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我们都知道,Bioware宏伟壮丽的《质量效应》三部曲为曾经他们带去了不错的口碑与利润,但我们同样知道,去年的《质量效应:仙女座》最终演变为一场灾难,让这家老牌RPG制作组在蒙受巨额亏损的同时,名声也急转直下。

对于《质量效应:仙女座》为什么会遭到销量口碑的双失败,玩家一般认为这是游戏本身素质所致,但昨天,Bioware的制作人Mark Darrah在Twitter上表达了另一种态度。Mark 先是承认了游戏的失败,然后又说:

“可是舆论环境对我们很不利。 尼尔、仁王、地平线还有塞尔达跟仙女座挤在了同一个发售窗口期。 相比仙女座,它们在某些方面都有所长。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再客观公正的媒体打分时也会严苛起来。 换个发售日期,(仙女座)的得分能从72涨到90吗? 肯定不能。 但从72变成77或者78?没准。 低分会对销售造成影响吗? 会。 毕竟这年头,众口铄金啊。”

《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Mark Darrah这说说得倒是挺动听,但冷静下来想想,你就会发现,他提到的这几款游戏分别是《尼尔:自动人形》、《仁王》、《地平线:零之曙光》和《塞尔达:旷野之息》。这些游戏题材和玩法,与《质量效应》系列并无任何接近之处,不存在竞争关系。

退一步说,即使真的要争夺玩家,《质量效应:仙女座》也应该一点也不怯于它们。特别是《仁王》与《地平线:零之曙光》,这两部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新作品。《仁王》拖拖拉拉不停反复修改搞了十多年,乍看起来属于那种半死不死,勉强推出的二流游戏,《地平线:零之曙光》的开发商Guerrilla Games,以前更是个只做射击游戏的主。而《质量效应:仙女座》呢,它的三部优秀前作,已经为它在市场上打下了一片天,何况新作的故事发生在另一个银河,剧本创作上也不会受到前作故事的钳制。

《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质量效应》成功的前作。

可我们最后玩到的,那是个什么玩意儿?拖沓平庸的主线,重复跑路的支线,其丑无比的角色?它被玩家诟病的那些缺陷,其中有好些早在一年前官方发布的游戏预告里就已经被人指出了。换句话说,Bioware如果肯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这场灾难完全能够得到避免,没准甚至连发售日期都犯不着后延。而且别的不说,重新改改角色的面部模型,真有那么难嘛?看看人家还要早两年就出的《巫师3》好伐,玩家给你这《质量效应:丑女座》的“雅号”还真不算是抹黑。

我不确定Bioware到底是怎么了,这家曾经做出过不朽RPG名作《博德之门》的公司,似乎正冲着自我毁灭狂奔而去,并且丝毫没有悬崖勒马的意思。他们手上原本两张极好的牌,现在都打得稀烂。《质量效应:仙女座》就不用说了,《龙腾世纪》系列也没好到哪儿去。《龙腾世纪》一代和它的资料片还一副欧美角色扮演游戏正统继承人的架势,但二代突然来了个大缩水,连地牢地图都开始疯狂地重复利用,也不晓得怎么会赶工到这个地步。后来的《龙腾世纪:审判》勉强止住了倒车的步伐,还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情况下,拿到了当年TGA的最佳游戏奖。但因为那游戏实在平庸,给人的印象并不深,现在还对龙腾续作抱有期望的玩家似乎并不太多。而且我们掰掰手指就会发现,《审判》的推出,都是四年前的旧事啦。

《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左边是演员Jayde Rossi,右边的游戏角色Sara,据说是Bioware以她为脸模做出来的。

Bioware目前的工作重心,毫无疑问放在了明年2月要推出的《圣歌》上。今年E3展上,他们还对这游戏做了一番展示。《圣歌》画面看着不错,各种机甲的机枪导弹磁轨炮轰起来也蛮爽,不过根据前两个礼拜的消息,这游戏完全没有NPC队友,你必须跟其他玩家全程联机,开着机甲去打怪。换句话说,这就是个完全放弃了剧情的网游,非要做个类比的话,倒是和Bungie开发,现在半截入土的《命运2》有那么几分类似。不管怎么看,这游戏都是Bioware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传统角色扮演以后的产物。

其实Bioware转型的迹象,很早就暴露出来了。2007年,这个名震天下的游戏开发组遭到了EA的收购,而被EA买下后最终解散或者从此再没了声息的制作组不计其数。果然,2012年9月18日,也即Bioware正式对外公布《龙腾世纪:审判》的一天后, 它的两位创始人Ray Muzyka和Greg Zeschuk一道宣布离职,此时距离Bioware最后的佳作《质量效应3》发售不过半年。两位欧美RPG元老级人物的离开,据说是因为游戏制作理念与新东家不符所致。总之,从那时起,Bioware确实再也没能产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机甲射爆游戏《圣歌》。

对于Bioware转型,除了唏嘘外,我倒也没有多少反对的意思。真正的问题出在他们对游戏的态度上。像上面那个在推特上发帖的老哥Mark Darrah,他09年入职,参与了《龙腾世纪》系列的制作,也是《圣歌》的执行制作人。这样一个代表Bioware说话的人,居然要把《质量效应:仙女座》的失利甩一部分锅给发售日期,而不是坦诚面对游戏质量不过关的现实,实在令人心寒。想到《圣歌》也是经他这样的人之手产出的,我不禁对《圣歌》又平添了几分怀疑。当然,新作的利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至少大家往机甲里那么一钻,就不用担心再见到丑陋的脸部建模啦,不是嘛。

这几年来,Bioware一直状态不佳,有些玩家认为EA已经在考虑把这家工作室彻底打入冷宫了,《圣歌》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搏。但对另外一些玩家,特别是骨灰RPG爱好者来说,即使《圣歌》成功,Bioware也舍弃了曾经的立身之本,不再是他们所热爱的那个制作组了。 (完)

《质量效应:仙女座Bioware制作人的言论引人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