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鋒收華錄百納入盈峯系 旗下文化資產或將整合

繼華錄百納引入新股東盈峰集團和普羅非投資之後,公司目前已經完成股份轉讓過戶登記和實際控制人變更,控股股東由華錄文化變更為盈峰集團,實際控制人由華錄集團變更為何劍鋒。

6月份,華錄百納公示的第三屆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名單顯示,公司新董事長、財務負責人、監事會主席以及一位非獨立董事均曾在美的集團擔任過要職。這幾位高層甚至都有一個類似的履歷,先是在美的集團任職,而後進入盈峰投資集團,如今又加入了華錄百納。

這不得不追溯到盈峰和美的兩大集團的關係。新股東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普羅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背後的掌控者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亨健及其兒子何劍鋒。2012年,何享健“退位”,接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的是方洪波,千億民企交班給了職業經理人。而獨立於美的集團外,何劍鋒卻創造了自己的“盈峰系”。

此前美的集團披露的公告表明,該公司與“盈峰系”旗下的公司存在多次交易往來。對於盈峰集團和美的集團是否在業務上存在協同合作,美的集團相關高層回應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兩家集團完全獨立,沒有業務協同合作”。而對於“兩者是否在資源和人才方面有一定關聯”的問題,對方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美的舊部入駐

短短四個月,從2月份意向入股到6月完成轉讓,閃電式進入央企傳媒股華錄百納後,何劍鋒的“盈峰系”也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根據此前的協議,華錄百納原股東華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把17.55%的股權轉讓給盈峰集團和普羅非投資,而中國華(港股00370)錄集團有限公司股權保持不變。完成後,華錄文化退出,盈峰集團、普羅非投資和華錄集團分別持股12.55%、5.00%和7.95%。

盈峰集團成為了華錄百納的控股股東,而華錄百納也算是“盈峰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第一家是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上風高科,也是由何劍鋒於2006年收購環保設備企業上風高科後更名得來。

在“美的少東家”何劍鋒自立門戶的創業生涯中,多次出現了美的集團的身影。其中,華錄百納第三屆新董事會名單上,除了3位獨立董事,其餘6位非獨立董事中,3位來自於盈峰集團,而他們此前都曾在美的集團任職。

新任董事長方剛,從2004年開始在美的集團任職,2011年加入盈峰集團,擔任公司董事、首席運營官至今,今年6月19日起擔任華錄百納董事、董事長。另外,公司新任監事會主席何衛也曾於2004–2016年間在美的集團任職。

除了美的老臣輔佐新帥,在業務方面,成為何劍鋒創業新戰地的華錄百納和美的可能還存在關聯交易。華錄百納公告顯示,2018年度,在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的範圍內,公司可能與盈峰集團或其下屬公司、美的集團或其下屬公司,發生產品採購或銷售、租賃、內容營銷及服務等關聯交易。

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追問,此次股權轉讓是否還包含了華錄百納需要為美的集團提供2年6億元的廣告營銷服務?華錄百納董秘並未直接回應,只是表示,“盈峰集團與普羅非投資組成的聯合受讓方以總價約18億元人民幣受讓華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持有的華錄百納17.55%的股份”。

不過,時代週報記者查閱華錄百納當時披露的《關於控股股東協議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結果暨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的公告》,並未發現“2年6億元的廣告營銷費”這一條款。

但可以確認的是,華錄百納和美的集團早前就存在過交易往來。2017年,華錄百納的子公司喀什藍色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提供內容營銷服務,交易金額為人民幣221萬元。

控股股東100%質押

股權交接,高層換血,華錄百納由國有控股轉為民營控股,這也被看做是國企試水‘混改’的一大案例。在外界看來,這是新的開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華錄百納控股股東完成變更不到一個月,6月27日,華錄百納披露股權質押公告顯示,第一大股東盈峰集團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數為101936941股,佔其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100%,佔公司總股本的12.55%,質押用途為融資。這表明,盈峰集團把手上所持的全部股份都已悉數質押。

截至7月29日,公司副董事長鬍剛持有的公司股份處於被質押狀態的數量為40571000股,佔其持有華錄百納股份總數的 99.87%,佔公司總股本的 4.99%。

股東高質押可能面臨著被強制平倉的風險。近日,作為持股5%以上股東胡剛的一致行動人李慧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1%。據悉,本次減持是股東前期質押給廣發證券(港股01776)的部分公司股票已經達到平倉線,證券公司對股票進行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

從今年5月份到7月底,華錄百納股價跌去了30%。新股東盈峰集團進駐的消息並沒有刺激到資本市場的反彈。如果公司股價繼續下跌,控股股東的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償債能力不足,則可能出現實際控制人變更的風險。

對於“公司是否擔心股票達到平倉線而導致股東被動減持,影響公司的股權結構穩定,以及如何降低風險”等問題,時代週報記者郵件聯繫華錄百納方面,但對方並未直接作出相關回應。

此外,華錄百納最新公佈的2018年半年報成績也並不理想。最新公告透露,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在2.60億–2.66億元之間,而去年同期盈利6451.27萬元。相比於2017年公司的年度營收達到22.48億元,淨利潤也僅有1.07億元。

或注入新資產?

主營業務萎靡之下,華錄百納未來走向目前尚未能明晰,但新股東盈峰集團的進駐,或為其迎來新的資產注入帶來一線曙光。事實上,盈峰集團是否會向華錄百納注入新的資產也成為投資者備受關注的問題。

盈峰集團入主之時,華錄文化轉讓的基本條件包括:擁有相匹配的資本實力,能夠引入新的優質股東資源,能為實施產業升級提出可行的經營發展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盈峰集團2017年度總資產349.7億元,淨資產113.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4.9億元、淨利潤7.2億元。目前,盈峰集團控股的另一家上市企業盈峰環境,正在停牌籌劃擬以152.5億元收購中聯環境。

至於影視文化方面,盈峰集團旗下有早已培育好的兩大文化資產。其一是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6年盈峰集團入股該公司,隨後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成員更換,目前何劍鋒直接或間接持股47.74%;其二則是盈峰傳媒,同樣成立於2016年,標誌著盈峰集團正式進入影視文化行業,目前何劍鋒直接或間接持股85.74%。

不過,根據華錄百納2018年3月23日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華錄百納與盈峰控股的控股子公司盈峰傳媒之間的主營業務存在潛在同業競爭問題。

6月份,方剛就任華錄百納新董事長的同時,也在5月向盈峰傳媒辭去董事長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

時代週報記者向華錄百納方面求證,“新股東盈峰集團是否考慮把華藝國際拍賣和盈峰傳媒裝入上市公司華錄百納?”

華錄百納董事會方面回覆表示,“就該潛在同業競爭問題,盈峰控股將在受讓華錄百納股份成為華錄百納控股股東後的三年內,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採取將所持盈峰傳媒股權轉讓給華錄百納或無關聯第三方或註銷、停止相關業務的方式,消除同業競爭問題”。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