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大人們

醜陋的大人們

孩子的缺點總是跟父母很相似。當大人們固守著一些不自覺的壞習慣——懶散、不拘小節、推脫責任、罵人動粗……是否想過:你在教孩子什麼?如果希望孩子從小要養成好習慣,就要先糾正自己身上的“醜陋”!

雨。公共汽車的座位溼了,媽媽掏出手紙擦,沒擦乾,撕下一團紙再擦,終於擦乾了,抱著寶寶坐下,四周扔下七八團廢紙,只顧寶寶不顧環境。

抱著寶寶坐公交車,剝開香蕉,美美地給寶寶吃,香蕉皮“唰”扔出窗外,管他呢,愛誰誰。

後邊坐著孩子,前邊的幾個大男人竟紛紛摸出煙來,抽得滿車廂都是煙!乘務員也是個大男人,竟不管!

車廂特擠,媽媽沒事兒人似的,讓寶寶單獨佔一個座位,她就不怕以後沒人再給她讓座。

老奶奶見到鄰居家的小陶陶,拿出剛買的一根小火腿腸,“陶陶給你”。陶陶還沒緩過勁來,媳婦已將火腿腸搶下:“給小強買的”!唉!

地鐵。媽媽領著孩子擠來擠去,旁邊坐著的男人,木呆呆看著,屁股就好象釘在了板兒上;而媽媽也木得可以,決不開口“請讓個座位好嗎”。醜陋面對著醜陋,孩子夾在了中間。

兒子和小朋友打打鬧鬧,哭了,找媽媽,媽媽劈頭一句話:“真笨!你就不會也砸他一下!”這叫哪門子教育?!

媽媽抱著孩子,孩子腿腳不老實,碰著了旁邊的阿姨,阿姨趕緊拍來拍去,煩得厲害;媽媽沒任何表示,心裡在說:“臭美什麼呀,就你乾淨”。媽媽和阿姨都有點醜陋。

好多孩子都想鑽遊樂場的洞,媽媽就抱著各自的孩子擠成一鍋粥,爭著先把自己的孩子往洞裡放。好像一堆螃蟹,互相夾著,醜陋地吐著泡沫。

醜陋的大人們

一個有知識的媽媽,手裡拿著孩子啃剩下的玉米棒,東瞧瞧西看看,還是把玉米扔在了樹下的草坪上。“你怎麼隨地扔東西!”老公不滿地說。“沒事兒,能降解。”有知識的媽媽說。能降解的東西我們就可以隨地亂扔?

孩子摔了一跤,媽媽趕緊抱起孩子,讓孩子站在公共坐椅上,幫孩子拍打灰土。孩子乾淨了,跳下去接著玩兒,公共坐椅卻踩滿了泥土,媽媽移到另一個座位上,對自己有損公共環境衛生的行為,無動於衷!

兒童樂園。盪鞦韆的孩子排成了長隊(其實是媽媽爸爸排)。排隊的媽媽恨不得別人家的孩子上去就下來,帶孩子蕩的媽媽恨不得永遠不下來。媽媽和媽媽吵了起來,孩子傻傻地蕩著。每當想起這個畫面,就想起了醜陋。

科技博物館真正是給要折磨東西的孩子們準備的。到處都是按鈕,到處都有孩子圍著亂摁。兩個孩子搶著摁一個按鈕,兩個媽媽紛紛上前,把著自己的孩子,要“哥哥摁一下弟弟摁一下”,生怕自己的孩子少摁了一下。

節日裡,公園裡的兒童樂園擁擠不堪。一個約五歲的孩子在鞦韆上玩了足足有半個小時,就是不下來,任由其他孩子眼巴巴地排隊等候,守侯在一旁的父親不斷地誇著兒子:“好,真棒!”

