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7年9月,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批覆《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方案》,決定將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調整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合作區也由此正式進入“深圳的全面主導期”。這座新城正加速邁入建設管理的新時期。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問題來了

合作區規劃涉及方方面面

生態環境 公共設施 產業發展

那麼

深汕合作區該怎麼建?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7月27號至28號,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共同組織召開《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2017-2035)綱要》專家諮詢會。合作區邀請國內9位知名專家,行走新城、全面“把脈”合作區未來發展。

統籌規劃468.3平方公里的合作區內,集聚“山水林田海”全域要素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深汕合作區將打造更加代表未來的美麗濱海新城。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專家諮詢會主要從四大方面為合作區的未來進行了規劃

※ 規劃方案中的發展定位、規模和目標

※ 交通發展戰略及主要對外交通設施佈局

※ 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目標

※ 基於全域全要素未來大格局下的高質量發展和單元開發模式

諮詢會上,專家們詳細聽取了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方案彙報,並對照國際國內前沿案例,就深汕特別區規劃方案中的發展定位、規模和目標,交通、民生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高質量發展和單元開發模式等展開熱議。其中,專家們談及最多的就是“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同時關心人才的集聚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諮詢會專家組組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教授級高級規劃師

李曉江

我認為深汕合作區的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怎麼樣儘快地去形成吸引人和人才的環境。很重要的一點,深汕合作區的發展首先要充分地去思考怎麼去聚集人的要素。這裡面特別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務、醫療和教育。人來了才會有優質的企業來,才會創造繁榮,才會形成一個城市良性發展。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同濟大學原副校長 教授

楊東援

我們要考慮的就是能不能打造可以不依賴小汽車的一個城市。不僅僅要考慮一個道路網,而且要考慮一個公交網。而且這個公交網,它不是作為道路網的附屬品,也就是說公交下來以後,它可能是一個人的活動環境。而不是被小汽車壓迫的一個環境。它跟以人為本的空間活動網絡是要結合在一起的。

專家們還認為,合作區作為深圳全面建設管理的新城,城市的規劃建設目標要放在整個深圳的大戰略下去思考和統籌,確保“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幸福家園”,在聚集先進產業的同時,謀劃好如何守護綠水青山,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山水田園生態城市。此外,合作區的建設還應立足新時代,實現區域化特色發展。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研究員

周秋麟

環境的底線,資源的上線,以及生態紅線。意思就是如果能把這三條線進一步規劃的明確,那就更能體現改革的成果。規劃當中就要考慮,怎麼樣來統籌,來協調。尤其是在海洋這方面,我們要考慮陸海統籌的問題。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董事長

孟建民

突出我們深汕合作區,我們自身城區,我們自身地域的特點,有些方面是借鑑於雄安的這種理念和要求,在具體實踐過程當中,要追求我們自身原創性,自身特色性發展。

落實省委對合作區指示精神,要在建設成為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方面下功夫,深汕合作區正加快基礎配套和產業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新城規劃建設道路71條,已建成通車19條,已動工建設26條,正在開展前期工作26條。目前已落地產業項目有67個,預計達產後年產值有望超過600億元,年稅收約40億元。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建?聽聽專家怎麼說

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

產耀東

我們就是要落實省委以功能區為引領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戰略,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作用,讓深汕特別合作區成為飛地經濟發展模式的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的首創者、飛地城市化實踐的首創者。

未來,深汕特別區將以“創新引領發展、實幹再造新城”為發展理念,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為發展模式,以“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平臺帶動、產城融合”為發展思路,努力打造“成本窪地、產業高地、生活福地、人文勝地”美麗新深汕,奮力建設粵東振興發展的區域中心、深圳自主創新的拓展區、宜居宜業宜遊的濱海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