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印狂魔」乾隆皇帝印璽欣賞


乾隆帝田黃三聯璽。乾隆帝田黃三聯璽,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cm,邊長2.6cm;中“樂天”,橢圓形,高1cm,長徑3cm,短徑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cm,邊長2.6cm。此聯璽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所鐫。

這三璽的篆刻方式與璽文佈局均有不同。“乾隆宸翰”為陽文篆刻,佈局章法為傳統標準格式。“樂天”亦為陽文,兩字居中,左右飾以螭紋,使璽面富有動感。這種字、畫結合的形式是漢印的遺風。“惟精惟一”為陰文篆刻,印文用漢代私印形式,採取迴文法排列,錯開相同的兩個“惟”字與延長兩字上端一筆都是為取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的效果。此三聯璽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璽中備受青睞,以後各帝亦十分珍視。

白玉螭紐“學詩堂”璽。“學詩堂”璽,清乾隆,白玉質,螭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cm,長3.2cm,通高6.7cm,紐高2.6cm。“學詩堂”位於紫禁城東六宮之一的景陽宮的後殿,是清代宮中一處十分重要的收貯書畫圖籍的地方,“學詩堂”的得名便與殿內所收藏的書畫名跡有密切的關係。


白玉獅紐“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璽。“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璽,清乾隆,白玉質,獅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3.4cm見方,高6.1cm,紐高3.7cm。該璽置於紫檀木寶匣內,為《石渠寶笈》續編著錄之部分書畫作品上所鈐蓋的八璽之一,刻制於乾隆五十六年正月至乾隆五十八年五月《石渠寶笈》續編編纂期間。

碧玉交龍紐“十全老人之寶”。“十全老人之寶”,清乾隆,碧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8cm見方,通高15.3cm,紐高5.4cm。寶四周陰刻填金乾隆帝御製《十全老人之寶說》。“十全”,指乾隆帝在位期間十次遠征邊疆的重大勝利。“十全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兩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昌化石雕荷塘小景“乾隆宸翰”璽。“乾隆宸翰”璽,清乾隆,昌化石質,隨形雕荷塘小景方形璽,漢文篆書。面8.4cm見方,通高15.2cm。此璽用昌化雞血石刻治,雕刻者依據材質表面不同的色彩巧妙構思,精心佈局,使之成為一件難得的藝術佳作。整個作品設計新穎獨特,雕琢精微細膩,形象生動傳神,被人喻為“巨靈妙手,小幅丹青”,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是乾隆帝寶璽中雕制最為精美者之一。


昌化石質“惟精惟一”璽。“惟精惟一”璽,清乾隆,昌化石質,隨形雕蘇軾《赤壁賦》文意,漢文篆書。面6.9cm見方,通高11.9cm。貼黃籤一,上墨書“惟精惟一御寶一方”。“惟精惟一”語出《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乾隆帝以此為璽文刻制了多方寶璽,此為其中之一。此璽與“乾隆宸翰”相配,鈐諸御筆書畫之上。

壽山石臥獸紐“所寶惟賢”璽。“所寶惟賢”璽,清乾隆,壽山石質,臥獸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4.1cm見方,通高4.5cm,紐高1.9cm。此璽與“乾隆御筆”、“德日新”為一組,相配使用,鈐諸御筆書畫之上。

太上皇帝之寶。太上皇帝之寶,通高15cm,紐高7.3cm,印面22.5×22.5cm。碧玉質,交龍紐,滿漢文篆書,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題太上皇帝之寶》御製詩,盛於雕雲龍紋紫檀匣中。這方“太上皇帝之寶”是清宮帝后寶璽中最大的一方,體現了太上皇權力的至高無上。此寶製成後曾陳設於太上皇宮殿中的皇極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寶”數方,皆作漢文篆書,用於書畫鑑賞活動。


田黃石子母獅紐“乾隆御筆”璽。“乾隆御筆”璽,清乾隆,田黃石質,子母獅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4.7cm見方,通高6.2cm,紐高3.5cm。此寶與“所寶惟賢”、“德日新”為一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寶璽中鈐用較多的一方。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鈐有此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