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憶到親歷 香港「00後」眼中的兩次奧運

從記憶到親歷 香港“00後”眼中的兩次奧運

7月23日上午, 第十二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優勝師生代表來到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參訪北京冬奧組委。來自香港12間中學的67名師生聆聽北京冬奧籌辦進展,表達了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期待。

參訪團裡的學生大都是十六七歲的“00後”,對於他們來說,2008年的北京夏奧會是幼時腦海中的模糊記憶。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林嘉澔同學表示,自己2001年出生,08年奧運會的時候只有7歲。但他坐在電視前收看了開幕式直播,“第一感覺就是好華麗。見到開幕儀式上‘嗙嗙嗙’放煙花。我很小的時候看到就覺得好犀利!”

如果你以為“00後”看奧運,只是看熱鬧,就大錯特錯了。他們對奧運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關心的問題非常具體。“我知道‘綠色’是2022年冬奧會的理念之一,如何實現這一理念?會不會用到環保材料,太陽能發電?”同學們向冬奧組委工作人員大膽發問。

“綠色”、“可持續性”是2022年冬奧會籌辦過程中的重要理念。從廢舊工廠變身成如今生機盎然的冬奧組委辦公區,首鋼就是一個貫徹“綠色辦奧”的例子。

漫步在煥然一新的園區裡,同學們感嘆,“聽過工廠廢棄之後用來拍戲的,但沒想到變成了辦公區,還設置了展廳。這是深思之後的結果啊!”

對於“00後”的同學們來說,2008年的奧運會是從電視屏幕上了解到的,但眼看2022年冬奧會越來越近,面對親歷奧運的機會,同學們按捺不住參與的熱情。

“這是武大靖!”來自沙田培英中學的何芷盈指著武大靖高舉國旗的經典照片給其他同學介紹。“希望2022年的時候我能來北京看短道速滑的比賽”。

“2008年的香港馬術比賽,大家都知道。但是香港冬天沒有雪,學生們對冬季運動的瞭解比較少。”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劉漢棠副校長認為,此次參訪冬奧組委,極大地拉近了香港學生與冬奧的距離,對於學生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學生們會更清楚奧運會背後的理念和籌備過程,腦海中會有一個北京、延慶、張家口的清晰圖像。”

“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區特派員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共同主辦。本屆競賽主題為“開放四十年中國與世界”。(穆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