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半的養羊經驗分享,願後續前進的人少走彎路

這一段時間因為工作的關係去看了一些羊場,越看越有不吐不快的想法。這是一個前仆後繼的行業;是一個看起來明媚做起來處處有霧霾的行業;是一個有人專門騙人有人情願被騙的行業;這是一個估計依然還要這樣持續下去的行業;這是一個打著臉充胖子的行業!接下來我將把我3年多的養殖經歷發表,不求支持,只是希望看到的朋友能少走些彎路就值了。

先從我的工作經歷說起,2000年大學畢業,做了4年的化妝品廠家的經銷商維護工作,2004年開始做廣州一個化妝品公司的城市負責人,一直到省區經歷,總共做了將近7年,主要與全國的商超系統打交道,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全國連鎖系統家樂福、沃爾瑪等以及區域性賣場,像丹尼斯、大張、胖東來等等。每天要面對的是所謂的受過專門訓練的採購和店面人員,另外還要管理多個地市的員工。我喜歡簡單的工作和生活,不想每天都挖空心思的去對付採購,去想各種辦法搞各種培訓管理留住基層員工。2011年一次回老家,一個偶然的聊天讓我覺得養羊是個好行業,當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利用這些年所形成的判斷事情的思路,開始仔細琢磨養羊這事情,越想越興奮。當時的判斷如下:

1、養羊屬於農業行業,國家對於農業的扶持力度只會越來越大,所以不存在短期內轉行的問題,在10多年的工作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想轉型而苦苦支撐的老闆,我不想選擇一個行業將來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而農業絕對是不受國家行業宏觀調控的行業;

2、養殖是與動物打交道,簡單,總比我每天想著怎麼對付採購容易吧。接下來這些年有以前的同事問我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我就調侃的說一句:與畜生打交道總比與採購打交道容易吧;

3、羊肉的缺口比較大,一個是中國的主產區在內蒙、新疆等邊遠地區,而國家為了環境,逐步加強了禁牧,這必然會對於邊疆地區的供應量有影響,另外內地的散養戶比較多,大型的養殖企業相對比較少(這方面沒有實地調研,只是自己根據周圍的情況和網上的資料得出的結論),這就是機會;

4、養羊和養牛比,一個是同等的數量不需要那麼大的資金,我個人工作這些年,雖然工資還可以,但畢竟沒有做過生意,沒有太多的資金積累。另外就是羊吃的比牛少太多了,要不然需要準備大量的草料。與豬和雞相比較,一個是羊沒有那麼高的繁殖率,不存在存欄量和出欄率做過山車的問題,另外就是相對來講羊的抵抗力要強,大規模傳染病得的幾率小,也就意味著風險小。與鹿和兔子等養殖業相比較,出路相對大眾一些,不屬於小品類,不要過多的考慮將來銷路的問題;

5、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想法,如果我養豬,多少年在省內排名也輪不到我,而羊據我瞭解,我們省內連上萬頭的場都沒有,做幾年最起碼有機會弄個我們市的前幾名還是有可能的;

6、我弟兄三個,關係一直都處的很好,這個行業不屬於高科技行業,我不需要招聘培訓高層次人才,讓他們兩個具體在場裡面負責,一個是父母年齡越來越大,我經常不在老家,這樣可以讓兩個弟弟多照顧一下父母,另外一個我不希望他們的孩子成為所謂的留守兒童,自己在家帶孩子畢竟還是不一樣,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有就是自己的事情他們會盡心盡力,我主要在省會城市負責外圍的工作,比如畜牧局、發改委等各個部門的聯繫,還有農科院、農大的專家教授;

7、父母有散養的經驗,陸陸續續也養過多年羊,最多的時候有10幾隻,也算有點養殖經驗,另外我小弟弟在我堂姐的門面賣過幾年獸藥,對於養羊多少會有點幫助;

