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宜居之地——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由岷江和沱江兩大水系沖積而成,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包括成都市各區縣及德陽、綿陽、雅安、樂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區域 。其中,僅成都一市就佔了1.24萬平方公里,叫它成都平原想來不會有什麼爭議。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話稱之為“川西壩子”。可看今天的四川省地圖,成都平原卻在川中偏東,依稀可見中國政治區劃的變遷。名雖已不副,但成都平原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卻始終沒變:秦惠文王贏駟奪它以備一統六國;漢高祖劉邦借它以圖休養生息;漢光武帝劉秀說得隴還須望蜀;蜀相孔明依它要光復中原;唐明皇李隆基靠它以躲避亂臣賊子;就連慈禧太后,若非八國聯軍止步於北京,怕也要從西安逃到成都;退便是蔣委員長,退守重慶,西望成都心裡也多一份踏實。成都平原之於中國,妥妥一個大後方!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成都平原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是《隆中對》裡諸葛亮說與劉備聽的。此後,“天府之國”的美譽就被落在了四川身上,具體所指其實就是成都平原。且只看成都一市,以僅佔四川省1/40的面積,卻有其1/5的人口,更創造了接近2/5的雞的P,更何況還有省內雞的P排名位列二、三位的德陽、綿陽的一部分!細看四川,成都平原之於“天府之國”,捨我其誰呢!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成都平原

成都市景

成都平原其歷史悠久,四千餘年前便孕育了三星堆文化,之後,先秦時的蜀國也曾應了周武王的召一同討伐過商紂;其文化燦爛,司馬相如《鳳求凰》傾倒了多情才女;卓文君《白頭吟》喚回了負心郎君;李白出川嘆蜀道多艱;蘇軾出川唱大江東去。千古風流,蜀地多嬌!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成都平原

最後,取卓文君所作數字詩中一段,算是結尾: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成都平原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吟誦百遍,婉轉千年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