超市裡,熙熙攘攘,一個媽媽順手拿了樣小東西塞給身邊五、六歲的兒子,兒子拿著東西自己先出去了。媽媽在收費處繳了費出來,不明究裡的孩子舉著手裡的東西問道:“媽,這個你給錢了嗎?”他媽一錘給兒子送過去,趕緊把兒子推搡著離開。旁邊的一個小姑娘看見了這一幕,不解地問自己媽媽:“媽媽,他媽為什麼打他呀?”

超市裡,有人不小心撞了帶著孩子的一位媽媽,這媽媽火氣可真不小,立刻破口大罵:“幹什麼你,沒長眼睛啊!……”一連串的髒話連珠炮似的跟著跟著就出來了,身旁五、六歲的兒子使勁拽著他媽的衣服,連聲說:“媽,咱們走吧……!”可一點也拽不動他媽。 最後,這位媽媽被超市保安人員請了出去。

小飛是大院裡最調皮的孩子,老是惹事,還常常欺負比他小的孩子。有人去小飛媽媽那裡反映,小飛媽會說:“我們家小飛不會欺負人,肯定是別人欺負他!”有一次,小飛媽碰到小飛正在追打比他小的孩子,他媽卻對那被欺負的孩子說:“你幹嘛要惹我們家小飛!”……

小嵐在家裡被限制得很嚴,好些貴重東西都不讓碰,如果損壞弄髒了東西,她媽媽不僅會大呼小叫,還要上手打人,所以小嵐在自己家裡總是規規矩矩,對於自己的東西非常愛護。到了別人家,小嵐卻象換了一個人,對於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書一點也不愛惜,可著勁兒玩。她媽媽對於小嵐的這個毛病視而不見,她對於小嵐的要求是愛惜自家的東西,而不是愛惜東西!

爸爸帶著5歲的女兒上朋友家裡去玩,坐了一會兒,幾個大人支開桌子,玩上了麻將。嘩啦嘩啦,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很晚了,在一邊玩摺紙累了的女兒縮在門角里睡著了。大人們的麻局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女兒也就在門角里睡到3點。

爸爸懶得出奇,一到家就窩在沙發上他固定的位子上看電視,一動不動,沙發被他坐出一個深深的坑。一天,一家人正圍著餐桌吃飯,爸爸突然停住不吃了,媽媽看他一眼,起身給他把菸灰缸拿過來。爸爸吐出一個在嘴裡保留了半天的調味的八角,對媽媽說:“你真是太理解我了,我正打算把它嚥下去呢!——寧可把八角嚥到肚裡,也捨不得起身去拿菸灰缸,懶成這樣!

醜陋的大人們

兒子脾氣拗,又極聰明,剛剛4歲半,就會給自己找藉口。他光著腳就在地上跑,爸爸讓他穿鞋,他張口就說:“我找不到我的鞋。”他爸替他把鞋從沙發邊上拿過來,責罵道:“你找了嗎?就說找不到!以後不許你這樣張口就來!”順手用手中的鞋照著孩子的臉就抽過去。“哇--”孩子大哭起來。

3歲的玲玲從小都是媽媽給洗澡,這一天,媽媽病了,起不了床。於是就讓爸爸給玲玲洗澡,可不知為什麼,玲玲就是不幹,好說歹說都不讓她爸爸給洗。脾氣不好的爸爸一下子急了,把玲玲倒拎起來就往地下摔--顛倒的世界、昏黃的燈光、爸爸惱怒的神情都深深印在了玲玲的心裡,但就是記不得為什麼死活不讓爸爸洗澡了。

小東家的門背後,掛著長長短短粗細不同的一排竹條,大家都猜不出這是作什麼用的。原來,這是他們家的“刑具”!小東爸爸信奉“黃荊條子出好人!”的教育方法,所以,一旦兒子犯錯,就根據錯誤大小,選擇粗細不同的竹條子來教訓兒子。小東從小被他爸打到大,條子也越來越不管用,兒子走的路與父親所期望的距離越來越遠。

大人們,這些普遍存在的醜陋你看見了嗎?

醜陋的大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