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獲評無違建創建先進縣

在近日召開的全省深化“千萬工程”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上,南湖區獲評“無違建創建先進縣(市、區)”。今年上半年,圍繞“加快拆的進度、提升控的強度”這一主線,南湖區持續推進“三改一拆”及“四邊三化”相關工作,努力向“無違建區”目標邁進。截至7月23日,全區累計拆除各類違建127.43萬平方米,完成市級任務的127.43%;累計完成“三改”137.94萬平方米,完成市級任務的197.06%。

拆違,是向違建行為宣戰,必須持之以恆。這其中,新增違建成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日前,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橋中隊對顧家花苑和江南村兩處違法建築進行依法拆除。據悉,這兩處違建建築均為出租房,室內設施簡陋、電線亂拉,居住人員較多導致消防通道堵塞,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其“髒亂差”的形象也影響了市容環境。在多次上門做工作,併發放拆除通知書後,執法隊員依法依規將其拆除。這樣的“拔釘”行動,嘉興科技城(大橋鎮)還延續到了中心農貿市場、大橋中學、衛生院附近等鎮區多個角落,向“髒亂差”開刀,向“潔序美”轉變。

“迅速推進存量違建攻堅整治和新增違建管控處置,是今年以來我們深化‘三改一拆’工作的一大重點。”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從6月起,小城鎮鎮區違法建築“動態清零”專項行動在嘉興科技城(大橋鎮)、湘家蕩(七星街道)、新豐鎮、餘新鎮、鳳橋鎮5大主體鋪開,力爭實現“動態清零”。截至目前,該專項行動已拆除違建33.13萬平方米。

加速拆違整治的同時,對舊廠區、舊住宅區、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也給群眾帶來更多紅利。提升城鎮環境,改善居民生活,上半年全區完成城中村改造7000平方米;擬定工作計劃、測算改造費用、編制實施方案,今年以來累計完成舊住宅區改造85.9萬平方米,實現年度目標的134.22%;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清理一批、淘汰一批、入園一批,目前已完成舊廠區改造29.97萬平方米。

當然,“破”是為了更好地“立”。今年,這樣的“立”不僅包含精品打造,還增加了細節提升等內容。

一方面,南湖區以X119嘉南線南湖段為精品道路創建對象,以乍嘉蘇高速鳳橋出入口為最美入城鎮口創建對象,加快標誌性精品打造,力爭通過整治周邊環境、提升綠化檔次、打造亮化工程、增設人文元素、完善交通功能等方式,展現“潔、綠、美、亮、文、暢”的城市道路新形象。另一方面,各地推進橋下空間利用管理,開展以高速公路為重點的幹線公路和高速鐵路沿線橋下空間的改造利用,清理城市“衛生死角”,讓細節之處同樣“潔美淨”。

為了實現拆改工作的長效防控,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他們將加速建設防控平臺,建立一套“防違控違綜合管理系統”,強化防違控違信息化管理,實現違法建築投訴舉報受理、巡查發現、實時指揮、快速處置和綜合督查一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