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7版《红楼梦》窥探中华传统礼仪文化


看老版林妹妹这个坐在凳子上的姿势,那么柔软,那么娇美,身段如流水般缠绵婉转,不经意间把一个简单的姿势做得这样好,这样令人叫绝!

什么是美女,中国古典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身如巧燕娇生嫣。清风轻摇拂玉袖,湘裙斜曳显金莲。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姿。春笋纤纤娇媚态。斜軃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

关于露足的问题,在古时候,女子,尤其是未婚的闺秀,是轻易不能在外人面前,更不能在陌生男子面前露足,穿鞋的时候也不能露,这张,林妹妹下台阶,伸出腿,脚还是不会露出来。这是文化。

关于笑,关于笑的最基本规范是笑不露齿,对,一颗都不要露,看看老版的笑吧:笑不露齿,嘴角微翘,已经堆砌了美美的笑意,笑,不光是肌肉运动,眼睛也要会笑,看宝姐姐眼里的笑~

关于作揖,作揖的正确手势是: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老版里面,不管男女老少,都注意这个问题,没有谁会随便右手抱左手弄个凶拜,请看:祭祖时,左手,吉拜。


关于上厕所的避讳,古人对这事向来忌讳直说,说出毕竟是文明古国,厕所的地位虽然低之又低,但如厕的说法却是不少,如便旋、行清、更衣、出恭等,饱含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在说的去一下洗手间,补一下妆是一个道理。老版里面就是很注意这点的,没有事说得太直白,特别是对一个姑娘家,更是要含蓄婉转,体现修养。这张,袭人说“出去走走就来”其实就是说去上厕所。

关于尊卑有序,这个在老版太明显了,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卑长幼有序那是必须的,是天经地义的,但某版就很有民主思维,君不君臣不臣,主子没主子样,下人没下人像,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仅列一二。这张,小丫头看到周瑞家的就得停住脚步,低头致意。

这张,丫头们毕恭毕敬垂手而立,恭候主子。其实这一张前3秒,这一群小丫头还是伏在栏杆上看风景的,不过看到主子来了,就得恭恭敬敬,这才是大户人家的规矩。

秦政书剑这张很有感觉,端午节熏蓬蒿是端午的节俗之一,古人认为端午是毒气开始弥散的日子,此时五毒俱出,因此端午风俗各地都有驱邪避毒的做法,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蓬蒿、艾叶等,还要满屋子熏,每逢端午节到来之时,家家户户会收集一束束艾叶、蓬蒿一类的枝条点燃以后从房前屋后去熏上一遍。这种艾叶熏烟之时并未像点燃柴火产生的烟味那样呛人,而是有着一股清香味,给人以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而蚊蝇一类飞虫

这里,晴雯要撵坠儿,说是宝玉的意思,并提到了“宝玉”的名字,坠儿的干娘说下人不能直接叫主子的名字,说晴雯是拿主子的威风压人,然后,麝月帮晴雯说话,这里麝月说我们丫头直呼宝玉的名字是老太太的意思,为的是“好养活”。 我国历来有给小孩起小名的习惯,比如“狗剩”、“二蛋”,也是这意思。


万福,为女子普通相见之礼,即右拳置于左拳之上,置于右侧贴身,略作躬身,上下略作摇动,是为吉礼,凶礼左右手颠倒。道福时口中说“福”或“万福”,也可不说。这张,林妹妹的这个福太标准了,注意是右手在左手上,是吉礼~再加上林妹妹那优美的身段,啊,醉了、、

这张,平儿接待刘姥姥,因为对方是客,所以为了表示敬意,不能坐满了,看得出平儿是半坐的,还用脚在支撑身体,而刘姥姥自知身份低微,所以坐的更浅,只坐了一小半,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体现的是中华礼仪,体现的是人的修养。

王夫人介绍迎春,一手摸肩,一手抚背。这是长辈见晚辈的礼,俗称“摸礼”,为了表示爱昵,要摸一摸晚辈。关于摸礼,原话是这样的:如幼辈见长辈,长者用手抚其肩背。这张,一手摸肩,一手抚背,是为摸礼也。

昭君套,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的女式帽子,但没有顶,要露出发髻,正确的讲应是帽套。它在明代称为“卧兔儿”,用海獭皮做的就称“海獭卧兔儿”,用貂鼠皮做的就称“貂鼠卧兔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