8、老家每到秋收季節,秸稈都當作廢物處理了,政府禁燒的條幅和巡邏車到處都是,養羊的話不是最好的廢物利用嘛!並且估計成本會比較低。

我把這些有利的條件列出來,興奮啊!一個這麼好的行業被我想到了,接下來開始考慮四件事情:說服媳婦開始投資;說服父母同意我做這個行業;說服我兩個弟弟給股份一起來做這個事情;找合適的地方。

我平時對於事情的判斷力媳婦是明白的,所以溝通過後就支持我做養羊這個行業,父母和弟弟那邊也是經過兩次溝通都搞定,在2011年3月份開始找地方。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我老家地理情況,老家離伏牛山還有差不多5公里的距離,屬於半丘陵地帶,所以放養基本是不現實的,只能搞圈養。老家後面就有一個小山坡,以前山坡上都是各家各戶的打麥場,大約有20家左右,現在因為機械化耕種,並且山上都是石頭,沒法耕種,所以都處於荒廢狀態。先跟村幹部溝通,沒問題,反正平時也沒啥用,這樣搞養羊還可以利用一下,只要跟各家各戶溝通好就行。因為父母平時在村裡的人緣比較好,大部分家庭都沒有反對意見,開始找挖掘機和剷車平整,結果機器轟隆隆一響,有人出面說不行了,理由就是這個地方屬於大隊的地方,個人不能用,另外就是這地方離各家各戶比較近,擔心有汙染。這麼一弄搞的有幾戶當時態度不堅決的和反對者一家子的都不願意了,開始各家各戶做工作,做了3天,還有3戶沒有搞定,機器沒有停,有個村婦直接站到挖掘機前面不讓幹了。最終的協調結果是終止,花費了將近9000元的機器使用費。結論:在農村,處於閒置狀態,看起來是一文不值的東西,一旦你要利用,就有阻力,就有價值了。並且有些時候農民看的還不是簡單的利益,是親屬關係,與誰的血緣關係近就跟誰站一起,所謂的溝通技巧有些時候是不起作用的。

那就開始另找地方。​

剛好聽說村子邊上有個鞭炮廠要轉讓,一瞭解,原來是市政府下的通知,關停高危企業,簡單的溝通和看過場地後,佔地30畝,裡面有一些簡單的房屋,有一口井,路面沒有硬化,場區有100多棵碗口粗的楊樹,擬合同,簽字,交錢,搞定。前後不到一週的時間。現在看來這個地方買下來是非常划算的,因為人工和建材漲的厲害,如果新劃一塊地方重新建場,成本一定高很多​。然後開始了我正式的養羊生涯,先把父母散養的10多隻羊趕到了場裡面。當然父母也隨之住到了場裡面,說實話當時比較不捨,畢竟老家是住了上百年的院子,當時為了兒子的事業,老人家也是沒有怨言的就住到了場裡面。兩個弟弟也一起跟我搞起了養殖。當時我的想法是儘量少在固定資產上面投資,買這個地方的時候,裡面已經有一些鞭炮廠建造的房舍,除了有6間比較大一些的房子(有點類似老家的正房那麼大),其餘的都是不到10平方的房間,並且不集中,比較分散,所以就想著小房間不動,把大房間裡面改造一下,應該可以餵養100只左右,邊發展邊蓋新羊舍,計劃著把自己存摺上的錢全部投入之後應該可以實現滾動發展。之後大概有1個月時間,開始經常在網絡上查資料,瞭解羊的品種(當時我連山羊和綿羊交配無法產生後代都不知道),進貼吧看別人的養殖經驗,加了兩個養羊群。期間我利用回省城的時間(我自己的小家庭在省城),拜訪了一個養羊專家,專家的意見是讓我在當地散養戶就近買羊,關於疾病等方面有什麼不懂的話可以隨時打電話,搞的我感激涕零的回去開始在附近買羊,陸陸續續大約買了50只左右。都是成年或者4個月左右的母羊。有母羊了總的有種養吧,經過在群裡面的潛水聊天,電話諮詢了幾個場,當時就感覺杜泊羊不錯,然後又諮詢了一下價格。天津的一個場當時好一點的成年種羊要1萬(具體場名我就不提了,不是做廣告或者打擊誰的),安徽的一個羊場只要3000元左右。在約定好的日期凌晨3點開始開車去安徽,當時是弟弟的麵包車,我和父親、弟弟一起去的。我們父子三個都是第一次見杜泊羊,父親一輩子的養羊經驗除了觀察一下牙齒看看是幾歲的羊,其他的在這裡毫無用武之地,只能是對方怎麼說怎麼判斷,當時以平均3200左右的價格買了2公2母,當天打道回府。

