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這三大「現象」,要小心!

當下煤市整體弱穩下行為主流

本週,國內動力煤市場延續下行態勢運行。自北方部分港口恢復收取超期堆存費後,中小戶出貨有所加快,加之高溫天氣影響煤炭自燃風險加大,部分貿易商出現拋貨現象,帶動價格持續走低。受暴雨天氣影響,主產地部分區域運煤線路受阻,導致煤炭外運受到限制,部分煤礦庫存積壓,坑口價格繼續承壓下行10-20元/噸不等。下游電廠方面,為保證旺季需求,電廠依然維持正常採購,部分電廠表示,受產地煤價下調影響,上游發運積極,電煤供應充足,但正值需求旺季,不敢貿然下調煤價,整體以看穩為主。進口煤方面,受國內市場看空和進口煤大量湧入等影響,電廠進口煤招標壓價嚴重,成交量少。目前港口庫存偏高,進口煤通關受阻,目前廣州港進口煤通關時間為23個工作日,下游電廠採購可以縮短至5-7個工作日,但下游採購積極性不高,部分貿易商通關受阻。

煤市的這三大“現象” 要小心!

時下正值月末節點,離進入8月用煤高峰僅差三天的時間,但在產量高、水電高、庫存高、進口高、國際煤價走弱等幾個主要因素影響下,看空情緒普遍,期貨、現貨兩端市場持續下跌,現貨價格更是差不多保持每天5元/噸的跌幅,“消費旺季、價格卻旺不起來”。

好多已在煤炭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泡兒們都說,越來越看不懂、摸不透動力煤市場了,把握不好、看不準煤價了,最近確實有一系列的“新現象”刷新了 “煤人”的三觀。然而,部分省市缺煤依舊嚴重。7月23日,從剛剛結束的“2018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上獲悉:今年冬季,我國東北、安徽地區供暖和電煤供應緊張,分別缺口約4000萬噸。

隨著長江中游皖、贛、湘、鄂地區沿江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去產能的陸續推進,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煤炭短缺問題突出。鄂湘贛地區供需缺口持續擴大。2016年三省供需缺口增至2.7億噸,即85%的煤炭消費量靠省外調入。

港口存煤雖多,部分煤種採購依然困難

觀察下水港市場,可以發現港口存煤超多的行情下,用戶卻買不到煤的現象,具體原因如下:1、前期看多囤貨待漲的貿易商成本偏高,他們大部分仍看多8月份市場,因此並不急於虧本出貨,而是等待下一輪漲價的到來。這種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場煤的流動性,在售資源的減少無形中放大了採購的實際需求,顯得市場煤採購吃緊。2、北方港口市場雖然存煤較多,但結構性缺貨仍存,現在長協佔比較大,且年度價格仍遠低於現貨價,神混、準混、同友1、2等優質煤種較為緊俏,存在排隊等貨情況。優質市場煤由於成本高的緣故,成交更是少之甚少。特別是本週蒙煤的降幅明顯大於山西煤、陝西煤的降幅,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加劇看空的情緒。

長協、現貨價反轉,需警惕價格節點

從去年開始,煤炭需求向好,市場行情好轉,現貨價格基本都維持在月度長協價格以上,近期隨著現貨價格的不斷走低,目前市場的主流成交價低於648元/噸的月長協。上次此種現象出現在4月中旬,現貨價格自二月份開始累計暴跌超200元/噸後,擊穿了長協價格,但並未維持幾日,企穩後便出現報復性反彈。需求增長在即的節點,價格有出現反轉的風險,需警惕後續市場走勢。

上下游港口存煤出現分化,物流中轉順暢度降低

數據顯示,全國主流煤炭港口存煤繼續保持增長,說明供應鏈中端市場的煤炭總量是增長的,短期供應壓力不大,但值得關注的是,前期一直保持一致增長的上、下游港口的存煤量卻出現了分化走勢。截至7月26日,環渤海地區煤炭下水港秦、唐、滄、天津的存煤合計2570萬噸,較12日上漲184.5萬噸;沿海接卸港存煤合計2220萬噸,較12日下降66萬噸。相關數據顯示,近期防城港庫存也從500萬噸降至480萬噸;廣州港存煤較前期高點也下降了近10萬噸左右。出現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降價使買、賣雙方觀望情緒濃厚,成交慘淡,煤炭的物流中轉不暢,堆積在下水港,而南方上水港的存煤卻逐步被消化。

下週,隨著煤炭供應逐步恢復,高庫存下下游採購積極性受阻,煤價繼續受打壓,但下游電廠日耗維持高位,給煤價形成一定支撐,預計短期煤價小幅下行概率大。預計下週坑口煤價仍有10-20元/噸的下跌空間,而秦皇島港口煤價將繼續下跌20元/噸左右。但仍要密切關注電廠日耗和國家政策方面變動,如果需求出現明顯回落,不排除大幅走低可能。(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