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世宗「清洗」步伐過快,扯到了關鍵部位 何以脫困,唯有南征!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110篇

《 》

客觀地說,被攀扯進惕隱耶律劉哥行刺案中的耶律天德和蕭翰,早已進入遼世宗耶律兀欲的清洗名單中。

天德作為遼太宗耶律德光的皇長子,繼承皇位的正統合法性尚在皇侄兀欲之上,天德在一日,兀欲寢食難安,除之而後快當無疑義。可是,蕭翰是首批支持兀欲稱帝的重臣之一,又是兀欲的親妹妹阿不裡的駙馬,為何也成了“異己”呢?

遼世宗“清洗”步伐過快,扯到了關鍵部位 何以脫困,唯有南征!

蕭翰是應天太后述律平的親侄兒,阿不裡是述律平的嫡孫女,兀欲實際上是把妹妹嫁給了表叔。就算契丹立國之初,輩分於婚嫁無礙,不過,蕭翰在天贊元年(公元922年)即成為攻伐後唐的主將,他同阿不裡至少有20歲以上的年齡差距,難道公主心中也毫無芥蒂?

事出反常必為妖,兀欲作妖的原因很簡單,他把述律平流放到了祖州,又不想引起蕭姓後族的反彈,於是納蕭翰為駙馬,以示對後族的懷柔與尊崇。

流放應天太后的餘波為蕭翰尚主的喜事逐漸平息後,兀欲將生母剌只撒古魯一族立為“國舅別部”,假以時日,新後族必然取代舊後族。而蕭翰畢竟是應天太后的親黨,也是太宗的寵臣,其緩衝作用日漸減弱後,被逐出廟堂便指日可待了。

劉哥兄弟、天德和蕭翰都有被清洗的理由,但各有緩急,顯然不能在同一時段進行。

此案爆發前的兩步,兀欲走得很穩健。

由於應天太后在遼太宗朝四面樹敵,兀欲又設置了蕭翰這一“穩定器”,放逐她不僅未激起變亂,反而贏得眾人的支持。

第二步,北、南院大王耶律窪、耶律吼和魏王趙延壽在權力版圖中消失,來自迭剌部和漢軍的威脅大體解除。三位王爺在兩年之間相繼辭世很難歸結於巧合,但是兀欲沒有留下明顯的加害痕跡,朝臣們亦莫可置疑。

第三步,劉哥只是發力點,藉以撬動天德。按照兀欲的預想,等“謀刺案”解決了天德,各方反應平息之後,才會瞄準下一個目標。

遼世宗“清洗”步伐過快,扯到了關鍵部位 何以脫困,唯有南征!

兀欲萬萬沒料到,落職的耶律屋質日夜苦思再登高位,終借獻“刺殺”奇謀重返朝中。他以為加速重構朝局,將黑名單中諸人盡行剿除,方能贏得兀欲的歡心,因此一次性把迥然相異的三方都羅織到案中。

這一步實在邁得太大,扯到了關鍵部位!

不論是橫帳皇族還是原契丹八部,朝中各方都發出了反對的聲音;稍遠一些的室韋、奚等部竟然發生了叛亂。

燕雲漢地的情形更加糟糕,天祿二年(公元948年)七月,幽州(今北京)轄下五千一百四十七人越境奔入後漢;不久,莫州刺史王彥徽率領闔州軍吏叛逃,一路馳往定州向後漢義武節度使獻上降表。

東部的東丹國中的渤海人眾也在蠢蠢欲動。

要從目前的困境中脫身,還剩下一途——南征中原!

遼世宗“清洗”步伐過快,扯到了關鍵部位 何以脫困,唯有南征!

兀欲此時已無法顧忌勝敗,往南打,國內矛盾興許能轉嫁,不打,唯有坐以待斃!

天祿三年(公元949年)初,契丹所有部族都收到了徵發令,兀欲決定親征後漢!(待續)

延伸閱讀:《 》

《 》

參考書目: 脫脫等《遼史》 葉隆禮《契丹國志》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