從安徽回來後就把種羊放到母羊圈舍裡面,等著交配產羔呢!偶爾有附近的聽說我新建了個羊場,有人去參觀,很牛叉叉的說看看我的種羊,純種杜泊,感覺非常自豪!白天父母和兩個弟弟都在場裡面,晚上安排兩個弟弟各值班一週。不知不覺兩三個月過去了,還沒有見到羔羊,資金快沒有了。

當時是2011年9月前後,已經陸陸續續投資了60萬左右,除了買這塊地方和買羊,就是精料方面的投入,還有買了一臺小型的鍘草機和柔絲機。我給父母每個月各開1000元的工資,給兩個弟弟每個人1500元的工資,在這個上面我認為不能讓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免費幹,每個人都有一個大家庭一個小家庭,不能為了大家而犧牲小家。農村的勞力當時已經比較高,幹建築隊的小工工錢已經漲到了最低100元/天。所以給家人的工資我認為已經是比較低的了。關鍵是接下來還得投入,我的存款已經所剩無幾,錢從哪裡來?

在這裡我有必要介紹一下當時面臨的問題,從開始養算起已經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了。期間有我邀請的專家和畜牧局的到場裡指導,大夏天,就搬個農村的椅子板凳坐到院子裡面聊。下雨的時候,因為路面沒有硬化,到處都是泥,沒法過車和人。明顯的感受到這樣不行,專家和畜牧局的來一次就不想來第二次,因為說白了就像個大一點的散養戶(老家散養的一般都是30頭之內的)。當時就覺得不行,得把路修一下,另外羊舍畢竟是改造的,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有必要新建兩棟羊舍。這就意味著需要接著投資。

回到我自己的小家之後,開始考慮兩個問題,一個是引進股東,另外一個是我還需工作,用工作的錢來往羊場投,場裡面平時有父母和弟弟在就可以照看過來,我沒必要天天待在羊場。先從關係密切的人入手吧!找了三個同學,把自己的思路跟同學詳細溝通了一下,因為信任,有兩個沒有幾天就同意入股了,各入20萬。我已經投資了將近60萬,這樣按照60%、20%、20%比例我們三個持股,簽訂了協議,資金問題暫時解決了。至於工作,投了幾份簡歷,沒有費多大功夫,就到一個房地產公司做營銷總監去了。錢也解決了,工作也解決了,一切都朝著美好的一面小步前進。

但是,接下來出問題了,首先是母羊的問題,公羊買回來已經有幾個月了。用我父親的話說就是一直沒有見到多少母羊下奶,那就意味著沒多少母羊懷孕。這才開始反思問題,農民在家散養的羊,如果產羔好,奶水好,估計沒有幾個願意賣的,要賣的基本都是有問題的,除非遇到家裡有變故不再養的整群接收可能還好點。另外因為農民都在按照幾千年的習慣放養,沒有所謂的科學養殖,這些羊大部分都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並且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基本上都是交不上名字的雜交羊。如果只是養個幾隻以補貼家用,可能還可以,畢竟成本低,但是如果想正規圈養,肯定不行。養母羊但是母羊不懷孕,這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另外,在此期間,去參加了省裡面的養羊培訓會,順便去其他羊場參觀了一下,隨著對羊的瞭解,越深入,越看不起自己的種羊了。原來在安徽買的所謂的杜泊種羊竟然是雜交羊,應該是雜交三代。後來生下來的羔羊也不理想,體型和長勢都不好。

