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下來的絕世珍品 趙孟頫作《羣馬圖》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臺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晚年逐漸隱退,後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留存下來的絕世珍品 趙孟頫作《群馬圖》

此圖佈局講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人馬、坡石、林木都置於右半部,人馬向左方走,把來處藏於畫外。左方只露出樹幹和溪水,把樹幹和遠山、遠水藏於畫外。堤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過岸上兩馬的奔逐,點出境外無限的景物。構圖均衡有致,物象雖具體而微,整體卻極簡括。趙孟頫承前人畫馬傳統,加上他對馬的生活習性深入觀察,在創作中表現了馬的神采並在技巧上有所突破。並且,作者將書法用筆融入進繪畫之中,人馬線描工細勁健,嚴謹中蘊雋秀;樹木、坡石行筆凝重,蒼逸中透著清潤,工細中不乏鬆動與飄逸。綠岸、丹楓、紅衣,設色濃郁中顯清麗,大面積渲染,不加皴擦與點斫,色不掩筆,淳厚而富於韻致,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繼承了唐人的遺風。圖中人馬雖小,但意態生動,形神兼備,不失為妙逸並具的佳作。

留存下來的絕世珍品 趙孟頫作《群馬圖》

在繪畫上,趙孟頫是有元一代的泰斗。人物、鞍馬、山水、花木、竹石、禽鳥,各種題材,下筆皆成妙品。猶如學習書法一樣,他學畫也是在復古的精神下博採眾長,而後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書法、詩文、音樂、鑑賞和考據諸方面的學養,以及奔走南北的閱歷,對他繪畫風貌、藝術思想也產生深刻的影響。在趙孟頫的傳世繪畫作品中,以人物與鞍馬,或人騎圖為題材的比重最大,見於著錄者有百件之多。

以技法而論,趙孟頫的人物鞍馬,主要繼承唐人傳統,具有剛健、華美的特色,工寫結合,設色高雅。他曾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人,殆欲盡去宋人筆墨。”(詹景鳳《東圖玄覽》)。他又說:“吾自幼好畫馬,自謂頗畫物之性。友人郭信之嘗贈餘詩云:‘世人但解比龍眠,那知已出曹、韓上。’曹、韓固是過許,使龍眠無恙,當與之並驅耳。”(《書畫匯考》)可見趙孟頫是自詡在宋人之上的。

留存下來的絕世珍品 趙孟頫作《群馬圖》

此圖佈局講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人馬、坡石、林木都置於右半部,人馬向左方走,把來處藏於畫外。左方只露出樹幹和溪水,把樹幹和遠山、遠水藏於畫外。堤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過岸上兩馬的奔逐,點出境外無限的景物。構圖均衡有致,物象雖具體而微,整體卻極簡括。 [3]

在構圖方面,畫家巧妙利用有限的絹幅,把平視、仰視、俯視三種造景方式有機地加以結合,畫中樹木、人馬、溪水、平坡,從右至左,由近及遠,遞次展開,創造出豐富的空間層次。對景物的設置分配,也注意到了疏與密、藏與露的相互關係。卷中右半部的樹木、人馬雖近密,但不迫塞;左半部溪水、坡陀開闊,但不空疏。作者還有意把馬群安排成一致的走向,借馬官回首,將來處藏於畫卷之外,遠景則留有廣大空間,這種畫外有畫、景外有景的藝術處理,尤具藝術匠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餘地。 [6]

留存下來的絕世珍品 趙孟頫作《群馬圖》

整幅手卷,雖尺幅短小,但人、馬動靜的意趣結合得極其生動,加之畫家成功地將青綠、水墨山水與唐人、宋人鞍馬相融合,為趙孟頫晚年鞍馬畫的典型風貌,是一幅逸妙並具的藝術精品,價值不可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