是每個人能夠做到。

十四郎有一段話說得極好:“這可惡的男人,長了一張隨時會叛變、會瘋狂的壞蛋臉。年紀還小,左右搖擺不定,很容易就可以擾亂他的心。但誰也沒能夠真正撼動他,搖搖晃晃,猶猶豫豫,他還是一直往他和他師姐的道路上前進。”

那個半大孩子心裡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矛盾心思,是每個人成長過程裡都有過現在還有著的樣子,分外親近。另一段關於楊慎的段落出現在伊春和舒雋結合之後。伊春夢見還是在少年時那片後山樹林裡,楊慎坐在桃花樹下,可是長大了,最終還是從桃林中遠去。

《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這是楊慎的最後一次出場,也是楊慎在伊春人生中的謝幕了。少年時代的戀慕、無奈、惆悵就此遠去,舒雋是一座港灣,駛進去,從此風平浪靜。任憑十四郎在前文做了多少鋪墊,描述了伊春多麼眼界寬廣,志存高遠,這個夢,明明白白展示了一個女人的心理,當年少輕狂都褪去,仍然需要一個塵埃落定的歸屬。

這本斬春,相比起十四的其他文,架構相對簡單,簡簡單單的一本書一個故事,卻令人回味,好像淡淡的清茶。喜歡十四這淡淡的文風,描寫與劇情皆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比之世面上洋洋灑灑的你儂我儂,動輒毫無意義的景色和心理描寫,要強出數倍。

十四筆下的江湖,是個複雜又簡單的世界。她構建的幫派和明爭暗鬥,讓主角跌跌撞撞,命運輾轉,故事也跟著跌宕起伏。故事中甚少出現打鬥場面,某某高手使出某某招式也是極少提起。畢竟這不是金庸古龍,這只是一個小女孩的江湖夢,多了些綺麗少了些剛硬。

很欣賞十四的一點,是她駕馭人物的能力。之前看到一篇評論說十四的故事以主角為主線,甚少鋪陳其他配角。十四筆下的配角,個個活靈活現。在跑跑江湖裡,一度達到六人同行,十四卻能同時將性格不同的六個人寫出來,很是不易。

《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斬春裡的配角,都因為他們的身世性格,令人印象深刻。揹負著家仇的楊慎,從一個執拗的豆芽菜少年成長,天分平平,甚至被女公子擄去當家寵。那一刻他的屈辱,以及在報仇和對伊春的愛之間痛苦的掙扎,讓人不禁心疼。他兩次都抽到了上上籤,結局卻是天意弄人。

非常喜歡斬春這個名字,春字略顯嬌氣,加上斬字,卻聽來別有一股瀟灑。名滿天下的斬春劍其實已經鏽跡斑斑,只剩華麗的劍鞘。這多麼諷刺,那個讓伊春和楊慎刀刃相向你死我活的武林名劍,竟是一把爛鐵。伊春匆匆十幾年的年少時光,只是專心練武,繼承斬春。等到和楊慎朦朦朧朧,還沒完全擺脫姐弟的心裡認定,楊慎就死去了。她對楊慎的,也是姐弟多於情愛。

《斬春》:十四郎,女作者寫江湖恩怨,總是少不了兒女情長

那些你年少時認為十分重要的事,也許回首,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瑣事。你小時候立志想當的科學家,你匿名送給暗戀男孩子的生日禮物,都已經隨風飄散在歲月裡。伊春一直想繼承的斬春劍,不過是一把破鐵;伊春以為忘不了的對楊慎的情,不過是她十五歲的朦朧心思。等到她長大,找到了真正的愛人,再回首,也不過只道當時正年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