以上兩個問題是我開始養羊之後最先遇到的問題,在此做個小結:一、如果養母羊搞繁育,無論什麼品種,不能從散養戶裡面買叫不上品種的雜羊,否則最終吃虧的肯定是自己。二、買種羊,首先是要知道什麼樣的種羊好,什麼品種適合當地養殖,比如長江以南多山羊,長江以北多綿羊。要會判斷體貌特徵。雖然現在百度上什麼都有,當時我去安徽是提前兩天把百度裡面杜泊羊的介紹打印出來帶著去的,在去的路上還在研究,但是,這純粹是紙上談兵,比如說耳朵大的好,多大的叫大,耳朵小的好,多小的叫小。如果實在沒有把握判斷,就去正規的大型的純種繁育場購買,寧願價格高一些。最起碼不至於買個雜交羊回來做純種的用。

上面說了,兩個同學入股了40萬,我新建了兩棟羊舍,佔地1400平方(含放風區),當時在羊舍的走向和用材上反覆考慮過,專家建議東西走向,甚至有規劃設計院找我給我設計,關鍵是需要費用,我覺得還是得自己搞省錢。父親建議南北走向,如果東西走向的話蓋雙排的話,北面的不容易見到太陽。當時南北走向的話意味著冬天風比較大,經過測量,我的場肉眼看是中規中矩的東西走向,但是實際整個場區是偏東南18度,這樣按照南北走向蓋的話,東西兩側都可以有比較好的採光,就決定用南北房舍。建羊舍的材料立柱用鋼管,屋頂用彩鋼瓦,在用單層瓦還是雙層瓦上主要是考慮成本的問題,採用了單層瓦,這樣雖然成本低,當時意味著夏天隔熱效果不好,冬天保暖效果不理想。為了防止夏天圈舍溫度過高,把立柱弄的高一些,也就是羊舍高度比較高。地面為了節省費用,沒有采用漏糞板,而是碾壓過的土地,放風區則為了避免下雨泥濘的問題,鋪了磚。沒有采用大型羊場通用的飲水碗,擔心冬天水溫過低的問題。跟以前相比,氣派的羊舍蓋成了,羊不匹配了!

為什麼,上面說了,母羊是當地叫不上品種的雜交羊,連懷孕都困難,別說產羔的問題了,即使產羔了,因為種羊不是純種的杜泊,羔羊的體型和長勢都不好。怎麼辦?淘汰,當肉羊賣給殺羊的,重新選擇品種。開始給專家打電話諮詢,專家建議養小尾寒羊或者杜寒雜交一代羊,開始去省內的幾個羊場看或者打電話,看過以後就心疼了,以前買的本地的雜交羊,基本上無論論斤還是論個,都是大概11塊錢左右一斤,羊場的小尾寒羊50斤左右的就1000多元,雜交一代更貴,一般要2000元左右。買個100只將近20萬就沒有了。同學入股的資金如果這麼用很快就用完了,不行,換個品種搞。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弟弟認識了一個我們附近的一個貨運司機,他是專門把自己的貨車改造了一下運羊的,只賺運費。他說山西運城、侯馬附近的羊比較便宜,品種也不錯。我弟弟就陪他一起去看了一下,到了之後當即就給我打電話,“哥,這裡的羊不錯,母羊不論個,論斤賣,種羊有無角陶賽特等品種,可以買,關鍵是懷孕的母羊也是這個價”。便宜啊,撿到寶貝了,有這羊為啥不買,非的去買那麼貴的小尾或者杜寒雜交一代幹啥,一個字,買。100頭運回來了,個別的還有懷孕的。回來之後不到一個月,又去了一趟,又買了100只左右。前期淘汰的羊換回來了幾萬塊錢,賬上還剩餘了10萬左右,不能讓錢躺在銀行啊,第三次又去了一趟,買了100只60斤左右的育肥羊,回來一邊搞繁育,一邊搞育肥,離春節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到時候先把育肥的羊賣了賺一筆,開春懷孕的母羊一生,就可以滾動發展了!感覺才養了半年多時間就把數量搞到300只左右了,有底氣,美!夢就是這麼做的!

