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時,請不要「虐待」自己的喉嚨

許多人在唱歌時,都會不自覺的“虐待”自己的喉嚨,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在發聲過程中對聲帶的磨損,尤其是長時間K歌之後,嗓子就啞了,出現發炎、充血的狀況,經常“虐待”聲帶的朋友甚至還會出現聲帶小結等嚴重的嗓音疾病。

那麼,什麼樣的歌唱行為是“虐待”喉嚨呢?

唱歌時,請不要“虐待”自己的喉嚨

1. 提嗓

提嗓是非常普遍的錯誤發聲現象,大多數沒有專業學習過聲樂的歌友都存在唱歌“提嗓”的習慣,這是因為他們潛意識裡認為,往高音唱的時候,就得往上提,不然唱上不去,這個時候,就會提著嗓子往上去唱,喉頭會跟著提嗓的動作而上移,造成喉嚨擠壓,會厭不能充分打開,聲音也沒有建立在氣息之上。音色尖銳、緊張、僵硬。

唱歌時,請不要“虐待”自己的喉嚨

2. 壓嗓

壓嗓也稱為壓迫喉嚨,壓嗓與提嗓正好相反,有些壓嗓行為是一種錯誤的習慣性行為,還有些壓嗓行為是歌者為了尋找向下的“呼吸支持”或“胸腔支點”而錯誤的向下用力。尋找胸腔支點講究的是讓聲音落在胸口處發聲,是想象著聲帶和喉嚨本身就長在胸腔支點這個地方,是通過吸氣有意識的在身體內部讓聲音在發聲之前就放在胸口處,而不是當聲音發出以後,再從身體外面把聲音往下拽。壓嗓時發出的聲音是沉悶的、笨重的,喉嚨處有明顯的壓迫感。

唱歌時,請不要“虐待”自己的喉嚨

3. 擠嗓

擠嗓又稱為捏嗓或捏緊喉嚨,比較常見於唱民歌的歌友中,許多業餘歌者,誤認為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們明亮、纖細的聲音是“捏”出來的、“擠”出來的,其實不然。他們在咬字、吐字發音上為了追求中國字的字正腔圓,將每個字都咬的準確、清晰,然而他們的喉嚨卻是充分打開的。大家留心觀察會發現,當他們唱開口音時,嘴巴張開的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看到他們的喉咽腔是充分打開的,並不是擠緊、捏緊的狀態。後面喉嚨的打開與前面嘴巴部位的咬字發音是相輔相成而又某種程度相互分離的。擠著嗓子唱歌時,聲音是尖細、刺耳、不圓潤的音色,長期擠著嗓子去唱歌,也會引起一系列嗓音疾病。以前我國一些戲曲演員,因為發聲方法不十分科學,在唱戲時習慣擠嗓,最終嗓子出現無法挽回的疾病,只能轉行,從此離開戲曲舞臺。

唱歌時,請不要“虐待”自己的喉嚨

優秀的歌唱家們,天天唱、月月唱、年年唱,嗓子卻依然嘹亮,這是因為他們的歌唱聲音是在喉嚨充分打開的狀態下,用氣息把聲音推送出來的。喉嚨是完全松、通、空的一個狀態,它只是起到一個通道的作用而已。假如他們唱歌時提嗓、壓嗓或擠嗓,那麼他們歌唱時的表情和動作就不會是那麼舒展、悅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