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看新區報」7月31日貴安新區報

「“鮮”看新區報」7月31日貴安新區報

孫志剛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建設推進會上強調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建好生態文明試驗區

推動新時代貴州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諶貽琴講話

本報訊 (記者 許邵庭 李薛霏)7月30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建設推進會在貴陽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推動新時代貴州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講話,省委常委慕德貴、夏紅民、李邑飛、趙德明、李再勇、龍長春,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有關負責同志,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出席。李再勇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孫志剛指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我們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行動指南和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年年都有重要指示和殷殷囑託。我們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加強綠色治理、建設綠色生態、發展綠色經濟、厚植綠色文化、深化綠色改革,正在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發展新路。

孫志剛強調,推進新時代貴州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要堅持生態扶貧、產業脫貧,把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要堅持打造優美生態、提供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堅持重點治理、整體推進,協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要堅持抓好“關鍵少數”、引導“絕大多數”,推動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孫志剛指出,要加快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目標責任、生態文明制度、生態安全五大體系建設,推進發展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領導方式四個變革,集中力量打好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五場標誌性戰役,縱深推進汙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要建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落地見效。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協同打好長江經濟帶水生態修復攻堅戰。

孫志剛要求,要切實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肅考核督察問責,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建設,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諶貽琴指出,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全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真正走出一條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發展新路。要把握新形勢,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增強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打好攻堅戰,用三年時間集中打好五場標誌性戰役,解決好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要推進綠色化,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製造業、綠色服務業、綠色金融,加快構建生態經濟體系。要狠抓大保護,把各種規劃統起來、生態紅線管控嚴起來、石漠化地區更快綠起來,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要建好試驗區,逐一量化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著力完善生態扶貧制度、推進生態大數據應用、加強生態法治建設。要提升保障力,加大政策支持、強化科技供給、培育綠色文化,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李再勇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要強化政治意識,把思想與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強化問題導向,切實解決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強化目標引領,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責任擔當,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地見效。要切實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為建設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努力奮鬥。

會議討論了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表彰了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省發改委、省環保廳、貴陽市政府、開磷集團、赤水市委、錦屏縣委作了會議交流發言。

省有關部門、在築省屬高等院校、中央在黔有關單位、省管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各市(州)、貴安新區負責同志,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志願者代表等700餘人參加會議。

「“鮮”看新區報」7月31日貴安新區報

上半年新區“放管服”改革穩中向好

市場主體新增3612戶 同比增長80.43%

本報訊 (記者 鄭芹)2018年上半年,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政務中心)“放管服”改革穩中向好,新區市場主體總數累計達18127戶,市場主體新增3612戶,同比增長80.43%;註冊資本(金)累計達4937.53億元,註冊資本(金)新增725.90億元,同比增長12.6%;網上申報205931件,辦理率近60%,分別是去年同期的57.36倍和34.49倍,均在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貴安新區行政審批局以“放管服”改革為牽引,圍繞投資項目審批、商事制度、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等改革任務,全面推進審批服務,新區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在深化項目審批改革方面,新區行政審批局深化投資項目審批40天全流程試點改革,推進投資項目更好更快辦理審批;優化建築業資質標準和審批模式,實行新設立施工企業資質證書與安全生產許可證書並聯審批等措施,助推新區建築業更好更快發展;探索政府投資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出臺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具體工作措施;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全面推行施工圖多審合一、多圖聯審和“互聯網+圖審”,實現建設單位送審施工圖“零跑路”“零付費”。

在開展證照簡化改革方面,新區行政審批局細化落實“證照分離”“六個一批”改革措施,對改革事項進行第三次動態調整;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全面清理精簡各類申請資料、證明材料,取消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和重複證明;轉變工業生產許可證審批常規模式,探索試行“取消證前產品檢驗、實行簡化申請審批程序”等“2+2”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改革新模式;開展“一照(證)經營”改革試點,在新區範圍內實現企業“一照(證)通天下、走四方”。

在統籌營商環境管理方面,新區行政審批局抓好營商環境建設,強化對新區營商環境整治的引導,建立跟蹤、陪同服務工作機制和辦事企業群眾評價、意見回饋機制;持續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創新、優化政府服務、聚焦企業生命週期、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開展“一窗通辦”改革試點,深化“一號、一窗、一網”政務服務改革,將現有企業設立、經營管理、項目建設三類綜合窗口整合為“一窗通辦”。

在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方面,新區行政審批局深化“三張清單”建設,對權責清單編制工作進行調度;率先開展“易政”建設試點,探索提供“網購式政務”,打造全程“簡單化、智能化、自主化”的“貴安易政”服務品牌;強化“兩個大廳”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深化新區、鄉鎮、村“三級”立體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市場主體註冊登記“無介質在線實名認證、無核準在線自主確定、無紙化在線全程辦理”的“三無”微信全程電子化新模式,實行名稱自主申報、信息一次填報、後臺網上審核、執照自助打印、資料自動存檔,讓註冊登記“零跑路”、審核審批“零見面”。

下一步,新區行政審批局將修改完善《貴安新區項目建設審批全鏈條改革試點方案》,開展企業動態核查,積極推行建築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工作;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健全聯動機制,完善配套措施,強化系統支撐;著力改善營商環境,健全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影響營商環境通報制度,推動投資項目評估全覆蓋;制訂新區“易政”建設試點“1+N”文件,開展“微信通辦”試點,持續推進“一窗通辦”改革,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努力實現群眾、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鮮”看新區報」7月31日貴安新區報

一針一線織錦繡

——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啟萍的苗繡挑花人生

王啟萍,一位生活在貴安新區湖潮鄉馬路村的平凡老人,在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就像鄰家奶奶一樣,不惹人注意。

可是,她又是那樣不平凡,是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苗繡(花溪苗繡)傳承人。受家庭薰陶,王啟萍自幼跟母親學習苗族古老技藝挑花刺繡,她在苗繡這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上踽踽前行了近60年,從剛開始“被迫”學習,到後來的虔誠熱愛,在苗繡這門古老技藝漸漸消失在大眾視野的當下,她又毅然用肩膀擔負起培養傳承人的重任,廣招徒弟,悉心傳人……

■ 文/本報記者 任莉 實習記者 楊鳴丹 圖/本報記者 任莉

「“鮮”看新區報」7月31日貴安新區報

賓朋相邀聚貴安 人文交流話未來

7月的貴安,山清水秀、賓客雲聚。在位於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的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前,彩旗飄飄、人頭攢動。7月26日,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在這裡開幕,來自中國、泰國、緬甸、新加坡、老撾等國家的嘉賓、專家學者、留學生齊聚一堂,共同開啟教育合作新起點的同時,開啟了人文交流的新未來,讓貴安新區再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 文/本報記者 曾瑤 圖/本報記者 劉啟鈞 劉先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