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李開復,我們老百姓最喜歡說的,再有錢也會有病

《向死而生》:李開復,我們老百姓最喜歡說的,再有錢也會有病

《向死而生》:李開復,我們老百姓最喜歡說的,再有錢也會有病

“身體只好用一場大病來警告我,把我逼到生命的最底層,讓我看看自己的無知、脆弱、渺小;也讓我從身體小宇宙的複雜多變,體會宇宙人生的深邃和奧妙。”所以李開復先是發出了“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的感慨,經過反思驚醒,又進一步深入到“一切事情面前,人人平等”的領悟。罹患癌症的李開復這樣寫到。

而星雲大師對他的“人生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的提醒,更是讓他幡然醒悟,“與其讓千萬人過目即忘,不如讓一倆個人銘記在心。”一向注重效率,想要影響力最大化的李開復痛徹心扉地反省自己,“我可能被太多成功經驗衝昏了頭,傲慢而不自知;也許我習慣了考慮效率,所以會推論每件事的因果邏輯,以結果導向與量化判斷來衡量很多事,然後一步錯、步步錯,錯到最後,連自己都看不出錯在哪裡了”。

他鄭重提醒每一個每天身陷忙碌無法自拔的人們,“不要成為‘緊急’的奴隸,人的慣性是先做最緊急的事,但往往因為這麼做,而致使重要的事被荒廢。大部分緊急的事情其實是不重要的,而許多重要的事情並不緊急。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去做那些看起來‘緊急’的事情,一定要留一些時間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疾病把李開復帶到了生死關頭,讓他徹底明白,不管是誰都得依賴於自己“身體”而存在,不管是誰。

他才明白什麼是對自己而言真正最重要的,這些從他書中一張張和家人朋友的合影就能看得到,“全世界和你最親的人就是你的家人、你的兄弟姐妹”。而他對女兒們的教育態度也隨之而改變,開始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獨特個性,挖掘自身內在的寶藏。從做人的隨緣,到耐心的跟自己的身體和平相處,李開復病後深深悟到任何人為的強求都是一種傷害,順其自然才是根本。

《向死而生》:李開復,我們老百姓最喜歡說的,再有錢也會有病

這本書說的沒錯,因為它講的是李開復,一個已經把自我價值最大化的人,一個不需要因為生計而奔波的人,一個不用天天擠公交車還房貸的人,一個不用考慮他孩子未來上哪個小學,一個不用請假就可以旅行的人,他的自我追求依然那麼緊迫,導致毒素的激增,身體給了他警示,聰明的人應該知道什麼時候放手。

這位被推上閃閃發光的講臺奉為青年導師的英雄人物,終於放下了固有的執著,看到了一切繁華的本質,“我才發現,我這一生最大的錯誤是,我徹頭徹尾地捨本逐末,把最要緊的事擱到最後,卻把人生最彌足珍貴的時光,浪費在追逐那些看起來五彩斑斕的泡沫。”

經歷了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考驗,他在父親靈前哭泣懺悔:“我對自己挺失望的”,小時候曾經因為犯錯他對父親說過同樣的話,現在,他後悔自己沒有能更早、更深刻的理解父親,只是父親當時溫和回應他的聲音猶在耳畔:“希望你以後不要再讓自己失望了”。

《向死而生》:李開復,我們老百姓最喜歡說的,再有錢也會有病

當一個人身處絕境無法自助時,就會祈求神靈和一切冥冥中有著無限能力的外在力量,其實,所有一切因果皆在自身,記得曾經在老家的一所古廟裡看到過一副對聯:若不回頭難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毋需我大慈大悲。原來能夠拯救自己的,就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