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產業長久發展之道在哪?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求道中國體育產業發展

日前,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主辦,拓天陛圖、體銀投資、樂動互聯聯合承辦的2018年第六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中國體育產業投融資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以投融資為主題,匯聚體育產業各方優質項目和資本,共同探討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會。本次論壇上,不論是政府機構、賽事運營方、千億資本雲集共同探討了體育產業發展的諸多問題。

本篇文章共2773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隨著體育產業發展由熱到冷,當體育投資人對於體育也不再有此前的熱衷和瘋狂時,“體育產業是個偽命題”、體育產業走不通的異樣聲音此起彼伏。究竟體育產業能否走得通,又是哪些因素影響體育產業更進一步成為關注的焦點。論壇上,體育BANK就“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究竟是偽命題還是前景產業”分別採訪了前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張發強、原中超公司董事長馬成全、中國著名體育主持人劉建宏四位行業從業者,聊了聊他們心目中的中國體育產業。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魏紀中:體育產業發展不存在夕陽之說,只要有健康需求就有體育產業

前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表示,任何一個產業一旦形成很少有不行的。問題就在於它是按照原來的軌道走,還是需要在新的形勢下轉型。但總的來講,一個產業它既然已經形成了,它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若不適應,它就需要轉型。魏紀中表示,隨著現代替代性的能源越來越多,當下包括石油在內的很多資源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替代物出現,但體育是涉及到人的健康的問題,只要人需要健康,體育就會存在。只要人類存在,健康的需求是永恆的,這就必然會推動體育產業的長久發展。

在魏紀中看來,體育產業不存在說會變成夕陽產業,然後就沒了。問題在於體育產業是要不斷升級換代。所以體育產業前途無量。魏紀中表示,體育產業的發展需要靠投資,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投資,體育產業需要有一些創新。現在真正推動世界發展的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第一位的。沒有人力資本,就沒有科技進步。所以發展任何一個產業發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注重人力資本,提高人力資本的價值,人力資本價值提高了,大到整個的產業,小到個人的產品或者公司的價值就提高了,對於體育產業發展來說也是如此。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張發強:體育產業的發展就要賣大碗茶

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張發強表示,體育市場是巨大的,但是潛在的體育市場的開發需要關心愛護培育,切忌掠奪 。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認識體育產業,如何發展。張發強表示,體育產業發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上,更為核心的體育產業推動體育消費,推進全民健身才是關鍵。張發強也提出了體育企業要賣“大碗茶”,尤其是中小企業應該做一些能在百姓中有影響力的項目。

只要百姓能玩得起,參與度就會提升,體育產業才會有所發展。同時,張發強表示,做體育產業首先應該好好研究市場、認清市場形勢,沒有經過實地調研而跟隨大市場一哄而上的話想要有好的發展是很困難的。

體育產業發展的“道”究竟在哪?未來體育產業發展究竟該怎麼走?張發強表示體育正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體育的戰略定位屬於消費性的服務行業。體育產業要想真正的發展,需要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同時需要體育經營人才,體育企業家隊伍 還需要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張發強表示百姓參與體育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健康、娛樂、旅遊等。作為中小企業在佈局體育業務時,應該在這一領域發現自己的“大碗茶”。另外,張發強表示體育產業要實現好的發展必須要交給社會和市場,政府部門如果不放,體育產業搞不起來,那也只能叫做體育經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和政府的政策、項目的落地需要很長的的一段時間。在張發強看來,真正的體育產業應該是面向全民參與、拉動體育消費的健身產業。

張發強表示,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首先是資本要向少數人手上集中。

在很多人看來,資本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與共同發展、致富是相悖的。但在張發強看來,這個過程是必要的,現在做體育的人沒有錢,而有錢的切入體育反而不懂,結果虧了。只有通過體育,實現少數人的財富積累,才能讓更多人看到體育產業發展的機會和潛力,才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中來,進來真正帶動體育產業的投入與發展。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劉建宏:體育產業在不斷進步,但政府角色缺位仍需改觀

中國著名體育主持人劉建宏表示,

我不認為體育產業發展是沒有前途的,換言之體育產業是發展空間和機會是非常巨大的。隨著全民健康的發展和普及,體育正成為全民生活中的常態化存在。當我們在進行跑步、游泳、健身、打球等各種運動時,可以看到場地、裝備、產品等各類服務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精細化。而這些都在說明著,中國體育產業還是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當然,體育產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了諸多問題。而當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一個巨大的結構性問題。劉建宏認為,政府在主導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兩個缺失。第一個是場地缺失,以全民健身為例,影響全民參與的最大瓶頸問題是場地資源的嚴重匱乏。根據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運動面積僅有1.46平方米,而46號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國人均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按照14億人口的基數計算,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中國至少要增加場地面積7.5億平方米。反觀歐美和日本等國家,人均場地面積達到18甚至20平米。體育產業發展的前提必須要有廣泛的體育參與,這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運動場地。劉建宏表示,現在大量的土地掌握在政府手中,資本也不掌握在個人手中,如果靠企業和個人這樣的民間力量是遠不能滿足需求的。在這方面來講,政府在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是缺位的。

第二個是,缺乏以活動或賽事為主的引導。劉建宏認為,多建場地就等於少修醫院,政府應該在引導社會和全民積極參與活動或賽事方面多下功夫。的確,每年有幾億人次近億元,如果每人每年少去醫院兩次就意味著總人次較少十幾甚至幾十億。從經濟角度來看,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足夠修建不少場地了。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馬成全:中國體育產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所有人耐心

原中超公司董事長馬成全認為,體育產業未來一定是有發展的,可以盈利的。體育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真正發展才有三四年時間,發展需要一定的路徑和時間。同時,體育產業發展不是急功近利的產業,馬成全表示我們看到的國際或者國內的頂級賽事都是歷經幾十甚至百年曆史。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只有25年的歷史,中超聯賽也僅有15年時間,有了前20年的持續投入和發展,才有近5年的收穫。體育產業同樣需要時間去成長,需要投入去建設。同時,馬成全也表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未來一定是賺錢的,但一定要踏踏實實把每一步做好。至於中國體育產業距離真正的爆發需要三五年還是十年甚至更久誰也無法斷定,但在真正爆發前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道路一定是曲折的,需要時間去歷練。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通過對四位行業專家的採訪,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對體育產業發展仍舊充滿信心。體育產業發展這條路一定能走通,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是巨大的。同時,四位老師也提到體育產業的發展一定是以全民參與為基礎,通過參與帶動消費,形成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機會。正如張發強所提到的,體育產業發展中一定要賣“大碗茶”。另外,體育發展成為真正的產業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或長或短,但終究會到來。

媒體合作/廣告投放/論壇/發佈會媒體服務請聯繫:15110171297(Telephone&WeChat) / [email protected]

中国体育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