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他們把建築垃圾變成了「大金礦」

東莞城市建築垃圾處置首張受納證頒出,開啟當地建築垃圾處理新時代

破碎、除鐵、篩分、骨料分類……在盈新環保位於虎門鎮沙角社區的建築垃圾處置受納場裡,各種高新建築垃圾處理設備正在把建築垃圾進行分解、篩選。最終,這些原本毫無用處的水泥磚塊,將變成再生有機混合料、透水磚、路面磚等,重新在建築領域中得到應用。在第一個取得東莞市城市建築垃圾處置受納證的企業——盈新環保公司,記者目睹了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過程。

首張受納證開啟建築垃圾處理新時代

日前,東莞盈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領到東莞城市建築垃圾處置首張受納證,這張編號為NO.0000001的受納證標誌著東莞建築垃圾處理將進入可循環利用的新時代。

據該公司總經理何越雄介紹,盈新環保是專業從事建築廢棄物再生資源利用以及對新型材料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公司具有專業的技術團隊,擁有產品發明專利多達5項,基本涵蓋了預拌砂漿、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磚的所有領域。正是這種科研和技術優勢,才讓他們獲得了東莞首張建築垃圾處置受納證,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依法依規接納建築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再加工。

盈新環保的東莞市虎門鎮再生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正是東莞第一個建築垃圾綜合性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它的投產彌補東莞建築垃圾處理的短板,引領東莞全面鋪開建築垃圾處理工作的先河。“通過我們全新的建築垃圾清運處置模式,從社會效益講消減了建築垃圾,從經濟效益講產生了新的再生產品。”何越雄說。

國際先進技術把建築垃圾變廢為寶

“我們從一開始就定位於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併為1.5萬平方米的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項目提供現場實施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服務和受納周邊25至35公里範圍內的建築廢棄物,同時為建築、建材企業提供再生原材料(機制砂)、預拌(幹混)砂漿及相關產品。”何越雄說,他們目前已經擁有了先進、完備的建築垃圾、裝修垃圾處置工藝,不斷研發雜填土處置、拆除垃圾原位處置、施工現場建築垃圾處置、裝修垃圾固定設施立體佈局處置等10餘種工藝。在吸收歐洲先進技術的同時,他們不斷進行本土化創新,研發核心裝備。

記者在該公司的建築廢棄物破碎、再生骨料生產線看到,一條生產線集合了破碎機、篩分機、料倉、給料機、運輸機、通風除塵設備和控制系統等多種設備。建築廢棄物中的廢混凝土塊、廢磚石、砂漿、渣土經破碎篩分和粉磨等一定的工序後,變成了再生骨料的材料。廢混凝土塊經破碎篩分變成了粗骨料和細骨料,粗骨料可作為碎石直接用於地基加固、道路和飛機跑道的墊層、室內地坪墊層;細骨料用於砌築砂漿和抹灰砂漿。

何越雄表示,他們的設備可以根據原料條件和產品要求的不同,進行不同的組合,以適應不同的工藝要求,不同生產規模的需要。像顎式破碎機機主要是對建築垃圾進行初破,將物料碎成較小粒徑,方便後續處理。廢料振動篩則可以將0至8mm以下的渣土進行剝離篩分,保證原料的潔淨……這些高技術設備的運用,讓建築垃圾重新變成有用的再生原材料。他們公司已獲得一系列再生產品的配方工藝,未來應用在再生磚及再生有機料生產線。主要再生產品有:再生骨料、還原土、再生道路材料、再生磚、再生連鎖砌塊、再生砂漿、再生混凝土、再生活性菌骨料等。“我們有自動化中央控制系統,通過中央控制室可以實時監控現場生產狀況,並隨時做出必要的工藝參數調整,達到生產過程的安全、高效管理,也大大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勞動環境。”

先進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我們說對建築垃圾變廢為寶並不是開玩笑,通過綜合利用,建築廢棄物可以帶來巨大的市場。現在東莞的建築廢棄物排放量驚人,2015年已經達到2000多萬噸,且年增長率維持在10%左右,按照十二五規劃資源化率達到60%計算,這裡的產值就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另外,東莞市建築石料每年需求量約為2000萬m3,河砂需求年平均用量達到500萬立方米,建築廢棄物再生產品都可以替代使用,這裡面的市場非常巨大。”何越雄說。

打造建築垃圾綜合利用模式

在盈新環保位於虎門鎮赤崗社區的清運消納示範點上,高度達2.5米的彩鋼板圍牆,隔開了建築廢棄物,保證了市容的整潔。示範點的整個場地進行堆場規劃,主要劃分成三個區域,裝修廢棄 物堆場、磚石堆場、混凝土塊堆場,並規劃了科學的進出路線。為確保安全,該臨時中轉站的堆料高料不超過2米,同時保證與圍牆的距離大於2米,同時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誌。

赤崗社區示範點作為虎門鎮乃至東莞市第一個建築廢棄物回收利用一體的示範點,從源頭上杜絕建築垃圾亂倒偷排現象,促使建築垃圾得到資源化再生利用。這是盈新環保為該社區制定的建築廢棄物清運消納示範點管理方案,對於未來推動東莞市建築垃圾規範化動作具有重要意義。

盈新環保創新性的提出建築垃圾清運實行“定點定車定人,固定清運”的原則,在與社區共同協商後,選定合適位置作為臨時收集點,並於指定合適位置根據實際情況放置1-2個車載環保鬥,待車載環保鬥收集到一定量時,由社區指定人員通知盈新環保的工作人員前來清運,收到通知後24小時內派出垃圾清收車巡迴到臨時收集點(臨時中轉站)收運垃圾,或採取定時定量的模式去進行清運,從而解決了城市建築垃圾堆放管理的問題。

“這個清運模式只是我們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的一個模式創新,實際上,我們對建築廢棄物從拆遷、改造現場運至堆場,經過分類後送入建築廢棄物破碎生產線,經過預處理、破碎、磁選除鐵、篩分、風選除輕質物等工藝,再到將建築廢棄物粉碎分離成不同粒徑的再生骨料,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未來我們將建立長效機制,配合東莞市政府,從源頭減排與末端處置並重去給出東莞建築垃圾處置受納、再生利用的新路徑。以後我們對建築垃圾的處理,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全方位、全過程管控,最終實現環保低碳,讓東莞水更清,天更藍,城市環境更美好!”何越雄說。

來源|羊城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