春節前,把100只育肥羊出欄了,淨利潤有將近2萬,兩個多月的時間,感覺比較良好,這個是養了大半年以來賺到的第一筆錢。當時感覺自然界的春天來了,我養羊的春天也來了。開春,買回來的時候已經懷孕的羊開始陸續產羔了,當時沒有懷孕的也用在安徽買回來的兩個種羊配種了(所謂的配種就是把兩隻種羊放到圈舍裡面本交)。喜悅的情緒沒有持續多久,發現問題了,大部分母羊產的都是單羔。2011年下半年聽專家講課的時候就在講,搞母羊繁育,如果一胎生一隻,基本是略賠的,生兩隻是可以賺錢的。按照當時的每隻母羊100%的產羔率算了一下,傻眼了,人工、草料、水電等等費用算上,還不包括固定資產的分攤,已經是賠錢了。火急火燎的把專家請到場裡,專家講的第一句話:你這是從西北買的低腿雜交羊,特點就是兩個,一個是產單羔的比例大,另外就是得布病的幾率大。啥叫布病,蒙了!專家的第二句話是,我不是讓你買小尾或者杜寒雜交一代嗎?為啥還要買這些羊!

在這裡再次做個總結,羊的品種對於養殖場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像純種杜泊這樣的單價比較高的羊,產羔率相對低一些,可以通過比較高的單價來彌補。如果是普通品種,沒有比較高的產羔率,又不能賣到比較高的價錢,怎麼可能賺錢呢。就像做批發生意的沒有銷量怎麼可能賺錢。所以建議要麼選擇單價高的品種飼養(產羔率低一些也可以接受),要麼選擇單價低,產羔率高的品種來飼養,數量*單價=總金額,這個道理應該都能明白,所以請大家三思。另外關於布病等傳染病,這個是要引起切身重視的,畢竟會傳染給人,所以在防疫、治療、接生等環節一定要注意,勤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用一次性手套,當然如果從引種環節能杜絕是最好不過的。2012年春天新的問題又擺在面前了,一個是羊的繁殖率不行,二是從山西買回來的羊教授說布病的幾率比較大,三是種羊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種羊不行一個是因為品種不行,不是純種的杜泊,另外母羊有兩百隻種羊的數量也不夠,每隻種羊如果本交的話只能管25-30只母羊。把這幾個問題總結了一下,排好順序,先從檢測布病入手,專家幫忙安排兩個學生過來抽血,帶回去檢測,結果比我預想中的要好一些,有19只檢測呈陽性。對於這19只羊的處理我跟父親有爭議,也就是填埋或者賣給殺羊的,最終咬牙填埋。一個是擔心這個病擴散,另外一個在我內心深處一直比較崇尚胖東來,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能讓顧客或者消費者吃虧,以前自己不做生意,現在既然自己說了算了,那就從這件事情開始吧(但是確實比較心疼)。接下來就是剩餘的兩個問題了,一個是繁殖率低,一個是種羊。有180只母羊一下淘汰不大可能,只能是邊飼養邊銷售,當時我給場裡定了規矩,這批羊只能賣給附近的散養戶或者殺羊的,堅決不能賣給羊場,我們走過的彎路不能讓同行接著走,要不然損失太大了。之所以考慮賣給散養戶,一個是散養戶的飼養成本相對較低,另外雖然我的種羊不是特別好,但是相對於散養戶的種羊來講還是要好的多,所以就考慮儘量讓這批羊懷孕了再銷售,這樣也相對能賣個好價錢。

2012年4月,參加省裡面的養羊培訓會,讓我激動不已。可能當時不止我一人,大部分去的同行都跟我一樣比較興奮,原來羊也可以搞同期發情和人工授精。在這裡我重點分析一下母羊多的話在配種方面面臨的問題。

