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伯突發「小中風」,如何8分鐘完成清「淤」,疏通血管?

手不麻了,腿腳有力了,昏昏欲睡的情況也少了……這幾天,年過七旬的老孫(化名)明顯感覺自己的狀態比術前好多了。

上週,老孫因頸動脈狹窄突發“小中風”,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腦卒中中心接受了頸動脈支架成形術(簡稱“CAS”,一種放射介入手術)。介入手術的優點在於療效好、創傷小、恢復快。不過,和目前開展的大部分CAS不同,老孫的介入手術是在MOMA保護裝置輔助下完成的,有效地降低了術中誘發腦梗塞併發症的風險。

煙不離手,酒不離口,突發“小中風”

血管狹窄程度高達80%-90%

老孫,70歲,杭州人,中等身材,退休前是名工人,雖然偶爾有些固執但並不挑剔,每天的生活只要有煙抽(每天至少十支),有酒喝就行(白酒,每天至少200毫升)。

幾年前,老孫查出高血壓、糖尿病,醫生和家人都建議少抽點菸、喝點酒,最好能戒掉,但他就是不聽,總覺得高血壓、糖尿病吃藥就可以了,戒菸戒酒沒必要。直到十多天前,老孫突然發現自己左手麻麻的,沒有力氣,連東西都拿不穩,才意識到自己身體可能出了大問題。

入院後,老孫被診斷為暫時性缺血性腦卒中(俗稱“小中風”),而他之所以發生小中風與其頸動脈狹窄有關。

進一步檢查後,浙大一院腦卒中中心副主任彭志毅主任醫師發現,老孫右側額頂枕葉多發急性腦梗死,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頸動脈狹窄程度嚴重,達到了80%-90%,且狹窄段長達4釐米,超過了臨床常見的1-2釐米,建議及時治療,否則,隨時有大中風的風險,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七旬老伯突發“小中風”,如何8分鐘完成清“淤”,疏通血管?

(圖中白色區域為老孫梗塞部位 院方供圖)

“目前,臨床上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藥物、外科手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簡稱‘CEA’),以及介入手術(頸動脈支架成形術,簡稱‘CAS’)。”彭主任說。

藥物:能穩定斑塊,預防斑塊脫落,常用的藥物有他汀類藥物,但對不穩定的斑塊,斑塊脫落的風險仍較大。

CEA:用外科手術的方式,將堵塞在頸動脈內的斑塊切掉,以改善或恢復缺血區域腦組織的血流,起到預防腦卒中或緩解腦卒中症狀的作用。該方法需在全麻下完成(不適用於年齡偏大合併有心肺功能不佳者);創傷相對較大(術中,需要在患者頸部劃開一道10釐米左右長的口子),術後恢復相對慢。

CAS:用介入手術的方式,在患者的股動脈做一個穿刺小孔(約0.2釐米),將防止血栓或斑塊脫落的保護裝置通過導管經股動脈送至頸部動脈,再置入支架,即可將已呈現硬化、狹窄的頸動脈病變部位撐開,改善該狹窄部位的血流量,防止腦梗塞。不過,該方法對介入醫生的操作要求較高,術中稍有不慎觸碰到斑塊,有脫落的風險。

近端安裝“保護傘”

8分鐘完成清“淤”,疏通血管

根據老孫的病情,浙大一院腦卒中中心團隊羅本燕教授和彭志毅主任醫師組織了MDT(多學科團隊)討論。經過反覆論證,專家們為老孫制定了MOMA保護裝置輔助下的CAS介入手術,即,術中選用近端血流阻斷腦保護裝置(簡稱MOMA裝置),一種尚未在我省開展過的術式。

彭主任介紹說,大部分CAS介入手術採用的是遠端保護傘裝置(避免操作過程中,脫落的血栓或斑塊進入顱內誘發腦梗塞),該方法具有不中斷血流等優點,適用於大部分患者,但對遠端血管條件要求較高。如果患者狹窄遠端血管迂曲成角,不僅會影響保護傘釋放位置的選擇,術中還有血栓或斑塊脫落,致使患者發生腦梗塞的風險,也增加了保護傘回收的難度。

“老孫恰恰屬於遠端血管條件不好的那種,且頸部血管CTA提示,其右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長節段有不穩定的軟斑塊,遠端還存在可疑血栓。如果選用MOMA裝置,在近端就將血流阻斷,則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彭主任說,“相對日常開展的CAS介入手術,該術式不僅需要同時阻斷患者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血流,還要求醫生在8分鐘內完成支架植入,否則,術中患者會因腦供血不足誘發小中風。”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後,上週一老孫接受了手術。術中,彭主任及其團隊在完成腦血管造影檢查的基礎上,將MOMA裝置準確地送入老孫的頸動脈內,隨著MOMA球囊打開,同步阻斷頸動脈血流,用時不到8分鐘……整個介入手術一氣呵成。

術後,老孫病情平穩,第三天順利出院。

七旬老伯突發“小中風”,如何8分鐘完成清“淤”,疏通血管?

(如圖所示,術前血管造影可見右側頸內動脈起始段重度狹窄;內支架置入術後造影可見右側頸動脈起始段狹窄消失。 院方供圖)

臨床上30%的腦梗塞與頸動脈狹窄有關

有以下情況者最好定期做個頸動脈B超

頸動脈,我們大腦的“生命線”,其70%的血液都是通過頸動脈供應的。人之所以會發生頸動脈狹窄,彭志毅主任說,這和自來水管永久了會老化是一個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血管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結垢、老化,臨床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當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在頸動脈,管腔會隨之變窄,頸動脈狹窄也就隨之而來了。”彭主任說,“通路”變窄了,每次能通過的血流量就會減少,繼而誘發腦缺血,這也是為什麼頸動脈狹窄患者會出現肢體麻木、昏昏欲睡、口齒不清等症狀的原因,這些都是腦缺血的表現,當狹窄達到一定的程度,患者會因此中風,甚至威脅生命。

頸動脈狹窄已成為誘發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據統計臨床約30%的腦卒中都與頸動脈狹窄有關。彭主任建議,年齡超過40歲,且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心房顫動、吸菸史、明顯肥胖、缺乏運動、家人曾患中風;以前發生過中風;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等情況的,應定期做個頸動脈B超檢查,以便早期發現。

在日常生活中,彭主任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有助於預防頸動脈狹窄——

1.戒菸,並儘量避免二手菸。吸菸會損傷血管內皮、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從而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風險升高。

2.調整飲食,適量運動。飲食要少油少鹽,多吃富含維生素C、高纖維的水果蔬菜;保證每週運動4-6 次,每次30 分鐘以上。快走、騎車、游泳、廣場舞、太極拳等也是很好的運動形式。

3.積極控制“三高”。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都會對頸動脈造成損害,因此,“三高”患者要按時按量吃藥,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

若不幸發生小中風,一定要引起重視,並積極治療。研究發現,發生小中風後,部分患者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大中風;如果能在小中風發生時得到及時治療,患者致殘、致死的幾率會隨之降低。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王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