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國網經研院全力支撐雄安新區電網規劃建設紀實

導讀目錄:

1、打造世界首個全時段100%清潔供能地區電網

2、構建安全可靠、靈活友好的國際一流智能配電網

3、建設“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通信網

4、架構友好便捷的客戶智能互動服務體系


  2017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設立雄安新區歷史性重大決策。國家電網公司黨組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專題黨組會議作出全面開展雄安新區電網規劃的戰略部署。在國網公司發展部的直接領導下,國網經研院與兄弟單位組成雄安新區電網規劃工作組,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工作,對雄安新區電網發展定位、電力需求、網架構建、建設標準、智能化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牽頭完成了《雄安新區電網規劃》報告體系,助力雄安新區建成高清潔化、高電氣化、高智能化和高供電可靠性的綠色智慧新城。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打造世界首個全時段100%清潔供能地區電網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截至目前,世界上僅有葡萄牙、我國青海等極少數國家和地區電網可實現連續100小時以上100%清潔電能供應,雄安新區將超越主要發達國家,成為世界上首個全時段100%清潔電能供應的地區電網。

  為了確保雄安新區清潔能源高佔比,國網經研院精心籌劃,依託京津冀受端堅強特高壓電網,提出建設“一交一直”工程,大規模接受來自張家口清潔電力和西南水電,形成“北交南直”、“北風南水”的受電格局,實現風、光、水多能聯合互補運行,網外送入電力達到95.8%、送入電量達到90.1%,輔以本地分佈式可再生能源,使雄安新區清潔電能佔比達到100%。


構建安全可靠、靈活友好的國際一流智能配電網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為將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城市電網,國網經研院充分借鑑新加坡、香港島、上海浦東、深圳等電網發展建設經驗,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雙花瓣”式接線模式,負荷轉供能力達到100%,失去任何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均不損失負荷。結合新區規劃佈局,差異化提出網—源—荷—儲優化配置方案。最終構建雄安新區高可靠網架結構、高質量電網裝備、高自動化運行控制、高智能化運維水平的國際一流配電網。

  2030年,雄安新區起步區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999%,超越香港島、新加坡水平;發展區和控制區供電可靠率將分別達到99.99988%、99.99971%,超越東京、巴黎核心區水平。


建設“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通信網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雄安新區立足打造高度智能化電網,未來全景信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務對網絡帶寬的需求巨大。

  國網經研院提出了在骨幹通信網應用單波100G技術,構建“T”比特級世界最大容量的電力光通信系統,以此全面支撐智能電網全環節海量數據的可靠傳輸,打造新區電網“無所不能”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通信接入網中,首次在電力系統規模化應用5G移動通信技術,構建地上、地下全程覆蓋的電力無線通信專網,實現新區任何電力設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靈活接入,打造“無所不在”的終端通信接入網絡。


架構友好便捷的客戶智能互動服務體系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為打造雄安新區國際一流供電服務體系,國網經研院提出將智能電錶打造為支撐家庭能源管理、電網運維搶修應用的多功能交互載體,全面應用“多表合一”採集裝置,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資源利用效率和服務能力。

  為支撐雄安新區綠色交通體系,國網經研院提出構建立體式、網格化、“無處不在”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構建1公里便捷充電圈,依託智慧車聯網平臺,創新“互聯網+充換電設施”應用模式。

  為實現新區高密度分佈式電源100%消納,國網經研院提出構建分佈式電源群控群調系統,實現電源與負荷集群內部和集群間的優化調度控制。

  雄安新區電網規劃將實現高比例清潔能源供應、高供電可靠性、高度電氣化、高度智能化、高用戶滿意度,相關成果已納入《雄安總體規劃》,支撐雄安新區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建設,使雄安新區電網成為大型城市電網示範的旗幟、智慧城市配用電系統的標杆、供電服務優質普惠的典範、能源消費清潔高效的品牌。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

下一步,國網經研院將結合雄安新區控規和詳規,站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高度,在高可靠性城市目標網架、城市直流配電網示範建設、電網技術原則及裝備標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研究,修改完善《雄安新區電網規劃》,推動“雄安質量”成為全國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本。

雄安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