種羊跟男人一樣,體力是有限的(請原諒我的粗俗用語)。按照30只左右的母羊配一個種羊的話,那麼我180只母羊則需要6只種羊,如果種羊數量不夠,就有可能出現母羊發情的時候不能夠及時配種,因為綿羊的發情週期一般是在17天左右,那麼就意味著要多增加17天的飼養成本來,這個是對於種羊數量的要求。其次,因為羊畢竟不會說話,少的話還可以通過觀察外陰等方法來判斷是否發情,羊多的話不可能這麼做,只能把種羊放到母羊舍裡面本交,什麼時候交配的也不知道,這就意味著將來的預產期不好判斷(有經驗的也可以通過羊的表現判斷是否臨產)。還有本交對於公母雙方都意味著傳染病幾率的增加,羔羊不能夠整批出生,整批出欄。最重要的是如果管理不當,非常有可能在中後期出現近親繁殖的情況。當然也有些養殖場採用了試情羊,就是每天早晚牽著性慾比較強的種羊到各個圈舍走一遍,對種羊爬跨的母羊做標記,再採用針對性的種羊配種。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會大大增加員工的工作量,這個工作跟飼餵一樣,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所以就一個配種工作,如果按照本交的配種方法,怎麼能輕易的擴大規模。​​​​​​

所以培訓會結束以後,各個養殖企業都力邀專家安排技術員到場做同期發情和人工授精,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大約會後的半個月左右,專家安排的技術員帶著發情栓等工具到了,當時真是恨不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把目測沒有懷孕的母羊全部放栓,又幫忙製作了一個綁定架,訓練種羊採精,13天后,技術人員又趕過來撤栓,採精,輸精。OK!等著母羊懷孕賣個好價錢或者羔羊出生吧!一隻種羊解決了100多隻母羊的配種問題!

打草、柔絲、投餵、飲水、消毒、防疫等等,日子在我天天的資金投入中靜靜流失,期間多少賣了一些母羊。三個月左右,父親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懷孕的話,到這個時候母羊都該下奶了哦!關鍵是當時人工授精做的大部分羊看著都沒啥動靜!慌了,蒙了!當時還抱著一絲僥倖心理,可能是時間不到,又給專家打電話,專家親自帶著B超來了一趟,檢測的結果是有20只左右懷孕的。心涼了!​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思路清晰並且比較自信的男人。我自認為孝順父母,團結兄弟。我用我精心設計的養羊計劃來實現大家的共同富裕。但是到了2012年夏天,經歷了一年多的養羊生涯,讓我有了挫敗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兄弟(包括兄弟媳婦)、我的同學(合夥人)、包括我的媳婦,沒有人埋怨我,沒有人有流露出來退出的意願,這是到現在我都引以為豪的,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現在,如果他們有一個退出,可能對我都是個不小的打擊。既然大家一如既往的信任我,那麼我要擔得起這個責任,我開始反思問題到底出在那裡。這麼好的一個行業為什麼會不賺錢呢?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我以前沒有從事過跟任何養殖相關的行業,只是從理論上判斷這個行業比較好,所以就毫不猶豫的進來了。我當初計劃的很好,請記住我這句話,問題就出在這裡!我當初的計劃只是一個門外漢的計劃,看起來很完美,很理想,但裡面的注意事項很缺乏,裡面的溝溝坎坎自己也沒有經歷過。所以這個是我以時間和金錢為代價換來的!以前有朋友諮詢我一個行業怎麼樣,能不能做的時候,我都會思考一下,然後一二三四五的思路很清晰的把利弊分析出來。但是現在我不會了,對於我沒有親身做過的行業,我的思路只是想當然的理論。如果現在有朋友叫我一起合夥做生意,我一定要看一下這個朋友對於這個生意是一直在做,為了擴大規模,還是一個新的行業,我不會選擇後者。只有身在其中的才明白利弊。這也是我明白了當時做化妝品的時候很多客戶很艱難的在堅持,但是就是不輕易換行的原因。隔行如隔山啊!所以,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養羊,寧願多花點時間、財力和精力來做調查,也不要只憑一腔熱血就進來!這是我做了1年多才明白過來的道理。​​

