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相信媽媽們對“喪偶式育兒”這個說法不會感到陌生,而且不少人很有可能正在體驗這種痛苦。

喪偶式育兒,說的是父母一方在孩子教育中,處於顯著缺失的狀態。當然,結合中國的語境,這個缺失主體更多時候是父親。在一個家庭中,他們一般是這樣的存在:

● 懶,下班後就整個“葛優癱”,癱在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

● 笨,給孩子穿衣服、換尿不溼通通不會;

● 呆,孩子生病、哭鬧,他卻在一旁睡到不醒;

● 衰,偶爾帶一次孩子,孩子總能給整出各種故障來……

今天推送的這篇文章,來自一位爸爸,他不是那種巨嬰式丈夫和父親,但一番反思下來,同樣感到自己在養育孩子上付出和學習太少。

竟然有男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意不意外?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個“覺醒”的男人都說了些什麼。

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晚上八點半回到家,吃完飯癱坐在沙發上刷手機,兩歲多的兒子湊上來,嘴裡喊著“爸爸,恐龍”,然後殷切地看著我和手機,言下之意再明確不過了,他想用我的手機看恐龍。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每天下班後兒子跟我這個父親的交流常態。

沒錯,我就是那個各種育兒文章/視頻裡邊痛斥的,永遠在玩手機的爸爸。我當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只是每每有一點懺悔念頭的時候,心裡邊的另一個自己便會衝出來說:

“沒關係的,都累了一天了,好不容易歇下來,刷刷手機放放鬆沒什麼不可以的,以後陪兒子的時間多得是。”

悲催的是,每次贏的都是“他”,手機我還是照刷不誤。

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估計像我這樣想、這樣做的爸爸,不在少數吧。

我們想方設法將孩子留在身邊,甚至不惜讓父母離鄉背井來幫著照顧,可最終給到孩子的陪伴,遠不及一部手機。

每每想到這兒的時候,我都會羞愧難當。我這個嘴裡、心裡,唸的、想的全是孩子的“寵娃狂魔”,怎麼墮落到這個份上。我很懊惱,也想搞清楚原因。

直至最近,我才開始明白,作為爸爸,我對兒子的愛,就沒有超出動物性的“護犢”層面。一直以為,只要兒子能吃能喝、身體健康,安安全全不受傷,我這個父親就盡到了責任。

所以,每天回到家,詢問老婆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孩子今天吃飯怎麼樣?而到了兒子會說話的時候,我跟他說的最多的話,也是今天吃了什麼好吃的?

起初,兒子還會給我些回應,問得多了,他便不願搭理我了。

而造成這個困局的最直接原因便是,我

在養育和陪伴孩子這件事上投入過少。因為欠缺經驗,很多事情我不知道怎麼做,也不願意去學著做,總覺著這些事有他媽媽就夠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錯過了兒子成長過程中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行,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獨立走路,第一次下水游泳……

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回想起來,兒子從出生到現在,我這個爸爸,就像一個外人一樣,只是在一旁看著他一天天長大,至於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期間又經歷了哪些快樂和憂傷,我的記憶是模糊的。

但他媽媽就不一樣了,自打懷孕開始,她就已經在規劃小傢伙的未來了。

兒子出生後將近一年時間裡邊,就我倆帶孩子,因為我要上班,更多時候其實是她一個人帶了。我倆都是新手,但她這個媽媽是學習型選手,而我這個爸爸就更多是跟隨型了。

有一段時間,兒子溼疹特別嚴重,她在各種媽媽圈發帖求助,然後按照“過來人”的指引,買來相應的藥物塗洗,而我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不過是跑兒研所拿藥,然後晚上回到家幫著洗澡塗藥。有時候,甚至還會扮演“豬隊友”角色,塗錯藥的順序。

兒子稍大些後,她開始準備輔食,變著法做各種粥、湯還有肉鬆給娃吃,把他養得肥胖肥胖的。而我呢,連給娃下個麵條要剪短這樣的小事,都是幾番提醒糾正後才改正過來。

關於孩子什麼階段該吃什麼樣的食物,我是沒有概念的,基本都是老婆吩咐去準備什麼就做什麼。有一次,還因為指令執行不到位,給兒子喂蛋黃,蛋清沒處理乾淨,致使他當晚皮膚過敏,遍身長滿紅疙瘩。

自打那以後,我都不敢給兒子吃雞蛋了,生怕再吃出什麼好歹來。

在買玩具這件事上,老婆也不像我這般隨性,而是在兒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買來相應的玩具,鍛鍊和培養孩子的相關能力。有時候,她也會跟我講某一類玩具的用處,比方說,她告訴我,玩積木可以鍛鍊寶寶手、眼和大腦的協調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而這個時候,我至多也就面上點點頭,然後敷衍地跟兒子玩起積木來。

不就是玩個玩具嗎?兒子玩得開心就是了,哪有那麼多門道。當時的我,內心OS是這樣的。

直到前不久,一個朋友家孩子拿著他買的玩具槍,將自家奶奶眼睛打到住院做手術,我才開始後怕起來,得虧當初自己沒亂買。

我這才發現,原來,

養育孩子是一件知識含量很高的事情。吃、穿、用、行、玩,每一個階段,每一項事務,都暗藏學問。

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可捫心自問,自打兒子出生以來,在養育和陪伴孩子這件事上,我又看過多少相關知識或者文章呢?

我自認不是一個巨嬰式丈夫,可即便如此,帶娃方面,我的付出和專業,都遠不及自己的妻子。可能千百年來,

大家都默認帶娃這件事,是媽媽的職責所在,像我這樣的爸爸就很自然地會去偷懶,當然,這種懶未見得是在家裡什麼事都不做,它更多時候是一種思維上的懶惰,是一種不願學習育兒知識的懶惰。

因為不學習,所以不懂得,因為不懂得,所以不參與,這大概是多數像我一樣的爸爸,在帶娃這件事上面臨的共同困局吧。

於是,即便我們有閒暇時間陪孩子,也還是會選擇最省力的方式——放電視給他看,而當另一半提醒說孩子看多了電視不好的時候,“豬隊友”便自顧自癱在沙發上刷手機了。

寫到這,我必須要給自己的老婆點個贊,點讚的原因不單是她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的學習和付出,更重要的是,在我有限的參與中,她沒有因為我的“幫倒忙”甚至“瞎搗亂”,而徹底放棄讓我帶孩子,也因為她的不放棄,我才會去反思自己過去的種種不足。

要知道,在帶娃這件事上,不少人被老婆打擊後,就直接投了棄權票。到最後,便成了名副其實地“喪偶式育兒”。所以啊,

“媽媽是超人”的無奈背後,不僅有一個懶惰的男人,更有一個強勢的女人。

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說到底,孩子是父母共同完成的作品,也是上天賜予他們兩個人的禮物。養育和陪伴,沒理由只交給媽媽一個人。

原來,男人不想帶娃的時候是這麼想的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更是說過,“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所以,作為父親的我們,就更不應該在養育和陪伴的路上當逃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