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只要你堅持一萬小時,就會有驚人的效果

01

著名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想從平凡走向大師或成功所必備的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普通人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0000小時的練習,才能成為該行業的專家。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至少需要五年才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一萬小時,說起來容易,日益積累地堅持下來並非易事。我們很多人都有夢想,有的人想成為作家,有的人想成為運動健將,有的人想成為明星,還有的人想成為百萬或億萬富翁.......

夢想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我們往往堅持不了一年、一個月、甚至一週就放棄了,然後就開始另一個夢想了,然後又是另一個目標了........

想成功,只要你堅持一萬小時,就會有驚人的效果

比方說我去了西藏,看到藍藍的天空、宏偉莊嚴的布達拉宮、美麗的羊卓雍措湖等這些美麗的景點,就想回去一定要把這些美麗的景點寫成博客。可是等我回家先歇幾天,然後再幹一些亂七雜八的事,一年後也沒寫出來一篇。

再比方說老公,他喜歡美食,他總說要把他知道的美食做法寫成微博,分享給大家,可是他只寫了3篇後就再也沒有更新過。微博永遠停留在了2016年的某一天了。

還有,我家兒子說要練鋼筆字,買了硬筆書法字帖,包括宋體、開題等,還有配套的鋼筆,我想這下終於要練字了,這是好事兒啊,我要全力支持,不敢打擾一點一點,結果練了沒到10天就停了。最後資料既捨不得扔,又不練字,就在家裡堆著,現在書上全結滿了灰。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以上例子說明,我們沒幹成某件事,跟我們的智力無關,而是我們沒有堅持。

想成功,只要你堅持一萬小時,就會有驚人的效果

1993年,邁阿密大學的Anders教授,在柏林一所頂級的音樂學院做了一項調查。他將學生分成三組:普通學生,優秀學生,卓越的學生。

所有的學生被問及同一個問題:從開始練琴到現在,你一共練習過多少個小時?所有的學生差不多都是從5歲左右開始練琴,在開始的幾年裡,每個人練習的時間幾乎都是一樣——大約每週2~3個小時。

但到了8歲左右,差別開始顯現出來。一些學生的練習時間開始多於其他學生:9歲的時候每週6小時,12歲的時候每週8小時,14歲的時候每週16小時,20歲的時候每週超過30個小時。

到20歲的時候,那些有潛力成為世界級演奏家的學生已經練習了10000個小時;“一般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是8000個小時;那些達不到專業水準,將來只能寄希望於成為音樂教師的學生,練習時間只有4000個小時。

埃裡克森驚訝地發現,在卓越者中並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如果練習的時間不夠,任何人也不可能成為音樂演奏方面的“成功者”。

想成功,只要你堅持一萬小時,就會有驚人的效果

我們知道,比爾·蓋茨是美國著名企業家、軟件工程師、慈善家以及美國微軟公司的董事長,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雖然他18歲考入哈佛大學,但為了實現他的計算機夢想,一年後他又退學,與自己的好友他創建微軟公司。

為了完成任務,他與合作者兩人幾乎整日埋頭工作,廢寢忘食,平均每天在機房工作8小時,有一次甚至超過20個小時,苦苦支撐了八個禮拜才走出電腦室。在他經過連續練習7年、超過了1萬小時的程序設計努力下,成為了首席軟件設計師。並於13年成為全球首富。

03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一夜成名,張愛玲說過的,“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這句話真的耽誤了很多少年人——你如果把人生當成一次馬拉松長跑的話,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麼重要的事情嗎?

誠然,誰也無法否認,擁有超拔天賦的人,頭腦聰明的人,比資質普通的人要來得事半功倍。

但天賦決定的不過是下限,真正的上限,取決於努力的程度。

因此,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重新 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減肥、練字、跳舞、健身等,統統都可以。

只要我們

堅持一週,就能自然想起來;

堅持一月,就能形成 良好的習慣;

堅持一年,就能成為熟練者;

堅持三年,就能成為高手;

堅持五年,就能成為專家。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堅持,堅持,再堅持!

想成功,只要你堅持一萬小時,就會有驚人的效果

作者:月上枝頭,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金色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