以前給員工搞培訓的時候,培訓室就張貼了一行勵志語: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我如果在1年多的時候放棄了,除了賠錢之外,那麼對於將來我肯定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畏首畏尾,變的很保守,不敢再輕易做生意,另外就是很有可能在另外一個行業接著交學費。與其這樣,何不在這個行業深挖下去!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只有不賺錢的企業。認識到問題所在之後,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具體該怎麼做,考慮了三天,決定從以下方面重新開始:

1、好種羊對於羔羊的影響太大,決定買好的純種杜泊種羊,去了一趟天津,買了4只杜泊種羊,花費了整整10萬。這個時間是在2012年夏天,與2011年相比較估計要貴了一半左右,這就是進入的機會問題,任何行業都有起起落落,只有內行才能把握高峰和谷底。但是我相信內行不是天生的,也是交學費成長起來的;

2、我的目標決不止於幾百只基礎母羊,我的30畝地如果達到飽和,最起碼可以有2000多隻基礎母羊,那麼如果採用本交我得需要多少隻種羊,多少的人工和管理手段才能做到提倡的科學養殖。既然人工授精在豬和牛這兩個行業都已經比較普及了,為啥在羊上就不行呢?說明不是同期發情和人工授精的方向問題,是掌握的問題。如果我要想擴大規模,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開始派我弟弟四處學習,找全國已經開展這個技術的大場,分開找幾個專家來諮詢指導,甚至連教授帶的研究生也虛心請教。每次學習回來後就小批量的在自己的基礎母羊上面做實驗,最終用了差不多8個月的時間,基本掌握了這個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先借市畜牧局的B超觀察,在確定會使用的情況下(人工授精30天以後就可以觀察出來),購買了一臺B超儀;

3、堅決更換母羊,沒有產羔率就沒有利潤,逐步分批的淘汰以前的母羊,再逐步分批的購買小尾寒羊。​

在2012年下半年這個過程中,從企業發展的角度,我把其稱之為調整期,調整基礎母羊和種羊,關鍵的一點有心的朋友應該能分析出來了,調整了投入,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增加了投入。基本上從開始養羊到2012年底,只有在2012年初春節的時候銷售育肥羊賺了不到2萬,因為養的是母羊,快兩年下來基本沒有見到多少羔羊(前面已經分析過,有母羊的原因,有人工授精失敗的因素),所以怎麼可能有收入呢!淘汰一隻以前的母羊還買不了一隻成年的小尾寒羊。另外在2012年下半年除了買羊和平時的日常開支外,還購置了一臺東風小康小卡車,用來買羊和去市區買豆腐渣,9月份的時候買了兩臺秸稈粉碎機和一臺地磅。本來是不想在地磅上面投入的,後來分析了一下如果收秸稈根據目測給錢的話會容易引起不公正的感覺。為了避免收秸稈期間下雨車輛無法通過,把場區門口到青儲池之間的路面硬化了一下,當然也未雨綢繆的新建了兩個青儲池。到2012年年底,我的總投資大概已經增加到了(我現在沒有在場裡,沒有看帳,是大概的金額)160萬左右。遠遠超出了當初我的滾動發展的初衷!

