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只要你坚持一万小时,就会有惊人的效果

01

著名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想从平凡走向大师或成功所必备的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普通人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的练习,才能成为该行业的专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至少需要五年才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一万小时,说起来容易,日益积累地坚持下来并非易事。我们很多人都有梦想,有的人想成为作家,有的人想成为运动健将,有的人想成为明星,还有的人想成为百万或亿万富翁.......

梦想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我们往往坚持不了一年、一个月、甚至一周就放弃了,然后就开始另一个梦想了,然后又是另一个目标了........

想成功,只要你坚持一万小时,就会有惊人的效果

比方说我去了西藏,看到蓝蓝的天空、宏伟庄严的布达拉宫、美丽的羊卓雍措湖等这些美丽的景点,就想回去一定要把这些美丽的景点写成博客。可是等我回家先歇几天,然后再干一些乱七杂八的事,一年后也没写出来一篇。

再比方说老公,他喜欢美食,他总说要把他知道的美食做法写成微博,分享给大家,可是他只写了3篇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微博永远停留在了2016年的某一天了。

还有,我家儿子说要练钢笔字,买了硬笔书法字帖,包括宋体、开题等,还有配套的钢笔,我想这下终于要练字了,这是好事儿啊,我要全力支持,不敢打扰一点一点,结果练了没到10天就停了。最后资料既舍不得扔,又不练字,就在家里堆着,现在书上全结满了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以上例子说明,我们没干成某件事,跟我们的智力无关,而是我们没有坚持。

想成功,只要你坚持一万小时,就会有惊人的效果

1993年,迈阿密大学的Anders教授,在柏林一所顶级的音乐学院做了一项调查。他将学生分成三组:普通学生,优秀学生,卓越的学生。

所有的学生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开始练琴到现在,你一共练习过多少个小时?所有的学生差不多都是从5岁左右开始练琴,在开始的几年里,每个人练习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样——大约每周2~3个小时。

但到了8岁左右,差别开始显现出来。一些学生的练习时间开始多于其他学生:9岁的时候每周6小时,12岁的时候每周8小时,14岁的时候每周16小时,20岁的时候每周超过30个小时。

到20岁的时候,那些有潜力成为世界级演奏家的学生已经练习了10000个小时;“一般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是8000个小时;那些达不到专业水准,将来只能寄希望于成为音乐教师的学生,练习时间只有4000个小时。

埃里克森惊讶地发现,在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如果练习的时间不够,任何人也不可能成为音乐演奏方面的“成功者”。

想成功,只要你坚持一万小时,就会有惊人的效果

我们知道,比尔·盖茨是美国著名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虽然他18岁考入哈佛大学,但为了实现他的计算机梦想,一年后他又退学,与自己的好友他创建微软公司。

为了完成任务,他与合作者两人几乎整日埋头工作,废寝忘食,平均每天在机房工作8小时,有一次甚至超过20个小时,苦苦支撑了八个礼拜才走出电脑室。在他经过连续练习7年、超过了1万小时的程序设计努力下,成为了首席软件设计师。并于13年成为全球首富。

03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的,“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这句话真的耽误了很多少年人——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诚然,谁也无法否认,拥有超拔天赋的人,头脑聪明的人,比资质普通的人要来得事半功倍。

但天赋决定的不过是下限,真正的上限,取决于努力的程度。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新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减肥、练字、跳舞、健身等,统统都可以。

只要我们

坚持一周,就能自然想起来;

坚持一月,就能形成 良好的习惯;

坚持一年,就能成为熟练者;

坚持三年,就能成为高手;

坚持五年,就能成为专家。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

想成功,只要你坚持一万小时,就会有惊人的效果

作者:月上枝头,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金色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