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这样用冰箱=“吃”细菌!毁掉家人健康,严重的还会致命

三伏天,酷暑难耐,人们都喜欢一股脑把食物、零食、饮料扔进冰箱的保鲜层里放着,很多人觉得冰箱就是“保险箱”,食物在里面放多久都没事!然而,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盲目的依赖冰箱,可能会适得其反,得上“冰箱病”。

冰箱里保鲜层的温度一般都是5度到8度之间,还可以自行调节,不过这个温度已经足够让很多嗜冷细菌滋生了,嗜冷菌之所以可以在这么低的温度下存活并繁殖,是由于它们有一种特殊的脂类细胞膜。这种细胞膜在化学上可以抵御由极寒带来的硬化,使得其内的蛋白质呈现出特殊的“抗冻能力”,在低温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其内环境为液态,并且保护其DNA不受伤害。最常见的嗜冷细菌有李斯特菌、耶氏菌和假单胞菌。在冰箱中存放的越久、食物放的越多越杂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细菌“培养基”,人吃了这些食物,就相当于在吃细菌,导致得上“冰箱病”不足为奇,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抵抗力比较差,非常容易产生不适。那我们就先来看看冰箱病都有哪几种吧。

三伏天,这样用冰箱=“吃”细菌!毁掉家人健康,严重的还会致命

1.冰箱肠炎

三伏天,这样用冰箱=“吃”细菌!毁掉家人健康,严重的还会致命

李斯特菌

前文也说过了,冰箱的保鲜层的低温环境虽然能抑制很多细菌的生长,但是有嗜热细菌,相对应的就有“嗜冷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在0度到20度的冰箱冷藏温度下不断繁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使食物发生腐败变质,人一旦吃了这些食物,就会引起疾病。一般来说,食用了被嗜冷菌污染的食物,会直接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肠炎的症状,但是嗜冷菌的危害远不及如此,人在感染李斯特菌后,会染上李斯特菌病,初期是普通的肠胃炎的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等,甚至是心内膜炎,如未及时治疗,会在72小时内导致死亡。

2.冰箱胃炎

一般冰箱内的食物温度约在5~10℃左右或更低一些,而人体胃内温度36~37℃左右,二者温差达20~30℃以上。夏天气候炎热,人们都贪凉,热的大汗淋漓得时候首先想到就是打开冰箱吃冷饮,然而这种过冷的刺激,有可能导致胃内粘膜的毛细血管迅速痉挛收缩,造成胃粘膜严重缺血,直接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明显减少,直接影响胃的生理功能,降低了胃的杀菌和免疫能力,这样就产生了冰箱胃炎。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胃痉挛、胃痛,或者是恶心、呕吐。

3.冰箱肺炎

大家可能会疑惑,冰箱病里怎么还会有个“肺炎”呢?这是因为很多人比较懒,冰箱恨不得几个月都不能清洁上一回,各种食物残留,黏在冰箱内壁上,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耐寒力极强,能在冰箱低温下快速生长繁殖,并随尘埃、气流等散布到空气里。老人、小孩子或者免疫缺陷的患者就非常容易被这些真菌感染,引发“冰箱肺炎”。

4.冰箱头痛

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温度都很低,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温差巨大。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的一系列症状。

那么该如何预防“冰箱病”呢?

三伏天,这样用冰箱=“吃”细菌!毁掉家人健康,严重的还会致命

1.给食物穿好“衣服”再放入冰箱:无论什么食物,都应该先用容器或者食品袋、保鲜袋密封后再放入冰箱,这样不仅仅能隔离病菌还能保存水分、保鲜效果非常好。

2.定期清理冰箱:至少隔一个礼拜就清洗一次冰箱,把食物全都拿出来,用清洁剂里里外外擦洗彻底,通风晾干再把东西放回冰箱。

3.食品摆放不要太满:食物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尽量不要挡住后面的送风口、回风口,让冷空气能够顺利循环,保持冰箱内的恒温。

4.食用冰箱里的食物之前需加热:在食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比如剩菜之类熟食,一定要彻底充分的加热,来杀死病菌,吃了就不会染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