在這裡稍微總結一下,只要開始投資,就像房子裝修一樣,預算的資金往往不夠,做生意跟裝修真的是一樣一樣的。你能計劃到的都是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地方太多。舉個例子,2012年我要把場裡以前留下的小房子改造一下,因為當時的間隔比較小,也就是那種比較低矮的房子。為了合適做值班室,我需要把房頂拆掉把牆加高一米多。找了老家的一個施工隊,施工隊的負責人搭的腳手架,高度不超過1.5米,然後負責人的弟弟開始上去施工,過程中,腳手架坍塌了,結果是什麼?是施工隊負責人的弟弟在醫院待了幾天後沒有搶救過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跟羊場的施工方簽訂合同嗎?農村沒有這個習慣,在我的養殖場出的事情我很難過,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麼不在了,你能想到一個養羊的能養出人命嗎?沒有過多的劃分責任,我給了8萬塊錢。當時實在是比較困難,要不然會給的更多一些。這些意外是能計劃的嗎?所以,如果想做生意,尤其是養殖類的農業項目,手裡假如有100萬的資金,我建議按照70萬甚至更低的投資額來計劃和預算。基本上到最後是超的多,節省的少。如果資金不足,就意味著有幾條路來選擇:1、放棄2、到處借錢(包括銀行貸款和民間融資)3、縮減規模。在此提醒一下,搞養殖想從銀行貸款很難,請不要寄希望於銀行(有很好的關係除外),雖然國家一直在提倡加大對於農業的扶持力度和降低貸款門檻,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幾乎沒有。民間的融資相信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這幾年投資擔保公司把融資成本大幅度搞起來了,即使在農村,月息低於1分的很難弄到。再高的利息能划算嗎?千萬不能飲鴆止渴,高息來融資搞養殖,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不知不覺來到了2013年,我把場裡以前的母羊淘汰了90%左右,剩餘的都是生雙羔的,然後重新補充進來的小尾寒羊有350只左右,這樣羊場的基礎母羊存欄量在370只左右。隨著人工授精技術的成熟,羔羊在陸續出生,養了兩年,終於見到成批的羔羊了!高興吧!高興。但是問題又來了,圈舍面積不夠了!

有朋友可能會說,把羔羊賣了不就行了。這裡面有幾個問題,一個是懷孕後期的母羊不能賣,否則經過長途運輸容易流產。另外沒有斷奶的沒法賣吧!還有杜寒雜交一代的公羔不能做種羊,只能做肉羊育肥好來出售,需要時間吧!即使是杜寒雜交一代的母羔,舉例子有100只也不是說斷奶後一下就賣出去了,需要遇到合適的買家吧。同時專家還還建議留一部分雜交一代的母羔,來搞雜交二代,這樣銷售價格更高。所以,在這個期間,無論男女老少羊,總得有吃住的地方吧!怎麼辦?接著蓋羊舍,2012年5月,開始動工,新蓋兩棟羊舍,跟前兩個一樣,佔地1400平方,花費多少呢?18萬!

截止到2013年夏天,兩年多的時間,從選品種上走了一年多的彎路,基本沒有效益,而且形式還在逼著你擴大。在此過程中,認識了一些畜牧局、發改委等部門的領導或員工;有了幾個可以隨時打電話請教的專家教授;結識了幾個相互鼓勵、相互諮詢共同發展的知心同行。當然尤其對於鑑別純種杜泊和小尾寒羊以及雜交一代有了胸有成竹的把握,對於羊不同階段的飼料配方、羊病的治療、同期發情和人工授精技術等方面,都有很了十足的進步。這些沒有時間的沉澱是不可能得到的。

2013年的夏天,邀請了一個省畜牧局的領導到場裡指導,領導主要的三句話我聽進去了:羊養的不錯;硬件還差點;今年有菜籃子工程補貼可以申請。領導走了之後,開始上網查資料,關於菜籃子工程的。心動了,羊的數量夠了,就是硬件還差點,差什麼?沒有辦公室、沒有消毒室(當時只在門口弄了個消毒池)、場區的大部分路面沒有硬化、沒有硬化過的堆糞區和填埋井。9月份收草過後,開始建設缺的幾項硬件。這樣截止到213年10月底,加上兩池青儲的秸稈,總投資達到了230萬左右。2013年12月31號當天,收到了菜籃子工程補貼25萬。真不容易啊。

關於養殖環節的一些細節我描述的比較少,比如防疫、疾病防治、飼料配方、羔羊護理等等,當然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和一套東西,這個後期大家可以互動交流。我目前以理思路為主,目的還是那句話:希望大家能少走或者不走彎路!​​​​​​​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排隊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規律: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當你換到另一排,你會發現,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感覺自己是站錯了排。這就是神奇的墨菲定理。成功,就是將別人堅持不下來的事情堅持做下去。所以,如果你選擇了養羊,就別輕易放棄!後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